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9月18日(第十三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30在酒店附近吃早餐,坐12A公交,到建水臨安小火車站,車票50元/人,9:00開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小火車的鐵路線,是原個碧臨屏寸軌鐵路的一部分,修建于1915年,是云南人民自主籌資修建的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小火車從建水古城的臨安站出發(fā),途徑雙龍橋(也叫十七孔橋)、鄉(xiāng)會橋,抵達終點團山站,全長13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臨安站是在原來火車站的舊址上改建,如今被打造成了一個鐵路主題公園。木質的建筑,懷舊的照片,角落里的老物件兒,還有站臺上來來往往穿著旗袍的游客,都讓人有種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乘坐小火車,線路兩側的景色隨四季而異:春天可以欣賞到大片的油菜花,夏天有碧綠的秧苗,秋天有金黃的稻谷,冬天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水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臨安小火車站的建筑風格具有濃厚的法式風情,主體建筑為黃色的法式站房,屋頂采用了傳統(tǒng)的中式歇山頂,整個建筑造型別致,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站房內部設有候車廳、售票廳、行李房等設施,為旅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主體建筑外,建水臨安小火車站還保留了一些歷史遺跡,如滇越鐵路的鐵軌、火車頭等,這些遺跡見證了滇越鐵路的歷史變遷,也成為了建水縣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臨安小火車站的建筑風格獨特,歷史悠久,是中國鐵路史上的重要文化遺產。同時,該站也是建水縣的重要交通樞紐,為當?shù)氐慕洕l(fā)展和旅游業(yè)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雙龍橋站以雙龍橋命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雙龍橋,又稱十七孔橋,是中國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境內的一座古橋,位于瀘江河與塌沖河的交匯處。該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全長 148.26 米,寬 3 米,為三閣十七孔石拱橋,因兩河猶如雙龍蜿蜒盤曲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雙龍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之一,被譽為“滇南大觀樓”。其造型奇巧、工藝精湛,橋上的閣樓錯落有致,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鄉(xiāng)會橋站鄉(xiāng)會橋站位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是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四等站,建于 1910 年。該站是滇越鐵路(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至越南河內市)上的一個火車站,也是滇越鐵路上唯一的一座中法合建的火車站。車站主體建筑為法式建筑,包括候車室、售票室、站臺等,站房外還有一座橫跨南盤江的鐵路橋——鄉(xiāng)會橋。鄉(xiāng)會橋站是滇越鐵路上的重要站點之一,也是中國鐵路史上的重要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團山車站是建水觀光火車的終點站,因團山古民居群就坐落在這里而得名。該車站為黃色法式建筑,經過修復后,現(xiàn)已成為游客們的休息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團山車站原本沒有設置車站,后因本地團山村的張氏家族在鐵路上投資較多,鐵路公司特別給團山村設置了一個“團山乘降所”,以便于團山村的村民上下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團山民居是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zhèn)團山村的一片古民居建筑群,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團山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當時張氏始祖張福隨明軍入滇后,定居于此。整個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積約 10000 多平方米,由數(shù)十座古民居建筑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張家花園、將軍府、大乘寺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些古民居建筑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土木結構,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它們的建筑風格融合了中原文化、滇南文化和彝族文化等多種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團山民居是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它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獨特魅力,還反映了當?shù)氐臍v史文化和社會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踏上回程的小火車,欣賞一路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20到建水古城朱家花園游覽,門票18元/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水朱家花園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翰林街 16 號,是清末鄉(xiāng)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西南邊陲大觀園”之稱。整個建筑占地 2 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筑呈“縱四橫三”布局,為建水典型的“三間六耳三間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傳統(tǒng)民居的變通組合體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迭進,計有大小天井 42 個,房屋 214 間。整組建筑陡脊飛檐、雕梁畫棟、精美高雅。庭院廳堂布置合理,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形成“迷宮式”建筑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3 年 3 月,建水朱家花園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建水古城網紅打卡土瓦房飯店吃晚餐,將結束建水的旅行,明天回昆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