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剛過,太行山的紅葉伊然凋落。王老師幾年前就想登臨太行龍脊的愿望一直還沒有實現(xiàn),轉(zhuǎn)年無人機要限高了,太行龍脊之行當下是個卡點。在黎城一中的程增賢等老師的撮合下,聯(lián)系到朱進黎老師帶我們一起同行。<div> 11月3日早晨六點出發(fā),同行的郭老師駕車接上我和王老師,黎城打點補了早餐。7點40分和朱老師會面后從黎城中學出發(fā),經(jīng)上桂花村順勇進渠左岸縣鄉(xiāng)道進入北馬村向西而行。漳河水南岸盡管我孩童時期居住了不短時間,可是在河對岸認真觀看還是首次。熟悉的風洞山、掩映在道路側(cè)樹林后工地依稀可辨,一條高速跨在山梁沒入馬鞍山中。出于對漳河南岸的留戀,過柏裕后道路分叉,我們依然選擇了北岸的道路。 菩薩沿上又一次欣賞了紅石灘的妙境,大寺村邊的石橋下,河水平靜如止,岸邊高高的楊樹林紋絲不動,像拍集體照時映射在平靜的河面,伴隨著倒映的大山和村莊,一片江南風光。</div><div> 平頭村的昭澤廟伊然寬綽,昭澤王在本地的傳說也代代相傳,香火不斷。</div><div> </div> 轉(zhuǎn)眼到了龍脊山腳下,繞過一座古廟在一個急彎處停了下來。道旁有一個仙女洞,只聽見洞內(nèi)水聲濤濤,洞門內(nèi)卻是寬敞的洞府不見兩頭。爬行從山溝開始了,兩側(cè)布滿荊棘,穿出不久,便是1400米海拔。一片白樺林過后,第二階梯開始了。沿著采藥人的小徑,腳下是亂石和碎石片相間的陡坡,只有借助四周的荊條和樹枝向前挪動。原計劃返回的時間我們還沒有到達山顛。<div><br></div><div> 朱老師是一個絕對的強驢,他講在龍脊的北側(cè)還有三條龍脊,只是這一條更窄一些。我們也只能登到龍身部分。</div> P1 北望二、三龍脊 P 2 強驢朱老師 P3 山神女兒的底片 P4 古猿爬山的印記 P5 原始象的留痕 P6 小龍映記 P7 古物的游戲 P8 龍脊的頸部 P9 T鰲山之徑 P10 山莊秋色 P11 返途留影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