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反駁楊瀾</p><p class="ql-block">看到好幾個朋友轉發(fā)楊瀾的話:婚姻需要愛情之外的另一種紐帶,最強韌的一種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于精神的共同成長,那是一種伙伴關系。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在最沮喪和落魄的時候,有他(她) 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堅強, 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的感情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句話初聽很中肯,但仔細想想發(fā)現(xiàn)很不現(xiàn)實。按照這個說法很多人都得回去離婚了。已婚的各位請真誠回答我,你們有多少人跟另一半肝膽相照,達到她說的那種狀態(tài)?當然我相信肯定有,但即使有,也屬鳳毛麟角。但因為沒有肝膽相照而離婚的有多少呢?同樣不多。若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進退的時候,很多夫婦都會選擇過下去,不會因為兩個人缺乏楊瀾所說的紐帶就離了,不是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畢淑敏說,婚姻是布滿蟲眼的樹,有的樹被蟲蛀死了,更多的樹頑強地生長著,郁郁蔥蔥。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婚姻,每對夫婦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如何正視問題修復問題比抱怨和逃避更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覺得婚姻中除了愛情,除了共同的精神紐帶,還背負著責任和義務,一種對家庭對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兩個不同家庭不同環(huán)境下長大的人一定存在各種差異,人海茫茫,很難找到跟自己相似的另一半。戀愛的時候,愛情和心動會自動屏蔽那些差異,但當兩個人走進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各自的成長速度和心態(tài)會出現(xiàn)不同頻率的差異,這些差異就會演變成種種矛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婚姻生活中,如果我們求同存異用寬容和理解去化解那些矛盾,婚姻會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如果吹毛求疵地要求對方,就會讓矛盾越來越多。所以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態(tài)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楊瀾自己也沒經(jīng)營好她的第一次婚姻,如果吳征不能給她提供更好的發(fā)展平臺,如果吳征不能提供優(yōu)越的條件,即使吳征還是如此外表如此性格,她會嫁么?恐怕楊瀾更多看中的是吳征背后的地位和光環(huán)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悟出的婚姻相處之道是:婚姻猶如太極圈,兩個黑白色扭曲成一個圓,黑中有白,白中帶黑。這就如同婚姻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個人既融合又獨立。如果想把太極沿圓心一刀切成兩半,黑白色都會被切到,都會受到傷害有割肉般的痛。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所承受的痛超過這個分開的痛,離婚才有可能是一種解脫。如果在一起的痛可以容忍和解決,積極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才是上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宮崎駿說: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除了愛,責任和義務,婚姻中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也很重要。就如同太極中的黑色與白色,彼此各占一半,平分秋色,相互依存,卻又保持自我的獨立,這才是最重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