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是在竹江登上游船的,坐在船里,山在遠處嫵媚,水在腳下悠悠。那些山綠茸茸的,高低錯落、遠近參差,或危峰兀立、或如翠色繡屏,各逞姿態(tài)、任人遐想。此時,籠罩在雨霧里,朦朦朧朧,仿佛簡筆勾勒、水墨暈染、濃淡相宜,飄飄欲仙,傳說中的仙山大抵就該是這樣的吧。分列兩岸,猶如畫廊。實地領略了聞名遐邇的“桂林山水甲天下”。</p><p class="ql-block">百里漓江,江流宛轉,兩岸隨風,群山肅然。行船的前面突然涌來幾座形態(tài)各異的山,有的像寶塔,有的像駝峰,有的圓潤可愛像一枚雞蛋,還有的像一頂尖尖的小丑帽,有的竟是個三角,游人目不暇接、遐思被一次次撩撥,山卻兀自隨心所欲擺出了各種的姿態(tài),迎著你,擋住你的去路,千姿百態(tài)在煙雨迷霧里,讓你看不清它的本來面目。遙望江面,前方一排山迎面擋住了去路,好像是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可是等你來到跟前,它卻很溫順地給你讓開了一條路,而且乖乖列在兩邊恭送你。</p><p class="ql-block">江岸上茂密的樹叢野草,你爭我搶沒頭沒腦一味的能有多綠就多綠,能長多茂密就長多茂密。一種大葉子的草,這里一叢、那里一簇,鮮綠綠的十分搶眼,仿佛飄帶一般,得意地舒展在群草之上。沿水邊一帶搖曳著風姿秀美的鳳尾竹,導游介紹原本是產于四川省的,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游覽漓江時建議栽種的,兼具預防水土流失和美化風景。從此漓江沿岸鳳尾竹婀娜多姿,瀟灑飄逸,增色不少。</p><p class="ql-block">幾只載著游客的小竹筏輕輕巧巧漂蕩在江面上,江水清澈、波光粼粼、水面與岸齊平。坐在竹筏上的人,一伸手就可撩到漓江水,切實感受了一回江上竹筏小舟,人在畫中游。一條小路蜿蜒入山,云深不知處,那山的懷抱里,隱約小村,寧靜得令人羨慕。小竹筏本是江畔人家的交通工具,沿岸的秀山下密林里不時露出一角白墻黛瓦,那是江畔人家。當第一縷晨光照亮窗欞的時候,鳥兒們悠揚的歌鳴,叫醒江畔人家,各家的小舢板小竹筏就停在石階下的江岸邊。門前臨著清江,窗后靠著秀山,真的是住在畫中的人家。</p><p class="ql-block">江水的顏色呈漸變,榕樹、鳳尾竹掩映下的江水青綠,真的是像一塊兒綠玉,溫潤明滑,無比可愛。游船滑過的江面,甩出汩汩白浪,推出去、還復來,江流緩緩,猶如一匹閃閃的青緞,看得人沉醉迷離忘了一切。</p><p class="ql-block">水中不時浮出一片灘頭,雖已冬季上面還有一些青綠的植物,竟然絨絨如初春青蕪,竟然還看到了小小的水鳥,白色的小水鳥,看出這里的生態(tài)保護的非常好的。</p><p class="ql-block">突然導游指著一處介紹:著名電影《劉三姐》就是在這里實景拍攝的,劉三姐就站在那個岸邊和阿牛對歌的。香港電影《少林小子》也曾在這里拍攝外景。游客們紛紛稱贊,果然碧水蕩漾、沙洲妙可、翠竹婆娑、青山嫵媚,猶如畫卷,風光旖旎,令人陶醉,這里也是畫家攝影師流連忘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黃布倒影”是漓江不容錯過的經典,我們翹首立在船頭,江面開闊,水平如鏡,青峰倒影,美不勝收。這里是20元人民幣的取景之處。</p><p class="ql-block">漓江上一葉竹筏一只魚簍、戴著斗笠領著鸕鶿捕魚的著名場景我們沒看到,導游解釋,那些畫面已然成為往事,那種景象雖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很辛苦的。如今在政府幫扶下,漁民多半靠在旅游產業(yè)上,以迎接八方客來擺脫貧困。</p><p class="ql-block">如此好山好水,除了嘖嘖贊嘆我再找不出合適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末了說一句:生在這里的人,真是有福氣!導游聽罷呵呵一笑,自豪里帶著一絲回味:你哪知道,以前我們這里的人都往廣東浙江跑,去掙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