<p class="ql-block">菊花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及文化中,菊與梅、蘭、竹合稱四君子。菊花不僅有飄逸的清雅、華潤多姿的外觀,幽幽襲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穎凌寒飆”、“秋霜不改條”的內(nèi)質(zhì),其風(fēng)姿神采,成為溫文爾雅的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菊花也被視為國粹,自古受人愛重。菊花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早就結(jié)下不解之緣。從宋代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和藝菊經(jīng)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并將流傳久遠(yuǎn)。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菊文化。</p> <p class="ql-block">1960年12月10日,為了展示中國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宣傳中國菊文化,郵電部發(fā)行了《菊花(第一組)》特種郵票,全套18枚。其中(1-3)(10-12)圖1961年2月24日發(fā)行,(4-6)(13-15)圖1961年1月18日發(fā)行。</p><p class="ql-block">第一圖為“黃十八”。菊花的形態(tài)千變?nèi)f化,花瓣一般沒有固定數(shù)目,只有“黃十八”這一品種,花序外圍的舌狀花有十八枚,故又稱“十八瓣”,是菊花的特殊品種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二圖為“綠牡丹”。形態(tài)肥潤,色彩微綠,舌狀花短而寬,色彩極其調(diào)和,是菊花中珍貴的品種。</p> <p class="ql-block">第三圖為“二喬”?;ü趮赡?,舌狀花一面似金黃色,一面如珊瑚紅色,同一花頭出現(xiàn)兩種色彩,微風(fēng)拂過,綽約多姿,宛如窈窕二喬,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第四圖為“大如意”。舌狀花長而彎曲,尖端做鉤狀似“如意”,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第五圖為“如意金鉤”?;ㄉ瘘S,舌狀花中部波狀,尖端曲卷如鉤,宛如金黃色的如意鉤,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第六圖為“金牡丹”。色金似黃,輝煌燦爛,富麗堂皇,形似牡丹,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第七圖為“帥旗”。屬單瓣古老品種,花瓣不多,寬大似旗,正面紫紅,背面金黃,色彩對比強烈,猶如一面威武的帥旗,十分莊嚴(yán)。</p> <p class="ql-block">第八圖為“柳線”。花色嫩綠,瓣細(xì)而長,如春風(fēng)楊柳,婀娜多姿,惹人喜愛。</p> <p class="ql-block">第九圖為“芙蓉托桂”。花序中部的黃色花心,好像盛開的桂花,外圍淡紅色的舌狀花,酷似秋江上的芙蓉,因而得名。是菊花托桂品種中的上品。</p> <p class="ql-block">第十圖為“玉盤托珠”?;ü诔拾咨?,其潤如珠,花瓣尖端卷曲如珠,花型圓整,頗似白玉盤托著無數(shù)顆珍珠。</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圖為“赤金獅子”。花色金黃微橙,似赤金;花瓣細(xì)長卷曲如實咧,威風(fēng)凜凜,儼如金色雄獅。</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圖為“溫玉”。花冠潔白如玉,溫柔可愛。</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圖為“紫玉香珠”?;ㄗ仙缬?,花瓣細(xì)長,尖端卷曲如玉珠。</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圖為“冰盤托桂”?;ㄐ蛑醒氲墓軤罨ńM成金色的花心,猶如桂花一簇,外部的舌狀花潔白如玉,恰似一只冰雕玉盤。</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圖為“墨荷”。花冠呈墨紫色,翩翻轉(zhuǎn)側(cè),宛如一朵盛開的荷花。</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圖為“班中玉筍”?;ü谛銤?,色白如玉,嬌嫩如筍。</p> <p class="ql-block">第十七圖為“笑靨”?;ò陥A潤,浮現(xiàn)出嬌嫩的粉紅色,微微露出幾條曲線,像妙齡少女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圖為“天鵝舞”?;ㄉ珴嵃?,好像白色天鵝,花瓣有曲有伸,變化多端而又有規(guī)律,恰似身披輕紗素衣的美女正在跳天鵝舞。</p> <p class="ql-block">郵票圖案采用洪怡、屈貞、胡絮青、江慎生、徐聰佑等五名畫家用國畫工筆手法繪制而成的十八個中國菊花傳統(tǒng)名品,細(xì)膩地描繪出菊花的清麗和雅致,生動地映襯著一朵朵怒放的菊花,洋溢出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