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對火車站有特殊情感,然而“祝家灣火車站”這個曾經(jīng)設在京廣線上的四等小站,以它固有的模式印記在我的腦海中終生難忘,牽系著我年少時對親人的掛念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它承載了我十多年的成長經(jīng)歷,存放著我兒時太多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我的學生時代(1962年~1974年)生活在湖北省黃陂縣李集公社,每年寒暑假都是在武漢的家家爹爹(外祖母外祖父)和姐姐家渡過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黃陂農(nóng)村,交通條件極為落后,幾乎沒有公共交通工具,方圓十幾公里,就孝感縣祝家灣公社有個火車站,火車成了百姓遠行的唯一交通工具,祝家灣至漢口的鐵路成了維系我和家家爹爹及姐姐親情的紐帶。</p><p class="ql-block"> 我十歲前,就獨自乘火車下漢口。我喜歡坐火車的感覺,坐上火車,就意味著馬上就可以和家家爹爹、姐姐團聚了。</p><p class="ql-block"> 學校放假是我最開心、最快樂的日子,每次放假后的第二天,我就背上書包,徒步十公里到祝家灣火車站乘火車下漢口。那時,坐火車的人特別多,除普通乘客外,還有大量肩挑手提的小商販,從站臺到候車室,長長的人流,漫漫的等待(每天只有一趟車),火車一進站,人們蜂擁而上,我由于人小力薄,常常被擠到了后面,眼看著火車就要開了,急得直跺腳,有時剛登上了車梯,車廂門還沒關嚴車就啟動了……</p><p class="ql-block"> 祝家灣到漢口途經(jīng)5個火車站(祁家灣、橫店、灄口、諶家磯、丹水池),由于是短途客運,火車見站就停,遇車就讓,途中無論是遇到同向或相向行駛的火車,都要停下來讓行,不到40公里車程,硬生生走了一個半小時。</p><p class="ql-block"> 火車雖慢,可它終將會開到我想去的地方,坐在車里,看著窗外,心里充滿了喜悅。</p><p class="ql-block"> 年復一年,重復著同樣的場景,一次次的離別相聚,充滿悲傷和歡喜,那時的我,真希望有一天可以再也不用奔波,一直呆武漢,和家家爹爹、姐姐生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還清楚的記得,我最后一次在祝家灣乘火車是1974年12月23日,那天我身著嶄新的綠軍裝,去武漢與家家爹爹、姐姐告別,從此開啟了我的軍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這些往事盡管已經(jīng)過去數(shù)十年,然而每每看到火車站,看到綠皮車,總會在腦海中泛起一層層深沉而厚重,讓人久久回味的畫面,這些畫面是親情、是相聚、是離別……</p><p class="ql-block"> 利用這次回漢探親的機會,我專程開車前往孝感市孝南區(qū)祝站鎮(zhèn),探訪昔日的祝家灣火車站,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該站20多年前就撤銷了,曾經(jīng)簡陋的候車室、售票處,進岀自由的露天站臺,站臺兩端的站牌蕩然無存,唯一現(xiàn)存的是火車鐵軌下的涵洞,仿佛鏈接著過去和現(xiàn)在兩個世界。</p><p class="ql-block"> 祝家灣火車站雖然已經(jīng)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車站關掉的是進站口,關不掉的是回憶。</p><p class="ql-block"> 別了,曾經(jīng)沉寂小站里漫長的等候;</p><p class="ql-block"> 別了,寂寞小站里遙遠的鄉(xiāng)愁;</p><p class="ql-block"> 別了,那趟綠皮車(棚代車);</p><p class="ql-block"> 別了,那個承載著溫暖記憶的小站,頃刻間淚滿離別的憂傷。</p> <p class="ql-block"> 文章中有些圖片系從網(wǎng)上下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