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8日,我跟隨長沙市攝影家協(xié)會黨建活動采風組走進長沙縣春華鎮(zhèn),用鏡頭捕捉春華鎮(zhèn)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以來的喜人變化。</p><p class="ql-block"> 在當天充實的采風活動中,我們先后來到春華山太陽灘、武塘紀念亭、拋磚屋場、金鼎大院、龍王廟村“稻香春華”米升博物館、萬畝糧食示范片(紅門)進行采風創(chuàng)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春華山太陽灘</b></p> <p class="ql-block"> 春華山太陽灘位于撈刀河畔,河道蜿蜒流經春華鎮(zhèn)長達8.3公里。當前太陽灘以春華山村和美鄉(xiāng)村示范片為基礎進行周邊環(huán)境提質,并圍繞網(wǎng)紅打卡地撈刀河太陽灘為核心進行整體打造。同步建設了村民活動中心、渡船屋場、義渡文化雕塑群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其中渡船屋場中設置的渡槽文化展示中心以渡槽為主題,綜合呈現(xiàn)了春華的傳統(tǒng)文化與農業(yè)發(fā)展的歷程。</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春華山村,正好有村民在收割草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武塘紀念碑</b></p> <p class="ql-block"> 武塘紀念亭位于長沙縣春華鎮(zhèn)武塘村合興組。1955年,毛澤東主席對湖南農業(yè)社會主義高潮中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調研文章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長的批示,長達1759字。為紀念這一重要批示,1969年經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同意,建造了武塘紀念亭。2011年武塘紀念亭升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武塘紀念亭亭高12米,亭碑系漢白玉石刻,立于亭中央,兩邊為回廊,建筑氣勢宏偉,琉璃金碧,翹角飛檐。亭、碑均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拋磚屋場</b></p> <p class="ql-block"> 拋磚屋場是位于春華鎮(zhèn)武塘村合興組的一棟簡單土磚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作為湖南省委工作組在鄉(xiāng)村的駐地,這里曾先后住過張平化、毛致用、華國鋒、王震、陶鑄、程潛、雷潔瓊、胡愈之、周立波等領導人。在屋場建設時參考農村建房砌磚的一拋一接的習慣,兼有拋磚引玉之意,拋磚屋場因此得名。2021年春華鎮(zhèn)全面實施拋磚屋場重建工程,屋場主體建筑面積265平方米,占地面積2.3畝,屋場共屋場共有10個房間,其中包括9間生活辦公用房和1個陳列展廳。全面展示了自1960年以來春華農業(yè)發(fā)展歷程和豐碩成果,同時也彰顯了干部隊伍建設的優(yōu)良作風。成為長沙縣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旅游的重要節(jié)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金鼎大院</b></p> <p class="ql-block"> 金鼎大院位于春華鎮(zhèn)全興組,是一家共享餐廳,口號稱“一店吃遍長沙縣,實惠多樣又環(huán)保”,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我們在這里吃中餐,順便手機打卡幾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五、龍王廟“稻香春華”米升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 “稻香春華”米升博物館位于龍王廟村戲臺組,占地200余平方米,展廳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遠方詩意之春華”、“驅守字千之春華"、“開拓創(chuàng)新之春華”、“未來魅力之春華”。通過圖文釋義、實物展示、場景還原等方式生動還原了春華農耕文化發(fā)展歷程及成果,展現(xiàn)了春華深厚的歷史積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萬畝糧食示范片(紅門)</b></p> <p class="ql-block"> 紅門片區(qū)位于春華鎮(zhèn)龍王廟村,處于萬畝糧食示范片區(qū)核心位置。紅門以傳承農耕文化和彰顯歷史典故的目標,設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紅門精神堡壘、“響鼓落業(yè)”文化廣場、“紅門秀士”-紅門樓、“耕讀傳家”文化亭等標志性文化節(jié)點,結合打米場、智在阡陌-數(shù)字田園等農業(yè)生產展示區(qū),成立了以“四高”農業(yè)、“院士”農業(yè)為引領的鄉(xiāng)村振興人才驛站。同時以片區(qū)庭院風貌提質,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風雨長廊和清廉池建設為契機總體營造了濃厚的和美鄉(xiāng)村氛圍,成為春華鎮(zhèn)鄉(xiāng)村旅游的標志性點位。</p> <p class="ql-block"> 可惜此時稻谷已經收割完畢,沒能看到萬畝糧田金燦燦的壯觀景象,那么,就期待下一次的春華秋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