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因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春秋時為晉國所在地,戰(zhàn)國時趙、魏、韓三分晉,又稱為三晉。</p><p class="ql-block"> 山西因地處中原文明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明的首沖要地,歷史上無數(shù)名人將士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梢哉f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是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一。</p><p class="ql-block"> 很早之前,我就有去山西深度觀摩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意愿。2017年7月曾去了晉南的壺口瀑布(陜西端)、王家大院、平遙古城,王莽嶺,尚沒盡興。今年11月初,終于如愿以償,用十一天時間在晉中,晉北做了一個小循環(huán)淺度游。在游覽過程中,那一磚一瓦,一寺一祠,一山一隘,都時刻沖擊到心里。深深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先祖?zhèn)兊闹腔叟c才能令人頂禮膜拜。</p><p class="ql-block">真是一部山西史,半部華夏史。</p><p class="ql-block"> 此行我們到過晉祠,山西博物院,佛光寺、五臺山,懸空寺,云岡石窟、華嚴(yán)寺、應(yīng)縣木塔,雁門關(guān),李家山村,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十二處。由于時間短,加之不太適應(yīng)北方天氣逐漸變冷,只好蜻蜓點水。但僅此也收獲滿滿,感觸多多。我將分上、下季與大家分享此行,也希望能與你產(chǎn)生共鳴!</p> <p class="ql-block">一,晉祠</p><p class="ql-block">晉祠創(chuàng)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紀(jì)),是為紀(jì)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保護(hù)和發(fā)展,祠內(nèi)有西周的柏樹、春秋的水渠、唐朝的御碑、隋朝的槐樹、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鐘、元代的雕像、明朝的石橋、清朝的建筑、民國的涼亭??梢哉f晉祠是古代宗祠與園林藝術(shù)結(jié)合跨度最長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實例。是中國最早的皇家園林。</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古建筑三絕之一</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宋代泥塑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周柏是周代的柏樹,至今茂盛蔥郁</p> <p class="ql-block">隋唐的槐,依舊挺拔</p> <p class="ql-block">明朝時的戲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晉祠在其靈動的流水中透出秀美意蘊,又在亭臺樓閣透出皇家氣派。正如梁思成贊譽的那樣"一進(jìn)了晉祠大門,那一種說不出的美麗輝映的大花園。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最值得我們欣慰的是,原以為11月初北方已無秋,可誰知晉祠給了我們最美的秋色。銀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微風(fēng)吹過,落地成金,腳踩在地上沙沙著響;青磚黛瓦,古柳紅楓,散發(fā)著悠悠古韻。猶如打翻的調(diào)色盤,五彩繽紛,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如此美景不能辜負(fù),我們居然二天之內(nèi),二進(jìn)晉祠,總想把這美景看夠,也遐想成個千年妖精,換若古代…。</p> <p class="ql-block">二,山西博物院</p><p class="ql-block">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政治、經(jīng)濟(jì)、歷史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所在。要想了解一個城市就必須去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具有百年歷史。館內(nèi)藏品50萬件,珍貴級藏品4萬余件。算國內(nèi)較大的博物館之一。展館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充分體現(xiàn)了山西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發(fā)展軌跡。非常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之一晉侯祭祀鳥尊。頭微昂,圓睛凝視,高冠直立,造型寫實生動</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之一獸形觥。商代酒器,造型別致,紋飾精細(xì)繁褥</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之一刖人守囿青銅挽車。春秋時代的金屬器。車頂有蓋可啟,四角有一只可轉(zhuǎn)動的鳥 。前門有帶插銷的活動車門。全車有15處可活動。構(gòu)思奇特,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之一北魏木板漆畫。畫中人物神情俊朗,衣袂飄飄,填補了北魏前期繪畫實物空缺</p> <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之一侯馬兵書。是建國以來中國考古十大成果之一。晉國晚期公室衰微,六卿專權(quán)。權(quán)卿們?yōu)閷で髢?nèi)部團(tuán)結(jié),打擊敵對勢力而定立的盟誓。多以朱筆寫在玉片上。</p> <p class="ql-block">每一件藏品后面都是一個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 、佛光寺</p><p class="ql-block">佛光寺是我們懷著無比崇敬之心,追尋梁思成林徽因之路,特意要去的寺廟。上個世紀(jì)初日本學(xué)者提出中國本土不在存在唐代建筑,唐代木構(gòu)建筑僅日本獨有,想要研究木構(gòu)只能到日本。1937年我國著名建筑學(xué)者梁思成林徽夫婦開啟了尋找木構(gòu)結(jié)構(gòu)之行。他們行程數(shù)千公里,尋遍千山萬水,終于在五臺山邊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找到了佛光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東始建于晚唐,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結(jié)構(gòu)最復(fù)雜、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承載著一千多年前的盛唐輝煌。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寶”。佛光寺十分低調(diào)。隱秘在松樹林后,無人聲鼎沸、無香火繚繞。爬過陡峭的石階,她靜靜的躺在那里樹林之中,勿以喜悲,寧靜致遠(yuǎn)。用她千年之眼,看云蒸霞蔚,人間變換。在那里你會肅然起敬,用心去感受千年大唐古剎所散發(fā)的歷史魅力,也會為這個古老文明的前世今生而感動?</p> <p class="ql-block">四,五臺山</p><p class="ql-block">五臺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始于東漢,盛于唐朝。最多時寺廟有三百所,目前有47所。也是青廟(漢僧)與黃廟(蒙藏喇嘛)幷重的佛教道場。</p><p class="ql-block">說起來我與五臺山還有點源緣。二十年前我病重垂危。閨蜜專程從北京來看我,她送給我了一張她不久從五臺山開光的佛巾給我。幷給我講了她神奇的經(jīng)歷。她從五臺山回北京不久,遭遇車禍,飛馳的汽車把她撞飛十余米,她居然毫發(fā)無損。她相信菩薩也會像保佑她一樣保佑我。我至今把這份佛佑時常帶在身邊。也許是菩薩保佑,我安然度過危險如今還健壯、快樂的生活著。沖這點我都應(yīng)該好好到五臺山還愿。</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菩薩頂是五臺山規(guī)模最大的黃教寺廟。相傳是文殊菩薩居住之處。是歷代帝王將相拜謁之地。清康熙,乾隆皇帝多次朝拜住宿菩薩頂。據(jù)說順治在此寫成出山詞,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代帝王13次朝拜五臺山,曾駐嗶于菩薩頂。要朝拜菩薩頂必須爬上十分陡峭的108級石臺階,據(jù)說爬上108級臺階就會把一切煩惱踩與腳下。于是勇敢的攀爬,只為心中一份膜拜,也為二十年前的那次庇護(hù)還緣。</p> 去菩薩頂?shù)穆飞嫌幸槐陧樦蔚鄣臍w山詞。有一種傳說順治是在五臺山出家,但歷史考證非也,于是這歸山詞是否真?zhèn)我簿筒缓谜f。 <p class="ql-block">五爺廟是五臺山的財廟,香火最旺。據(jù)說旺季時四、五點就得排隊進(jìn)廟燒香。</p> <p class="ql-block">顯通寺始建于東漢,是五臺山第一大寺。</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因院中白塔而得名,是五臺山的標(biāo)志性建筑。我們?nèi)r,寺廟正在維修。</p> <p class="ql-block">黛螺頂與顯通寺遙遙相望。</p> <p class="ql-block">最美廣化寺。她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特色。</p> 羅睺寺 <p class="ql-block">十方堂</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寺廟幾十座,每一座皆有所愿。去五臺山聞香火,聽梵音,三柱清香,心安凈土。所愿即所往,所行化坦途。每一次相遇都是人生的一次修行。</p> <p class="ql-block">五,懸空寺</p><p class="ql-block">懸空寺凌空于恒山千丈絕壁之上,建于北魏后期,是國內(nèi)第一空中樓閣、也是唯一一座同時容納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梢杂?quot;奇、懸、巧"三字來概括,充分展示當(dāng)時能工巧匠極致運用了力學(xué)原理和榫卯結(jié)構(gòu)的最高境界。是集力學(xué)美學(xué)為一體的中國創(chuàng)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登臨懸空寺需要膽大心細(xì),也是對自己心理素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的一次檢驗??凑咝膽?,行者淡然,這就是冷暖自知的一次詮釋。</p> <p class="ql-block">六,大同土林</p><p class="ql-block">土兮 風(fēng)兮</p><p class="ql-block">蒹葭蒼蒼兮</p><p class="ql-block">大同土林位于大同郊區(qū),遠(yuǎn)不及元謀土林那么壯觀,但他依然是風(fēng)與水在時間的統(tǒng)領(lǐng)中與黃土撕磨出的結(jié)晶。在秋霜秋風(fēng)蒹葭蒼蒼的仰俯聲中,似乎聽到了琵琶急驟金戈曲 天籟又多鼙鼓聲。亦還有點易水河邊送荊軻,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悲壯之感。這或許就是黃土高原土林的蒼涼肅殺之美吧。當(dāng)然,陽光明媚時,應(yīng)該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七,云岡石窟</p><p class="ql-block">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曾去過二個,此行云岡石窟依然給我以震撼。石窟藝術(shù)內(nèi)容豐富,雕飾精美,作為北魏時期的鮮卑族人他引領(lǐng)了中華佛教藝術(shù)的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它即有壯麗的典型皇家風(fēng)范又具有中西文化交流的西來之風(fēng)。</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標(biāo)志性佛像,寧靜安詳,線條柔美。據(jù)說云岡石窟的菩薩像都是仿當(dāng)時北魏帝王的樣子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其實,云岡石窟的佛像有很多,我更注重在石窟中反映北魏時期社會,經(jīng)濟(jì)、文化變遷的方方面面。它充分說明了北魏時期的開放,包容性 ;社會生活的多樣性,是了解閱讀北魏歷史的一卷史實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似西方小天使</p> <p class="ql-block">波斯人像</p> <p class="ql-block">與莫高窟異曲同工之妙的飛天像。</p> <p class="ql-block">反彈琵琶</p> <p class="ql-block">音樂盛會</p> <p class="ql-block">八,大同華嚴(yán)寺</p><p class="ql-block">大同華嚴(yán)寺始建于遼代,距今有1300多年。整個寺院除大雄寶殿外,以青磚灰瓦朱柱為主,與青松相配,頗有簡潔寧靜的侘寂之感。是我十分喜歡的寺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華嚴(yán)寺寶塔是繼應(yīng)縣木塔后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jié)構(gòu)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盤,下承蓮池,特別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宮,采用100噸純銅打造而成,內(nèi)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可惜沒有對外開放。</p> 大雄寶殿是現(xiàn)存遼金時期最大的單體佛殿之一。在建筑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的正脊上的琉璃鴟模高達(dá)4.5米,由八塊琉璃構(gòu)件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邊 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國古建筑上最難得的藝術(shù)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四壁滿布清光緒年間補繪的21幅巨型壁畫,畫面高6.4米,長136.8米,總面積876平方米,描繪各種人物5000余個。設(shè)色以石青、石綠為主,附以瀝粉貼金,色彩艷麗,畫工精細(x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殿穹頂精美圖案。</p> 超大的木魚 <p class="ql-block">九,大同拾遺</p><p class="ql-block">大同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為全晉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nèi)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zhèn)”的美譽,特別是以云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yán)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明代大同府城為代表的明清文化,構(gòu)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為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br></p><p class="ql-block">可惜我們對天氣估計不足,太冷,沒能進(jìn)一步細(xì)致觀摩大同深厚的歷史文化。不過隨便走在大同的古城街道,那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撲面而來。</p><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龍壁是國內(nèi)三大壁照之一,其他二處分別為故宮、北海。且大同九龍壁比故宮還大。相傳該九龍壁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所修。朱桂原為太子,但性情頑劣,被廢太子后,朱元璋打發(fā)他到大同為代王,為安撫他,朱元璋同意他修了這個九龍壁。</p> 代王府紅墻綠瓦亭臺樓閣樣樣齊全,規(guī)模很大,堪稱小故宮。也是大同的網(wǎng)紅打卡點??上耙欢螘r間因拍照打卡人與代王府的管理人員發(fā)生糾紛而關(guān)閉了。我們看了過寂寞。 隨處可見古建筑 古城墻保留完整 大同是一個歷史厚重感的城市也是一個熱情友好的城市。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沒能繼續(xù)參觀更多的古跡。但有一件事讓我對大同政府管理有了非常好的印象。我們在大同旅游時得知大同開辟了一條長城旅游新通道。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走,我隨即撥通了政務(wù)中心電話想了解,政務(wù)中心的人非常熱情,他們馬上聯(lián)系市文旅局相關(guān)人員,給我們做了非常詳細(xì)的介紹,還叫他們的局的司機給我們做路線規(guī)劃。事后三天他們政務(wù)中心還回訪結(jié)果。前天他們政務(wù)中心再次回訪我。這么一件小事他們都這么上心,讓我非常感動,也深深為大同政府的工作作風(fēng)點贊。大同是我去了還想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