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蜀身毒道踏板行(二)

凱哥

<p class="ql-block">巍寶山上俯視南詔古城</p> <p class="ql-block">22座道觀星羅密布在巍寶山中,完整的保留著明清建筑風(fēng)格,喜歡古建和登山的朋友推薦來此。文昌宮小巧精致,中間的文龍亭石墩上有四幅繪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唐朝初期,云南以大理為中心分布著六個主要的詔(小國),蒙舍詔只是其中之一。由細奴邏創(chuàng)立,其后傳了13代,其中第四代王皮邏閣壯志雄心,直接滅了其他五國,一統(tǒng)云南江湖,并由巍山遷都太和城(大理)。第五代王閣邏鳳是位政治軍事專家,他任期內(nèi)發(fā)生了與世界第一強國唐朝的天寶戰(zhàn)爭,并取得了勝利,天寶戰(zhàn)爭之后,大唐覆滅。</p> <p class="ql-block">明朝的太陽宮,斗拱仍遺傳了元代豪放、粗狂的風(fēng)格。去過一趟山西,果然有些漲進,看見古建基本能看出是哪個朝代的,呵呵,不喜歡讀書就行萬里路吧</p> <p class="ql-block">云南以前來過幾次,大理洱海很漂亮,選一靠近洱海的民宿,聽風(fēng)觀海宅上幾日,神仙日子。不過這次為博南古道而來,大理只是其中一個驛站。不知為啥,現(xiàn)在不太喜歡風(fēng)花雪月的蒼山洱海了,那是年輕人打卡拍美照的地方,那些沒人的古道古驛古廟,還有無數(shù)有著歷史感的人文遺址更吸引我興趣,美美泡個溫泉睡一覺,老年人繼續(xù)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大理起床就開始糾結(jié),今天走哪條路去永平縣呢。其實出發(fā)時就期望來趟原汁原味的古道體驗,重走兩千年純粹的博南古道,和馬幫的走夷人一樣走他們曾經(jīng)走過的茶馬古道。因為村村通工程,現(xiàn)在基本都是鋪裝路面了,摩托車過去是沒問題的,只是有些地方彈石路顛簸,小踏板減震太硬。想想還是心有不甘的放棄了。要是騎越野摩托車,那根本不用糾結(jié)了。</p> <p class="ql-block">選擇國道214,不想走回頭路也就錯過了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漾濞縣石門關(guān)和云龍橋。網(wǎng)絡(luò)照片下載一張,聊以慰藉缺憾。當(dāng)年大理出發(fā)的馬幫就是從大理龍尾關(guān)開始進山,再從這道劈開的漾濞石門關(guān)峽谷中走出來,再前往永平翻越博南山抵達蘭津渡。</p> <p class="ql-block">漾濞古驛道可以說是一個“文明”與“蠻荒”的重要分界點。明代謝肇淛(1567~1624)《過漾備渡謠》詩云:“過了漾濞渡,閻王請上??;到得龍尾關(guān),才是到人間”,說明在歷史上,被稱為“小夷方”的漾濞渡,曾經(jīng)既是西南絲綢之路上必經(jīng)的一個重要渡口,同時也是滇西北一帶文明與蠻荒的分界線。從下關(guān)西行進入漾濞,特別是從漾濞古城渡過漾濞江,沿著秀嶺鋪繼續(xù)西行,就踏上了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豺狼出沒、人煙稀少的“漾永驛道”。實際上,一直到建國初期,跨過漾濞江往西行,還被當(dāng)?shù)厝艘暈闊o異于踏上了“走夷方”的充滿兇險的路途。而所謂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博南古道等,都是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以來才被學(xué)術(shù)界提出和叫響的。在過去,當(dāng)?shù)厝朔Q跨過漾濞江,沿著我們今天所稱的博南古道往永平方向西行,再經(jīng)今天的保山、騰沖輾轉(zhuǎn)到緬甸之路都稱作“走夷方”。</p> <p class="ql-block">漾濞云龍橋經(jīng)歷千年風(fēng)雨后,依舊橫臥漾濞江上,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吊橋之一。2021年漾濞發(fā)生地震,云龍橋下貼了一張黃色大字報“受地震影響,為安全起見,云龍橋錯峰通行,一次限過5人,大牲畜一次限過2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國前,云南各地都有“走夷方”的青年人,特別是善于趕馬做生意的回族男青年,不少都走過夷方,有的還僑居國外多年,甚至直接在那里安家落戶。不過總體上講,當(dāng)年的走夷方是迫不得以的冒險行為,是沒有辦法的選擇。走夷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去無回,有的長期流落異國他鄉(xiāng),有的很快成了“望鄉(xiāng)鬼”。</p> <p class="ql-block">走夷方的大多是貧困家庭中人們的無奈選擇,不過其中也有不少的幸運兒與佼佼者,東蓮花村的馬如驥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東蓮花村是一個博南古道上重要的回族驛站,街上隨處可見包著頭巾的穆斯林女人。當(dāng)年這里家家養(yǎng)馬,戶戶經(jīng)商,村內(nèi)馬幫云集,來往商旅如織,經(jīng)濟繁榮,一度被喻為“小上?!?。大馬鍋頭馬如驥也因此積累起了巨額財富,和當(dāng)時的軍界要人龍云、白崇禧等交情甚篤。在馬家大院里,至今依然可以看見龍云和白崇禧為他親手題寫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民國時期修建的馬家大院見證了主人昔日走夷方的艱辛與成功</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馬如驥去了泰國,他的兒子還是高中生留在了大陸,階級斗爭年代中未能幸免,被判關(guān)押了20年。老婆因平時樂善好施,為人善良,躲過了一劫。</p> <p class="ql-block">沿著214國道繼續(xù)上路,午飯時間,忽見路邊停滿吃飯的食客車輛,飯館生意火爆。那就這家沙壩魚了,網(wǎng)絡(luò)一查詢,果然這是家開了26年的老店。</p> <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說沙壩魚的特點就是泉水養(yǎng)殖的鯽魚,生態(tài)健康</p> <p class="ql-block">味道嘛說不上好壞,反正很云南,一個人整了兩條</p> <p class="ql-block">店家的肉肉很誘人</p> <p class="ql-block">黃連鋪,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箲?zhàn)時期修建滇緬公路也大部分在博南古道的基礎(chǔ)上修建與重合。黃連鋪至今保存了一段完整的古道</p> <p class="ql-block">這段古道彈石路完整保留了滇緬公路時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前往永平縣的國道路況良好,人少車少</p> <p class="ql-block">永平——黃燜雞的發(fā)祥地</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硐清真寺,規(guī)模挺宏大</span></p> <p class="ql-block">曲硐村的溫泉很聞名,有股淡淡的硫磺味,像是自然的魔法,讓人感覺身心都得到了療愈,所有的壓力和疲憊一掃而空,只留下了安寧和愉悅,神清氣爽。推薦:曲硐清目溫泉(20元)</p> <p class="ql-block">牛肉米線10元</p> <p class="ql-block">曲硐村去往花橋,今天開始博南古道的顛簸路段了</p> <p class="ql-block">花橋村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花橋村至今仍完整保留著一段博南古道,古道將整個村子一分為二。</p> <p class="ql-block">花橋是永平最早的縣“博南縣”所在地,現(xiàn)在村中還有城門、稅司等遺址,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博南古道博物館建在古縣衙遺址上,內(nèi)有“博南古道漢時通”“南方絲綢之路上的身影”“失落的南方絲綢之路”三個展館。在這里,可以身臨其境地觸摸悠悠古道的滄桑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館內(nèi)有一株樹齡近800年的古梅,乃元代所植,其樹冠高約5米,直徑約10米,屈曲盤旋的傘狀造型,像一個雄渾而不失娟秀的巨型盆景,吸引無數(shù)人慕名而來。</p><p class="ql-block">每年寒冬臘月,滿樹繁花似雪,暗香浮動。古梅閱盡800年風(fēng)霜,依然充滿生機,傲立古道旁,依依守望古道過往……</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jì)20年代,作家艾蕪棄學(xué)遠行,在滇西南邊陲和緬甸等地漂泊了五六年,也曾與博南山搶劫的山匪為伍,過了一段貧困流浪的生活。他的代表作《南行記》便是以這段經(jīng)歷為題材,描寫了“時代大潮流沖擊圈外的下層人物,在生活重壓下強烈求生的欲望和朦朧反抗的意識”,作品呈現(xiàn)的西南邊境美麗自然風(fēng)光就是在今天博南山、蘭津渡一帶。充滿異域情調(diào),富于傳奇色彩。題材在80年代被拍成了電影《漂泊奇遇》。以前沒聽說過,這趟云南返回后,專門找這部電影看了,男豬腳貌似挺面熟</p> <p class="ql-block">根據(jù)艾芙小說《南行記》改編的電影《漂泊奇遇》</p> <p class="ql-block">離花橋村不遠的十里鋪,這里算保存最為完好的博南古道。深淺不一的馬蹄印隨處可見。腐葉覆蓋古驛道,青苔鋪裹石板,原始森林的樹干爬滿苔衣。萬馬歸槽、大風(fēng)丫口、梯云路、斷頭崖等,走過的,走不過的,這些路段的名字,就像透過樹隙灑落在古驛道上的陽光,斑斑點點烙印在心底?!岸6.?dāng)當(dāng)”,耳畔響起鑿斧聲,眼前揮不去十萬筑路大軍開山劈石修筑博南道的壯觀場面。歷史已遠去,古道依舊在……</p> <p class="ql-block">自從1938年滇緬公路開通,這條喧囂熱鬧了2000年的古道就此慢慢落幕</p> <p class="ql-block">累了就地躺下,點支煙靜靜的感受這條2000多年的古道,世事滄桑,2000多年這里發(fā)生了多少故事呀。一個浩浩蕩蕩的大馬幫當(dāng)年好像也是走到這里累了,也曾這里停留歇息,馬鍋頭也如我一樣就地躺下,拿出他的煙斗享受片刻清歡,前面的那根大樹正好栓上他裝飾漂亮的頭馬……</p> <p class="ql-block">中國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莫過于南明永歷皇帝了,當(dāng)年著名的抗清名將李定國跟隨永歷帝向滇西逃亡,曾在博南山隱居永國寺很長一段時間。隨后取君臣各一字改名為"永國寺"。</p><p class="ql-block">據(jù)《云南概況》李孝友先生的"永平永國寺篇"中記載:"永國寺在博南山腰,前后五進,棟宇崇隆,檐牙高竣,殿墀寬大,廊檻回環(huán),寺廟不僅以寬闊雄偉著名,特別引人矚目的是寺內(nèi)一尊大銅佛像。”</p><p class="ql-block">而今坐東北朝西南的永國寺已經(jīng)頹敗不堪,進門后拾級而上,過一平臺,九級青石臺階,每級長約三米多。再往上,原來的觀音殿只剩下個木結(jié)構(gòu)框架了。</p> <p class="ql-block">走一段古道學(xué)一段歷史</p><p class="ql-block">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占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隨后清兵入關(guān),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時淮河以南名義上仍屬明朝。同年福王朱由崧監(jiān)國南京,之后稱帝,改元弘光。隨后清軍快速南下,圍攻揚州,揚州城池破。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采取了聯(lián)寇抗清政策,黃道周發(fā)動了短暫的北伐,但隨著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隆武帝被俘后絕食而亡,清軍迅速占領(lǐng)東南大部。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改元永歷。后在局勢危機的情況下與大西軍余部聯(lián)合起來。鄭成功在東南沿海也乘勢崛起,東西兩面打擊清軍,抗清局面出現(xiàn)了高潮。但是隨著三王內(nèi)訌和清軍加大進攻,明軍滇黔防線被清軍迅速擊破。永歷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緬王莽白將永歷帝執(zhí)送清軍。次年,永歷帝在昆明被殺,南明政權(quán)最終滅亡。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延平王鄭克塽降清,清軍占領(lǐng)臺灣</p> <p class="ql-block">寺廟房頂已經(jīng)坍塌,殘存幾根木柱</p> <p class="ql-block">小踏板的高光時刻,這些年隨我南征北戰(zhàn),今日又陪伴我來到荒蠻的博南山顛,回去一定給你換最好的機油,洗刷刷</p> <p class="ql-block">博南山下坡前往衫陽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博南山俯視衫陽鎮(zhèn),翻過對面的大山就是瀾滄江了</p> <p class="ql-block">羊倌告訴我,這個山羊的品種叫小河山羊,體型小巧,肉質(zhì)卻非常細膩</p> <p class="ql-block">鳳鳴橋</p> <p class="ql-block">江頂寺始建于明朝,現(xiàn)存是后來重建的,此處地勢險要,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時光匆匆流淌,昔日的軍事設(shè)施早已不在,但寺廟門旁還遺留了一道古道殘關(guān),上書清代乾隆年間碑刻“覺路遙,關(guān)聳峙”,據(jù)說完整的是“瀾(山)關(guān)聳峙,覺路遙遠”。</p> <p class="ql-block">在艱辛艱險的馬幫時代,也許行程太過遙遠,所以行路之人,才在這瀾滄江之頂,立了這個牌坊,以抒在這聳峙的蘭津渡口道路遙遠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瀾滄江——發(fā)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經(jīng)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在東南亞它叫湄公河。有幸唐古拉山見識過瀾滄江的源頭,老撾和泰國湄公河邊喝過咖啡,柬埔寨洞里薩湖游過泳,胡志明市入海口的紅樹林里劃過船,這條大江從頭到尾好像都見識過了,不過還是這個位置的瀾滄江最美最壯闊!</p> <p class="ql-block">對岸小路的盡頭應(yīng)該就是曾經(jīng)的蘭津古渡了吧,瀾滄江從西藏進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過橫斷山脈的千里縱谷,兩岸山大谷深,懸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險灘眾多,水量隨季節(jié)變化,給渡江帶來不便?!案艉尤绺籼欤珊尤缍呻U”。幾千年來,居住在兩岸的各族人民,為征服這一天險,在江上開辟了無數(shù)的渡口,架設(shè)了許多橋梁,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就是“蘭津古渡”了</p> <p class="ql-block">霽虹橋經(jīng)過兩千年歷史滄桑,由蔑繩橋、木橋、鐵索橋,鋼索吊橋逐步發(fā)展演變成今天的鋼筋混凝土大橋,在瀾滄江天塹之上演繹了一部橋梁史。徐霞客在此留下“固知迤西咽喉,千古不能變也”,明朝狀元楊升魘被貶博南山,留下那首經(jīng)典“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p> <p class="ql-block">上游小彎水庫建成之前的瀾滄江也非今日所見之寧靜,歷史上的霽虹橋命運多舛,幾經(jīng)損毀幾翻重建。最后一次沖毀是在1986年,在其上150米處燕子巖因暴雨滑坡,載斷江流達15分鐘,洪流高出橋面達7米,將霽虹橋15根鐵鏈沖斷,橋亭沖毀。</p> <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蘭津古渡口,我們在此可一睹大瑞鐵路橋、中緬輸油管道橋和新霽虹橋“三橋同框”的壯美奇觀。看過當(dāng)年修建大瑞鐵路橋打通隧洞的幾篇紀(jì)實報道,瀾滄江兩岸巖石峭壁地質(zhì)之復(fù)雜,各種技術(shù)困難與挑戰(zhàn)險象環(huán)生,此刻身臨其境仰望懸掛空中跨度如此夸張的鐵路橋,不由幾分噓噓</p> <p class="ql-block">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代文學(xué)家、詩人和歷史學(xué)家楊慎(號升庵)所作的詞《臨江仙》也許正是詩人站在瀾滄江邊,面對著高山峽谷和洶涌澎湃的瀾滄江,感慨人類之渺小的所思所感吧。</p><p class="ql-block">明朝正德十二年(1512年),24歲的楊升庵參加殿試成為狀元。嘉靖三年(1524年),楊升庵妄議中央跪諫皇帝,受廷杖,發(fā)配云南,充軍永昌府。楊升庵夫妻從北京一路向大西南而來,在嘉陵江畔與妻子分別,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楊升庵則由官差押送,由五尺道入云南,往永昌而去。楊杖傷未愈,一路顛簸,還要躲避奸佞之人的追殺。楊升庵羈留云南三十多年,終死在保山。南方絲綢之路的博南古道上,楊升庵留下的足跡,讓一代又一代文人緬懷。晨鐘暮鼓,楊升庵曾在博南山永國寺小住。叮當(dāng)關(guān)至今留有楊升庵祠遺址,可惜騎車一晃而過</p> <p class="ql-block">霽虹橋橫跨于我國境內(nèi)奔騰不息的瀾滄江上,在滇緬公路尚未通車前,一直是滇西交通要津,亦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鐵索橋梁之一,橋頭的摩崖石刻見證著博南古道輝煌歷史和百年沉淀的馬幫文化,成為博南古道上耀眼的人文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處天險、氣勢雄偉、意義重大,霽虹橋在建成之后的數(shù)百年間,得到了眾多往來大家名流的高度關(guān)注和贊賞,先后在西岸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橋”、“懸崖奇渡”、“要塞天成”、“壁立萬仞”、“滄水飛虹”、“天南鎖鑰”等題字。霽虹橋也被大旅行家徐霞客譽為“迄西咽喉,千載不能改也”</p> <p class="ql-block">20世紀(jì)80年代,隨著瀾滄江小灣電站的建設(shè),摩崖石刻終于還是被江水淹沒。如今我們看到的石刻是在原址垂直距離上行190米的崖壁上,對原摩崖石刻的復(fù)制。</p> <p class="ql-block">從霽虹橋渡過瀾滄江上坡就是水寨驛站,想當(dāng)年,楊升庵從京城發(fā)配云南永昌府,前路漫漫。楊家父子是大明朝的重臣,一個歸隱回四川老家,一個從軍發(fā)配云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戴罪生活,楊升庵與父親、妻子相隔千山萬水,忠孝不能兩全。行走在博南古道的石板路上,楊升庵悲愴地寫下《博南謠》:“博南行商叢怨歌,黃金失手淚滂沱;為客從來辛苦多,嗟我行商奈如何?!?lt;/p> <p class="ql-block">保山板橋百年茶館,3元一壺,無限續(xù)杯。抗戰(zhàn)時期美軍飛虎隊經(jīng)常來此喝茶聊天</p> <p class="ql-block">茶館墻上掛著飛虎隊喝茶照片</p> <p class="ql-block">保山這家老飯館值得推薦,這趟出門腸胃不太好,不敢大吃大喝,但這家的糖醋味泡大蒜色香味俱全,酸爽清香解膩。可惜騎車不便,不然順帶一罐捎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云南當(dāng)?shù)赜忻幕馃猓瓷先ネφT人。點了一份,結(jié)果就是涼拌豬皮,半生半熟,半皮半油,有點油膩不是太習(xí)慣。</p> <p class="ql-block">窮走夷方急走廠,<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山蒲縹鎮(zhèn)的梁金山因家境貧寒,1905年也跟隨馬幫隊伍經(jīng)博南古道來</span>到緬甸臘戌銀廠,后來憑借聰明才智當(dāng)上了礦工工頭,后又與英方合資辦銀廠,同時他還經(jīng)營滇緬商業(yè)貿(mào)易,在博南古道上成就一翻事業(yè),后被推舉為緬甸華僑公會會長,成為博南古道走夷人中的幸運兒。日軍侵入緬甸前夕,他親率自己的三個汽車大隊到仰光,搶運回國大量美英軍援物資。1931年日寇入侵滇西,為支援祖國抗戰(zhàn),梁金山捐獻白銀9000兩、載重汽車80輛、飛機1架,并逐月捐獻盧比100盾;國民政府分派云南之救國公債,他獨自認購總數(shù)的一半;還捐資20多萬盾盧比重建怒江惠通橋。</p> <p class="ql-block">梁先生在緬甸銀礦管理中臨危處置得當(dāng),成功挽救幾千礦工的生命而受到英女王的嘉獎</p> <p class="ql-block">1935年,梁金山出資,橋梁設(shè)計師徐以枋設(shè)計的鋼索惠通橋,于1938年建成通車,將怒江東西兩岸天塹變通途。吊橋全長205米,跨徑190米,由17根巨型德國鋼纜飛架而成。從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通過抗戰(zhàn)生命線滇緬公路和惠通橋,共計45萬多噸的國際援華物資運往了西南后方,保障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p> <p class="ql-block">云南有名的小??Х茸钤缫彩橇合壬鷱木挼橐M回云南栽種,他算云南咖啡品牌運營的第一人。晚年的梁先生一直生活在云南,咨詢了老宅管理人員,還好,梁先生解放后基本沒有受到政治迫害,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p> <p class="ql-block">“富饒美麗的潞江壩,人人見了人人夸”,聽過此歌的人年齡都有60了吧。</p><p class="ql-block">美麗的潞江壩在上世紀(jì)70年代,還有一段漸漸被時光忘記的知青支援邊疆、返城請愿的故事。1970年響應(yīng)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支援邊疆的號召,全國各地11萬知青來到了美麗的潞江壩,開始是部隊管理模式,74年轉(zhuǎn)變?yōu)檗r(nóng)墾農(nóng)場企業(yè)化管理。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云南農(nóng)場知青丁惠民寫了封《給鄧副總理的公開聯(lián)名信》,引發(fā)了農(nóng)場知青為爭取回城機會,采取各種罷工、絕食、臥軌、北上請愿等行動,在社會各界和中央引起很大震動,此事件最終也導(dǎo)致潞江壩知青的全部大返城。不少知青在這里度過了人生最美的青春年華,我的大嬢就是其中一員。這段歷史其實也才過去50年,時代的一?;覊m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p> <p class="ql-block">對岸是高黎貢山,腳下是滾滾怒江,原生態(tài)的江邊溫泉沐浴著當(dāng)?shù)厣屏记趧诘娜藗?lt;/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感受江邊露天溫泉,只收10元衛(wèi)生費,對岸是高黎貢山,腳下是滾滾怒江,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感覺太值得體驗。這一趟云南行真的是實現(xiàn)了溫泉徹底自由,從大理下關(guān)還開始,到曲硐、板橋、潞江壩、騰沖洞山,住宿都找有溫泉的客棧,云南豐富的地?zé)豳Y源讓人羨慕,關(guān)鍵價格還便宜,100左右就包含住宿和免費溫泉,也許旅游淡季的緣故,還有就是古道游客稀少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惠人橋,修建于清道光1839年,采用最科學(xué)嚴(yán)謹(jǐn)?shù)牡膽B(tài)度整整修建了三年時間?;萑藰蚴遣┠瞎诺郎峡缭脚祀U的重要橋梁。舊時馬幫從大理經(jīng)保山去往騰沖的必由之路。作為當(dāng)年茶馬古道的重要橋梁,一批批馬幫走夷人從這里去到了騰沖,又從騰沖走向了緬甸、印度??箲?zhàn)時期遠征軍反攻騰沖,日本人炸毀了惠人橋,隨后民國橋梁工程師龔繼成帶隊修復(fù)了橋梁,保證了抗戰(zhàn)的需要。可惜惠人橋現(xiàn)在只能看見兩岸橋墩的殘垣斷壁。鐵鏈?zhǔn)裁磿r候被拆除的呢,這就得問問瘋狂大煉鋼鐵時期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跨過怒江沿著320國道就進入了高黎貢山,被聯(lián)合國列為生物多樣性的高黎貢山山脈,是中緬的分界線,也是怒江獨龍江的分水嶺。</p> <p class="ql-block">進入高黎貢山,明顯幾分熱帶雨林氣候,路旁隨處可見巨大根系的大榕樹,各種當(dāng)?shù)責(zé)釒矓[滿店鋪</p> <p class="ql-block">參觀李根源先生故居。</p><p class="ql-block">李根源先生——騰沖人,云南陸軍講武堂的創(chuàng)辦者,朱德的老師,國民黨元老。日本入侵滇西,李根源先生發(fā)表了那篇著名的《告滇西父老書》,慷慨激昂的文字振奮人心,極大地鼓舞了各族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全國各大報紙紛紛轉(zhuǎn)載,民眾熱血沸騰,紛紛參軍奔赴抗日前線。遠征軍總司令衛(wèi)立煌曾高度贊揚李根源:一紙告同胞書足當(dāng)十萬大軍。</p><p class="ql-block"> 抗戰(zhàn)勝利后,騰沖根據(jù)李根源先生提議修建了騰沖國殤墓園,惦念遠征軍烈士英靈,不忘國恥!</p> <p class="ql-block">《告滇西父老書》原文:</p><p class="ql-block">云南是中國的國防重要根據(jù)地,居高臨下,高屋建瓴,西南控制泰、緬、越,東北拱衛(wèi)川、康、黔、桂。滇西又是云南西陲的重大屏障,握高黎貢山、野人山的脊梁,襟潞、瀾、龍、盈大川的形勝。且為通印度洋國際交通的惟一生命線,我們中國是民主陣線二十六國中四大列強之一,所賴以溝通民主同盟國地理上的聯(lián)系,全靠滇緬公路一條干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去冬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英、美、蘇均集中注意力于對抗歐洲軸心領(lǐng)袖的德國,敵國日本利用他一貫的投機取巧的伎倆,乘機攻擊實力不足的緬甸。我們站在援助英國盟友的立場上毅然出師援緬,轉(zhuǎn)戰(zhàn)千里,足使敵國不敢立刻輕窺印度,而印度亦得到充分準(zhǔn)備自衛(wèi)的時間,在政略上收到很大的效果。中國對遠東戰(zhàn)爭的責(zé)任既加重,因此云南對抗戰(zhàn)的工作也更為緊張,敵人東窺騰龍,便是云南擔(dān)負作戰(zhàn)之開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敵人素來采取一線作戰(zhàn)的戰(zhàn)略,今既對南洋戰(zhàn)局告一段落,必然集中兵力妄想實現(xiàn)其解決中國事件的企圖。云南已成戰(zhàn)區(qū),滇西即是前線;保衛(wèi)大云南,須先保衛(wèi)滇西。而保衛(wèi)滇西,須先扼住保山。我們一千七百余萬云南民眾,立刻要發(fā)揮保省即是衛(wèi)國的犧牲精神,尤其我們滇西的廣大民眾,更應(yīng)當(dāng)強化保鄉(xiāng)即是保省的戰(zhàn)斗意志,服從軍政長官的指示,推進軍民合作的工作,戮力同心,協(xié)助作戰(zhàn)。我滇西父老要知道,滇西握有天時的便利,地理的形勝,兵精糧足的人和,一切作戰(zhàn)條件都是對我有利的。然而軍事的勝利,全靠民眾的協(xié)助,有良好軍紀(jì)的軍隊,配合著有訓(xùn)練有組織的民眾,一定發(fā)揮偉大的力量。這樣,敵人必不敢輕舉妄動;敵人若不量力,冒險侵入,那么,潞瀾川谷中便是他們的葬身窟,這是毫無疑義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敵人打進我們的家鄉(xiāng)來了,看看臘戍撤退后滇西公私損失奇重,真所謂生靈荼炭,哀鴻遍野;看看五月四、五兩日保山遭受獸機的轟炸,頹垣敗墻,血肉橫飛,迤西重鎮(zhèn)化為灰燼,保山縣城立成死市,鴉狗群聚,時疫蔓延,舉世聞悉,同聲憤慨,百年浩劫,慘不忍睹。根源聞此,能不動心!乃奉蔣委員長電令、龍主席委托和監(jiān)察院的催促,扶病西來,冒暑遠缸。我?guī)硪粋€衰病老年之身,帶來一顆純潔的赤誠之心,坦白地誠摯地希望諸父老共體時艱,懔然于國難、鄉(xiāng)難的加深,大家齊心一致,堅定最后勝利的信心,發(fā)揮軍民合作的力量,加緊組織民眾、訓(xùn)練民眾,加強民眾自衛(wèi),協(xié)助軍隊,盡到守望、運輸、救護、偵察、通訊的責(zé)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滇西父老諸君,全國甚至全世界人士都重視云南的國防地位,更注視滇西戰(zhàn)局的前途。我父老要抱定決心,驅(qū)逐敵人退出騰沖,退出龍陵,退出滇西國境以外,甚至退出緬甸。第一步,我們要確實守住保山,作為恢復(fù)騰龍的準(zhǔn)備。我云南同胞和全國同胞與我同盟國的人士,現(xiàn)均翹首西望,期待著由穩(wěn)定的滇西戰(zhàn)局,一變而為邊境殲敵的勝利戰(zhàn)場。要確保滇西軍事的勝利,端賴我父老發(fā)揮自己的力量,民眾力量盡到一分,軍事力量即增一分。自然,今后軍隊所需于民眾的人力、物力的供給者至巨,敵人在淪陷區(qū)域的橫征聚斂、荼毒殘殺亦愈兇,而我們滇西民眾所遭受的痛苦和犧牲也一定愈來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茍可有利于國家,有利于抗戰(zhàn)者,雖毀家紓難,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我父老必抱定更大犧牲的決心,始能保住滇西過去歷史上的光榮,始能在云南抗戰(zhàn)史中占最光輝的一頁。根源不敏,愿追隨諸父老之后,同心努力以赴之!謹(jǐn)此書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里人李根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國三十一年六月一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騰沖城沿西南古道行至十余里為土鍋鋪和鎮(zhèn)夷關(guān),明朝威震西南的鄧子龍將軍親自題寫關(guān)名。此關(guān)為古騰越州通往外五縣(今德宏州五縣市)和緬甸國的主要通道!元代曾在這里駐軍守衛(wèi)邊關(guān)。古時過了這座橋出去就是夷壩了。300多年來,鎮(zhèn)夷關(guān)見證了騰越州與緬甸的繁華商貿(mào);也記錄了博南古道上馬幫商賈走夷方的艱辛與無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踏板蜀身毒道行到此也完美收官了,感謝老天爺?shù)暮锰鞖猓刻礻柟饷髅?,晴空萬里。云南不冷不熱四季如春的氣候太適合摩旅。國道上汽車也很少,都跑高速去了。感覺整個博南山,高黎貢山都是我的私家后花園一樣。一切順利完美,偶一次停車時邊撐沒放置到位,原地倒車,僅此而已。出門時糾結(jié)騎nmax155還是三陽400,事實證明,小踏板機動靈活,動力充沛,更適合山區(qū)和彎道以及偶爾的非鋪裝路面。整個行程926公里,十天騎行平均每天不到100公里。睡到自然醒,暢游騎行2小時,剩下的時間就是逛吃逛吃泡溫泉,老年躺平騎游模式很適合我。回憶起幾年前日行幾百里,從清晨到日暮。再看看現(xiàn)在的龜速漫游,幾分悲哀,幾分慶幸。悲時光易逝,哀容顏易老,再無往昔精力充沛、累不死的青春模樣了。慶心未死志猶存,幸有踏板伴我暢游祖國壯麗山河,解我困頓之惑。大美彩云之南,大美蜀身毒道!</p> <p class="ql-block">要返程了,騰沖卻開始下起細雨蒙蒙,航班因此也被取消。刻意留我感受一晚騰沖的洞山溫泉。一個人出來消費比較節(jié)約,住宿都選擇100左右的溫泉客棧,方便停車就好。最后一晚消費升級了,這家客棧網(wǎng)上價格500,淡季老板給我特惠價200,室內(nèi)溫泉暢泡,最后一晚香甜中酣然入夢,一覺天亮。</p> <p class="ql-block">文字記錄下古道騎行中的點點滴滴,品味過程與回味美好都是一種幸福。文字不少,不過大多復(fù)制粘貼并非原創(chuàng),抄襲也算一種學(xué)習(xí)吧,至少蜀身毒道騎行中又收獲不少歷史知識。</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師說人生有三見: 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p><p class="ql-block">見自己,自己是什么?是一團欲望,七情六欲,貪嗔癡念,見自己,感受了自我和真我,所以豁達;</p><p class="ql-block">見眾生,眾生是什么?是人性,妖魔鬼怪,名利權(quán)勢,見了眾生 明白了眾生相,所以寬容;</p><p class="ql-block">見天地,天地是什么,是規(guī)律,陰晴圓缺,生老病死,見了天地,知道了偉大和渺小,所以謙卑。</p><p class="ql-block">愚鈍如我雖不能深刻領(lǐng)悟這深奧的大智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繼續(xù)逛吃逛吃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