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機攝影:龍吟</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尼泊爾徒步Act大環(huán)線,一行九人,年齡結(jié)構(gòu):五零后三人,六零后三人,七零后一人,九零后兩人。我最年長72歲,最小30歲。男四人,女五人。老、中、青九位大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Act大環(huán)線,是世界十大徒步線路的首條,它可不是浪得虛名,更不是徒有其名,景色指數(shù)最高,強度大,自虐指數(shù)更高。是世界上徒步者趨之若鶩,向往的徒步線路,只是難度大,很多人望而卻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ACT 是一條環(huán)繞著世界第10高峰﹣﹣海拔8091米的安娜普爾納峰呈馬蹄形的長線徒步線路,全程211公里,一般需耗時10一20天,但是由于近年公路已延伸至馬南( Manang ),所以時間最短可縮至6天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ACT 環(huán)線及周邊地區(qū)高峰林立,有無數(shù)座海拔超過6000米的雪峰,其中3座8000米級山峰:海拔8167米的道拉吉里峰、海拔8153米的馬納斯魯峰、海拔8091米的安娜普爾納一峰,可以說是一道最華麗的雪山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前一天,打卡尼泊爾瀑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徒步趣事:徒步Act大環(huán)線,尼泊爾要求必配向?qū)В岵礌栂驅(qū)迨畾q左右,從他看我們的眼神中,讓我們感覺到對我們有些輕蔑。第一天開始,我們徒步16公里,然后乘皮卡車一個多小時20公里,把向?qū)нh(yuǎn)遠(yuǎn)甩在了后面。直接到達第二個營地。一天走了兩天的行程。我們吃完了飯向?qū)ёたㄜ囘€沒趕到。他看我們的眼神變了!第三天向?qū)芰耍謸Q了個向?qū)?8歲,與我們一起走完了全程。這有趣的小插曲,讓我們更增強了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徒步的第二個營地~馬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尼泊爾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世界上超過8000米的高峰一共有14座,僅是在尼泊爾就能看見9座,所以,尼泊爾有很多條經(jīng)典的徒步路線,其中,圍繞喜馬拉雅山脈徒步是最為經(jīng)典的一條線路。</p> <p class="ql-block">在安娜普爾納地區(qū),每年的10-5月是旱季,適合徒步。其中10-12月空氣最為通透,能見度高,氣溫合適,是最好的徒步季節(jié)。10月是最旺的月份,一些旅館稀少的村鎮(zhèn)會一房難求,11月之后人滿為患的情況會得以改善。1-2月進入冬季,山區(qū)降雪的可能性較大,產(chǎn)生兩個不利因素:1.積雪使得徒步難度加大,路徑難辨,速度減緩;2.冬季很多旅館和茶店都不營業(yè),住宿選擇少。但好處是有了漫山白雪讓風(fēng)景增色不少,雪山更加壯觀。3-5月天氣轉(zhuǎn)暖,又變成登山旺季,山花爛漫別有一番景致,但旱季尾聲的空氣中積累了不少浮塵,能見度不如10-12月。6-9月是雨季,道路泥濘,雨水頻繁,很大幾率看不到雪山,徒步體驗較差。</p><p class="ql-block">10-12月是最佳徒步季節(jié),3-5月次之,我們選擇了11月中旬。</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徒步者!</p> <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時速195公里的印度凈胡德胡德旋風(fēng)就曾在24小時內(nèi)為陀龍埡口帶來1.5米的強降雪,致使翻越埡口的驢友遭遇滅頂之災(zāi),失蹤多人,至少有43人在暴風(fēng)雪中喪生,所以翻越陀龍埡口一定要遵循盡快盡早的通過法則。</p> <p class="ql-block">安娜普爾納峰是世界第十高峰,海拔8091米,安娜普爾納峰在整個 ACT 區(qū)域的中央,從西到東橫貫著安娜普爾納峰( Annapurna ,8091米),安娜普爾納三峰( Annapurna III ,7555米),安娜普爾納四峰( AnnapurnalV ,7525米),安娜普爾納二峰( Annapurna II ,7937米),以及尼泊爾神山魚尾峰( Machhapuchhare ,6993米)。</p> <p class="ql-block">尼泊爾被譽為"徒步者的天堂",有著世界上最多、最美、最完善的徒步線路,全世界10大徒步線路中就有2條,更何況其他無數(shù)短途線路,吸引著全世界眾多徒步愛好者。</p><p class="ql-block">每年10月至11月是尼泊爾徒步的最佳季節(jié),各國的徒步愛好者蜂擁而至。加德滿都至比西沙哈爾和到博卡拉的大部分路線重疊,不僅路窄車堵而且漫天塵埃,160公里山路經(jīng)常要行駛七八個小時。</p><p class="ql-block">比西沙哈爾是 ACT 環(huán)線的傳統(tǒng)起點,出發(fā)進山需要先在檢查站驗訖護照及徒步許可證和環(huán)保證。為了節(jié)省時間,可在這里租乘當(dāng)?shù)卦揭败囋偾靶袛?shù)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雪山上的牦牛,這種顏色的少。</p> <p class="ql-block">也許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折騰,而相較于各種折騰,最有趣的莫過于自己折騰自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徒步Act的第五天,在路上和外國徒步者同行,老者高高的個子,精神抖擻。語言溝通不了,靠比劃,他指了指自己,指了指路上的徒步者,手指在手心里寫了個68,我明白了他68歲。他指了指山,意思他是最大,我在他手心里寫了個72,他張大嘴巴看著我,雙手合十,然后與我相擁,嘴里嘰哩哇啦,我明白了,對我表示敬意。我很自豪!咱中國人不比別人差。</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第一道光輝最先映投在道拉吉里峰那如蟠桃般的山巔,當(dāng)?shù)览锱c連天一眾七八千米級的群山相繼被點燃,目睹天地間這無比神奇壯美的景象,你心中會不由自主地升騰起一種圣潔和美好﹣﹣喜馬拉雅之光已喚醒自己的靈魂與信仰!</p><p class="ql-block">大多數(shù) ACT 徒步者選擇在穆克提那結(jié)束行程,我們也一樣,因為從這里前往博卡拉大約200公里左右,將沿著全是礫石和河床組成的超級爛路,在垂直落差達6800米左右的世界最深峽谷卡利甘達基河谷中前進,方式只有徒步或乘車。</p> <p class="ql-block">這是海拔4880米的陀龍亞口沖鋒營地,房間里沒電,沒水沒廁所。門窗透風(fēng)撒氣,寒風(fēng)凜冽,寒冷刺骨。和衣而臥,明天早起沖擊陀龍亞口。</p> <p class="ql-block">早上3點40就從陀龍沖鋒營地急行軍,這里晝夜溫差大,山泉淌過的地方,一夜之間結(jié)成冰霜。雖然帶著冰爪,所以只得小心翼翼地踏著厚霜薄冰通過結(jié)冰路面,生怕一個閃失就摔下懸崖。</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四天,我和隊友日月星、遭遇了流沙滑坡,只見陡峭的山體,碎石和沙子從高高的山體上,似有一種巨大的力量推著緩慢的往山下涌動。眼看就要把僅有的一腳道淹沒!突然它停了一下,我倆抓住機會快步通過,趕緊往前趕,轉(zhuǎn)過山后也不知道是何情況了。有驚無險!</p> <p class="ql-block">尼泊爾的背夫,就像泰山的挑夫一樣,只不過是為徒步者背包而已。他們能一人背三個包,干的是體力活,也危險。</p> <p class="ql-block">高山上的馬幫。</p> <p class="ql-block">海拔5416米的陀龍埡口是整個 ACT 大環(huán)線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地勢較平緩,難度不算很高,最主要的問題是徒步者對高海拔的適應(yīng)性和不可控天氣狀況帶來的危險性。</p><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時速195公里的印度洋胡德胡德旋風(fēng)就曾在24小時內(nèi)為陀龍埡口帶來1.5米的強降雪,致使翻越埡口的驢友遭遇滅頂之災(zāi),失蹤多人,至少有43人在暴風(fēng)雪中喪生,所以翻越陀龍埡口一定要遵循盡快盡早的通過法則。</p> <p class="ql-block">這次徒步,計劃走9天,一直沒有雨雪,還有滿腔的熱情和毅力,我的登山包28斤,腳上磨起了三個大泡,全程背著走下來了,7天走完全程。還是好有成就感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隊友:日月星66歲,背著大包全程走下來了,好樣的!為你點贊!??????</p> <p class="ql-block">圖中白色的細(xì)線,就是我們走過的路。在陡峭的山幫上,隨時有流沙和滑坡的危險,下面就是深深的谷底。</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埡口﹣﹣坨龍埡口( Thorong - La Pass ,5416米),這里群峰林立,風(fēng)景非常壯觀。從埡口走4-5個小時,就可以抵達 Muktinath 了,這段路都是急下坡,請注意保護好膝蓋。 Muktinath 是著名的宗教圣地,每年都有很多信徒過來朝圣,這里有一座很大的印度教寺廟,還有一座藏傳佛教寺廟。 Muktinath 乘車抵達 Jomsom</p> <p class="ql-block">清晨三點四十分,我們一行九人戴著頭燈,從大本營向陀龍亞口沖刺,漆黑的夜晚,只有頭燈的微光,根本看不到誰是隊友,七點左右到達海拔5416米的陀龍亞口時。還有兩位隊友沒上來。只好停下來等,半個多小時后還沒上來,這時我們已經(jīng)凍得不行了,渾身打顫,嘴唇哆嗦。這是我多年戶外以來經(jīng)歷的第一次失溫。只好留下向?qū)?,我們翻過亞口下山,這時太陽也抬頭了,走了一個多小時身上才恢復(fù),感覺有點熱乎,失溫是戶外第一殺手,現(xiàn)在想起來還后怕!</p> <p class="ql-block">陀龍埡口冷酷無情,漸漸強勁的風(fēng)如刮骨的刀鋒般銳利凍人。許多人在埡口呆幾分鐘就被受不了切膚之冷,有些人連跟紀(jì)念牌合影的心情都沒有就逃離現(xiàn)場了。</p><p class="ql-block">站在埡口中間望向埡口西面,視野呈" V "字扇形開放,云帶之上,海拔8167米的世界第7高峰道拉吉里率一眾雪山綿亙天邊。</p><p class="ql-block">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余下的萬米長陡坡才是對膝蓋一場異常嚴(yán)峻的考驗。沿著陡峭的冰槽盆沿,在近40度的高海拔陡坡直降1700多米,沒有退路,只好咬牙堅持。</p> <p class="ql-block">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余下的萬米長陡坡才是對膝蓋一場異常嚴(yán)峻的考驗。沿著陡峭的冰槽盆沿,在近40度的高海拔陡坡直降1700多米,沒有退路,只好咬牙堅持。</p><p class="ql-block">直到望見穆克提那山腳那一排休息客棧,緊張疲憊的身心才略有放松。穆克提那安靜、樸實、傳統(tǒng)、美麗,居民多屬于藏族,它現(xiàn)在仍保留西藏的傳統(tǒng)文化與宗教。</p> <p class="ql-block">11月27號從加德滿都國際機場,乘四川航空空中巨無霸~A350,踏上了回國的路,當(dāng)?shù)巧巷w機聽到空姐一聲:您好!歡迎回家!終于聽到鄉(xiāng)音了,看到祖國燦爛的夜空,高興!激動!回家的感覺真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寫在最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戶外多年,一直可勁的折騰著,去年西藏的岡仁波齊轉(zhuǎn)山,海拔5700多米,年齡71歲,今年尼泊爾徒步Act大環(huán)線,72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和目標(biāo),我想說:今生值了?。?!人要貴有自知之明,悠悠歲月,年齡不饒人。見好就收吧。2024年三月后就73歲了,強度大的,挑戰(zhàn)性的不走了,休閑的多走走,有始有終,善始善終吧!您看可好?!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戶外的路上再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