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箱在城市空間中起到景觀點綴、交通安全防護、文化表達等多種作用?;ㄏ涞男问讲痪幸桓?,既有組合式,也有單一序列式、還有與交通隔離護欄結合的形式。材料也豐富多樣,金屬、PVC、玻璃鋼、石材、陶制等。 國際會議中心附近的花箱,采用了立體造型單個花箱序列排放與人行道,點綴了林蔭空間。箱體印有城市地標建筑剪影圖案,城市名片的形象感就自然而然映入眼簾。 植物的配置既考慮了經(jīng)濟性和長效性,又有一定的層次和色彩變化??此齐S意卻是精心設計的。 新光天地西面橋上的花缽采用了耐候鋼的材料,夏季的馬齒莧和細葉萼距花的高度比例也和花缽相得益彰。橋欄桿和非機動車裝飾格柵上都懸掛馬鞍式花箱,金葉番薯和彩葉草塊紅塊綠,在城市主干道旁體現(xiàn)一種充滿生機的明快感。 鄧蔚路的金屬花箱,高地錯落,白底灰紋,結合不規(guī)則的幾何狀噴漆圖案,非常的簡潔現(xiàn)代。 結合交通隔離護欄設計的鄧蔚路花箱,印有道路名稱的標識,具有了較高的辨識度。 東環(huán)高架下這一次的橋下空間改造,一抹靚麗的黃色玻璃鋼花箱將橋下的灰空間添亮增色不少。 竹輝路上的機非分隔帶,采用了護欄+花箱的形式,色調(diào)與周邊建筑風貌和諧統(tǒng)一。 內(nèi)部的綠化配置采用了組團式,色葉草本點綴少量開花植物。 蘇州市會議中心內(nèi)部的花箱,采用了金屬材質(zhì),顏色呈褐色,顯得沉穩(wěn)大氣。 由于場地的特殊性,花卉的品質(zhì)明顯優(yōu)于其他外圍市政道路。香彩雀的株型非常的飽滿緊湊。 道前街的花箱,明顯多了一份古城區(qū)古色古香的韻味,頂部的太陽能板,在夜間增添了亮化功能。多了一份城市夜景。 <p class="ql-block">星湖街的這款花箱近幾年在江浙一帶各個城市出現(xiàn)頻率較高,給人一種視覺通透又占地小的輕盈感。</p> 百花洲公園一處,亮金女貞灌木結合新中式感滿滿的金屬花箱,與仿古建筑的風格相呼應。 仁恒倉街的花箱由于商家多,也算是各有特色。地產(chǎn)的中規(guī)中矩、咖啡店外擺區(qū)有復古風的,歐式的,時尚現(xiàn)代的,各有千秋。 <p class="ql-block">與卡座結合的花箱更好的利用了空間。好天氣在戶外坐一坐,有綠植左右,自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這一家花箱內(nèi)的龍舌蘭是點睛之筆。可惜整體感覺還是少了些章法。</p> 有機會再整理在上海和深圳看到的花箱吧。它們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