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疫情而延誤了三年的環(huán)地中海旅游的最后一站一一中東,終于在今秋的伊朗游后劃上了個句號。2023年10月5日凌晨,我們一行十六人乘伊朗的馬漢航班飛至德黑蘭,機場比想象的要開闊敝亮,與首都機場比,稱得上準現代化了!</p> <p class="ql-block">但是那兩幅高懸的宗教領袖的巨幅畫像提醒著我們,這可是一個別具特色的威權主義國家??!說話行事不可越雷池,不可犯禁忌!</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遊覽的項目就是國家博物館,建于巴列維時代,陳列了西方考古科學建立以來伊朗出土的歷史文物,勾畫出了古代波斯文明的宏大而絢麗;又完善于伊斯蘭國時代,展出的大都是現當代文化交流的工藝美術品。</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期(公元前6500至7000年)的泥塑雕像一一克萊人的生育女神,夸張卻不失神似。作為兩河文明的組成部分,伊朗的文明史應早于中國至少1500年,同時代的華夏土地上,至今還沒有發(fā)現如此具有生命意識的文物吧。</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一一波斯皇帝薛西斯接見朝拜者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薛西斯是公元前五百年間第一個統(tǒng)一的波斯古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仰仗了他的父親大流士,才能坐在這樣顯赫的皇位上接受群臣的朝拜。大流士不僅是波斯歷史上,也是人類文明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雄才大略,能征善戰(zhàn),中興了阿契美尼德王朝,而且將波斯版圖擴大到了歐亞非大陸,并曾征服不可一世的希臘人。</p> <p class="ql-block">這座石雕稱得上鎮(zhèn)館之寶,不僅在于它的歷史價值一一記彔了大流士時代的驕傲和輝煌,也在于它那極高的藝術價值。它明顯受到古代埃及和希臘的人體雕像藝術的影響,對人體的比例和透視己有精準的表現。要知道,中國出現在數百年之后的秦兵馬俑,雕塑的技藝也難與之相比。</p> <p class="ql-block">又一個鎮(zhèn)館之寶一一一千七百多年前深埋在鹽層中的人頭化石,受到鹽的保護而五官仍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與獸搏弈的勇士。與此前的薛西斯石雕一樣,都出土于伊朗中部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波斯波利斯王宮。</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表現公元后一千五百年間波斯第三帝國與當時稱霸歐亞大陸的奧斯曼帝國的血戰(zhàn)。看,畫面右側的奧斯曼軍隊己使用火槍了。與大中華歷史一樣,波斯人數千年的歷史就是和異族異邦征戰(zhàn),殺戳,直至融合,統(tǒng)一,再分裂再統(tǒng)一的歷史。托喜馬拉雅山脈的屏障保護,我大中華的歷史要平穩(wěn)多了。</p> <p class="ql-block">來自絲綢之路上的中國十七世紀古青花瓷。</p> <p class="ql-block">發(fā)現于公元十六世紀的神殿,鑲篏工藝極其精湛!</p> <p class="ql-block">格雷斯坦宮,這也是德黑蘭最有歷史價值的王室建筑。GoIe即花的意思,是為花之宮殿。此宮殿是巴列維王朝之前的最后一個卡賈王朝的皇宮,距今也有了200余年的歷史。而德黑蘭也是在這個王朝才被確立為首都。所以在伊朗,真正的波斯古代歷史越往中部南部走,才能看的清晰。</p> <p class="ql-block">伊斯蘭的王宮,外觀大都并不巍峨壯麗,象中國的故宮、俄國的克林姆林宮……但卻極其精致,用彩釉瓷磚裝點出圖畫和圖案,色彩艷麗。</p> <p class="ql-block">經典的伊斯蘭風格的花園,池水規(guī)劃出中正方直的植物園。</p> <p class="ql-block">正殿中大理石的豪華雕塑彰現了皇家氣派。其實這個卡賈王朝己走到了波斯的末路,外部被西方列強殖民,內部如我國滿清王朝,統(tǒng)治者驕奢貪婪,荒淫無度,一戰(zhàn)后在世界民族解放浪潮中即解體。</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殿,明鏡殿,鉆石宮……每個殿都釆用了伊朗傳統(tǒng)玻璃片鑲嵌工藝,玻璃被切割,顏色和形狀精準地拼接,創(chuàng)造出斑駁陸離的奇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王子和公主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這明黃色的基調同中國北京的景泰藍何其相似!夫妻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德黑蘭的標志性建筑一一自由塔,巴列維為紀念居魯士建立波斯帝國2500年而建,它融合了歐亞風格,代表了那個時代想要驅進西方的雄心。巴列維的政教分離的改革開放確實為伊朗帶來了富裕,但也帶來了貪腐,兩極分化。好景不長,經過70年代未那場霍梅尼的宗教革命,時至今日,政教合一己回歸四十年了。老百姓的評價如何呢?看伊朗人民的生話算是中東石油國家最差的了,一美元飚升到伊朗幣50萬里亞爾了。一口純正漢語的小導遊在車上天天在罵今不如昔,她代表多數了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座塔確是霍梅尼命名為自由塔的,他的意味恐怕是神賦的自由吧!</p> <p class="ql-block">參觀德黑蘭南部城市卡尚的費恩花園,這是全程唯一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的園林項目,建于公元16世紀薩非王朝(也稱薩法維)。這個薩非王朝可是有些說頭的,它在波斯史上被稱為第三王朝,即正宗波斯人統(tǒng)治,說波斯語,認同波斯文化的王朝。要知道,從公元五六世紀阿拉伯人統(tǒng)治了波斯人之后,突厥人、蒙古人乃至中亞諸民族都走馬燈似的統(tǒng)治過這個地區(qū)。所以薩非萛的上中興了古波斯文化的最后一個王朝了。</p> <p class="ql-block">雖然是世界文化遺產,但比之中國園林之千迴百轉、玲瓏剔透;比之歐美園林之幾何圖案、精雕細琢,波斯園林的風格乏善可陳。但這畢竟是在沙漠地區(qū)里的一泓清水澆灌出來的綠洲,很難能可貴了。而且這泓清水讓這塊綠洲延續(xù)了500多年的生機,還是要歸功于當年的設計者吧。</p> <p class="ql-block">姐弟兩夫妻,一直是出國旅游的最佳拍檔。</p> <p class="ql-block">這是卡尚的一座古宅,一位富商出巨資用八年時間傾心打造,至今己有一百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雙層穹頂,彩色玻璃瓷磚拼接、石膏鏤空雕刻,經典的波斯風格。比之中國的古代建筑只有磚瓦和木質元素,在色彩上就有更豐富變化組合的可能,也更通透亮麗。</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伊朗的著名古都一一伊斯法罕。如果說德黑蘭是伊朗的現代政治文化中心,建于前面提到的伊朗最后一個王朝卡贊王朝,完善于巴列維時代。而伊斯法罕則是此前的古都,中世紀時是古波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在波斯第三帝國薩法維時代處于發(fā)展的頂峯,留下許多古跡。這是市中心最著名的聚禮清真寺廣場,歷史悠久,建于公元841年,歷經1200多年,留下了四座不同風格的清真寺,也稱清真寺博物館。而這四座清真寺的四合院庭院布局,在當時也造就了寺院建筑的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這是聚禮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是千年前塞爾柱突厥人建造的,雄渾古樸,輝煌大氣。</p> <p class="ql-block">林立的石柱象極了古希臘古羅馬風格。</p> <p class="ql-block">雙層穹頂結構,據稱也是塞爾柱清真寺的首創(chuàng),可承接更高端大氣的設計。泥磚裸露不加修飾,彰顯游牧民族的蠻荒氣質。</p> <p class="ql-block">這個就是被稱為藍色清真寺的薩法維王朝阿巴斯大帝的專用寺廟了,規(guī)模最大,內在結構繁復,裝飾精美,迥異于那個塞爾柱清真寺的粗曠風格了,距它也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富麗典雅的內外裝飾,己趨現代波斯風格。</p> <p class="ql-block">這是聚禮清真寺群之外,坐落在伊瑪目廣場上的又一座富麗堂皇的謝赫.盧特夫清真寺,供皇室家眷作禱告的場所。它彰顯皇室的高貴,全部用華美的瓷磚拼鑲裝點。</p> <p class="ql-block">突兀的是,在清真寺林立的伊斯法罕,居然見識了一座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這座天主教堂的存在,正是薩法維王朝最繁盛的阿巴斯時代的歷史見證。這位阿巴斯國王,在波斯歷史上,其名氣與政績,是僅次于第一個統(tǒng)一了波斯的居魯士、大流士的。他是波斯第三帝國的復興者,雖然相距居魯士大流士的王朝有近千年的隔代,但在他的任上軍隊從冷兵器時代進入槍炮時代,多次擊敗奧斯曼帝國,版圖擴大到歐亞大陸。他包容異教的存在和發(fā)展,才留下了這座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博物館里珍藏的書寫的袖珍圣經。</p> <p class="ql-block">薩法維王朝阿巴斯時代的四十柱宮,因其有21根木柱支撐加上水中倒影被稱之為四十柱宮。</p> <p class="ql-block">與此前波斯王朝的宮殿有七十二柱官、百柱宮之規(guī)模相比,所不同的是四十柱宮是由柏木支撐的,倒影在水中,徒增了玄幻色形。</p> <p class="ql-block">四十柱宮是國王議政和待客的場所,表現民族親善和萬邦來朝的壁畫充滿了巨大的會客廳。</p> <p class="ql-block">四十柱宮的壁畫是伊朗特有的工筆細密畫筆法。這細密畫畫法上沒有透視,沒有光感,便于敘事和裝飾,用天然顏料易于保存,顏色明麗。細密畫在薩法維王朝發(fā)展至頂點,并在四十柱宮中發(fā)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與烏茲別克人 莫臥爾人 奧斯曼帝國的交戰(zhàn)也是壁畫的主要內容。這與伊斯蘭國家的皇家或宗教建筑中多以花草圖案作裝飾的風格大相徑庭。</p> <p class="ql-block">離開古都伊斯法罕,前往另一個更古老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古都設拉子,其間近八百公里的行程,主人為我們安排了梅博德、亞茲德老城的幾個特色項目。</p> <p class="ql-block">梅博特,距今有1800年歷史的沙漠古鎮(zhèn),其地貌讓人聯想到了約旦的佩特拉和中國新疆的古樓蘭。</p> <p class="ql-block">我們就歺的飯店是古驛站改造。</p> <p class="ql-block">殘垣斷壁,野草萋萋。查到一首唐代柳中庸的古詩:波斯老賈渡流沙,夜聽駝鈴認路賒,釆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麻桑。當年這里或正是波斯商人釆玉去東國換麻桑的必經之路?</p> <p class="ql-block">驚訝土坯墻為何經年不塌陷?保持了千年的古鎮(zhèn)煙火依舊。據說還有二百多居民生活在此。</p> <p class="ql-block">古清真寺,似有人煙。</p> <p class="ql-block">前晚住到了亞茲德,一座比梅博德還要歷史悠久的古城,己存在三千多年,聯合國授與它世界文化遺產名目。亞茲德是馬可波羅提到過的商業(yè)大城,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p><p class="ql-block">首站就是聞名世界的寂靜之塔,類似于西藏的天葬臺,但初始的信仰卻是波斯歷史上曾定于一尊的拜火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拜火教認為人死后肉體骯臟,要由專職人員放在天臺上任由飛鳥啄食,骨殖經過宗教儀式凈化,在天臺上用石灰滅跡。</p> <p class="ql-block">伊朗伊斯蘭革命后己廢除天葬,這寂靜塔則成為參觀和旅游的勝地了。拜火教認為木頭接觸尸體會被污染,搭建的天葬臺全部以石塊砌成為環(huán)形無頂建筑。</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的拜火教中心,也稱火神廟。這拜火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之前,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中國叫祆教。拜火教主張圣火崇拜,通過圣火與神靈感應。</p> <p class="ql-block">拜火教的創(chuàng)始人瑣羅亞斯德。</p> <p class="ql-block">圣火據說是從公元470年連續(xù)燃燒至今,而這座廟則是由印度某瑣羅亞斯德教協(xié)會于1934年出資建造的?,F在,仍有不少拜火教的信徒散落在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這亞茲德還有一處特色建筑一一多來特風塔花園。風塔建筑在沒有空調的時代是伊朗富人的溫度調節(jié)器。多來特始建于18世紀中期,是當年省長的官邸。</p> <p class="ql-block">風塔高33米,是伊朗之最,并同其漂亮的花園位列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用蘋果相機橫切一個全景,把這個33米高的風塔全身展現了出來,直通那個三角形的風口,好神奇!風塔正是通過地下的水池、塔頂的風口,使冷熱空氣對流,起到降溫的水用。</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廣場的夜景,安靜詳和。</p> <p class="ql-block">生意作到了地下,冬暖夏涼。</p> <p class="ql-block">對外開放的家庭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老街裝飾了桔黃色的燈,變得神秘兮兮的。</p> <p class="ql-block">一間有一千多年歷史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路遇。</p> <p class="ql-block">兩位漂亮的導游小姐。在每人平均月收入一千元的伊朗,中文導遊大方地告訴我們她一天掙100美元,她的老板是華人,住在波羅的海某國,作著伊朗華人的旅游生意。不得不贊嘆華人到哪都能生根發(fā)芽,贊嘆到哪兒會華語的導游都收入高,誰叫咱華人多,又好奇外面的世界多精釆,象俺老倆口似的,滿地球的蹓跶呢!</p> <p class="ql-block">一個蒙族清真寺,女人要全副武裝才能 進去參觀。</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設拉子,公元前五百年間,居魯士以它為中心統(tǒng)一了波斯大帝國。</p><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面積最大的統(tǒng)一大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遼闊,從愛琴海到印度河,從印度河到地中海,從尼羅河到高加索。在自傳銘文中居魯士驕傲地說:“我,居魯士,乃世界之王,偉大的王。”</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第一個首都帕薩爾加德遺址,范圍為1.6平方公里。最顯赫的留存是這座石碑。</p> <p class="ql-block">帕薩爾加德最有價值的遺存,是一個普遍被認為的居魯士陵墓的建筑。居魯士的出身也如他的歷史功績同樣傳奇,是類似古希臘戲劇主人公俄底蒲斯與中國歷史故事趙氏孤兒命運的結合。米底國王夢見他的外孫(父親是波斯人)將會褫奪他的權力,欲將他處置,卻被大臣用自己死去的孩子置換下了外孫的生命,這位外孫即是天選之人居魯士,他成年后帶兵打敗了外祖父統(tǒng)治的強大的米底國,成就了后來統(tǒng)一波斯的霸業(yè)。</p> <p class="ql-block">居魯士與后來彪炳歷史的征伐者最大的不同即是他的寬容、仁愛,以德服人。他容許他征伐的十幾個小國保留自己的臣民國土和文化,從而迅速統(tǒng)一兩河流域。幾百年后馬其頓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在擊敗了波斯人后,燒毀了居魯士的繼任者大流士們綿延數千公里的宮殿,卻向居魯士表示了敬意,留下了這座墓碑。</p> <p class="ql-block">設拉子城門口的波斯詩人的雕像,象征著這個城市的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此行最值得期盼的古城遺址一一波斯波利斯,二千五百多年前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宮殿。宮殿興建于大流士一世,繼薛西斯一世二世后,于阿爾塔薛西斯一世建成。</p> <p class="ql-block">薛西斯門,也稱萬國門,門首的巨型人面獸身浮雕令人聯想起古埃及的獅身人面象。</p> <p class="ql-block">支撐大會廳的石柱,高21米,其中13根屹立至今。</p> <p class="ql-block">浮雕都是表現國王 侍從 武士們的形象以及多民族向國王進貢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一面面浮雕墻甚是壯覌。</p> <p class="ql-block">車輪中間隱見一個懷孕婦女的形象,是被呵護,還是被歧視?有一個解釋,是驅動生命力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巍峩的建筑群體。</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人體浮雕。</p> <p class="ql-block">高居山巔的阿爾塔薛斯斯二世之墓。</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百柱宮遺跡,繁華盛世的象征,萬國來朝,群臣跪拜,一百根柱子支撐的覲見宮。</p> <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博物館,陳列著出土的雕塑 石碑 容器 飾物等。這是一座獸身人面象的頭部雕塑。</p> <p class="ql-block">來自宮殿的石雕,被譽為最美麗的女人,埃蘭人的衣服,埃及的王冠,美索不達米亞的翅膀組合而成。所以也有人贊其為居魯士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雄偉壯麗的波斯波利斯,規(guī)模不亞于環(huán)地中海的,古希臘古羅馬的任何一處王宮建筑、皇家遺址。氣象的恢宏,再現環(huán)地中海文明誕生和發(fā)展的波瀾壯闊,凝聚著人類的聰明智慧;殘破和衰敗,也記彔了人類為爭奪生存空間互相殘殺的暴虐的歷史,而且循環(huán)往復,不得善終。這一世梟雄大流士的波斯波利斯就是被二百年后更強悍的希臘人亞歷山大一把火燒的盡光,據說也是希臘人為報當年波斯人毀滅雅典衛(wèi)城的一箭之仇!</p> <p class="ql-block">為了看盡波斯波利斯,用了兩個半天的時間。頭天迎著朝陽登上這個石頭建造的臺基,第二天下午,送著夕陽拍下了落日余暉下的宮殿遺址,閱盡了歷史的繁榮興盛,也體味到了它的悲壯和蒼涼。</p> <p class="ql-block">距離波斯波利斯西北12公里處,坐落著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古墓遺址,擁有四位波斯國王的巨大巖石墓葬??脊艑W家認為,埋在這里的應該是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阿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墓葬群依山而立,橫貫山脊,高大巍峩,彰顯帝王之氣。這個古墓是二十世紀德國探險家發(fā)現并挖掘出土的,這也正是源起于歐洲十九世紀的現代考古學的延續(xù),勾勒了兩河文明的雛形。</p> <p class="ql-block">這些古墓不僅形制統(tǒng)一,而且精心設計,上方都是統(tǒng)一的智慧之神的雕像,意寓君權神授。</p> <p class="ql-block">下方的浮雕大都是宣揚馬背英雄攻城略地的光榮歷史。</p> <p class="ql-block">中間的墓穴現己空空如也。</p> <p class="ql-block">石雕的鮮活生動哪里象兩千多年前的遺跡?其實最令波斯人驕傲的石雕像,是記錄公元前二百多年間薩珊王朝的國王沙普爾生擒羅馬國王瓦良德的壯舉。只遺憾這幅石雕正在維修被腳手架遮擋。</p> <p class="ql-block">顯而易見,這座古墓群的歷史價值是因大流士而不是他那幾位沒守住江山的王族子孫而倍受珍重。而大流士的歷史價值應不輸居魯士,他不僅繼續(xù)擴大了王朝的版圖,而且重建行政制度,統(tǒng)一貨幣和度量衡,開辟海上航線,探險印度洋,打通了從印度河口經埃及尼羅河穿紅海直達波斯彎,開創(chuàng)波斯盛世。大流士或應與環(huán)地中海的建功立業(yè)者漢謨拉比、亞歷山大、漢尼拔及至近代的拿破侖相提并論吧!</p> <p class="ql-block">離開設拉子,告別古波斯,經過穆斯林又一個圣城馬什哈德(規(guī)模僅次于麥加,每年朝覲圣徒達千萬),乘火車返德黑蘭。</p> <p class="ql-block">見識了伊朗的火車軟臥,應該說比國內的軟臥更有設計感,多了各種騰挪空間的方便。象臥椅上的小桌收放自如,上層臥鋪也方便折疊,活動時空間很大,睡覺時設施也完善。當晚睡了個好覺。</p> <p class="ql-block">我們旅游團的“書記“(前某報領導)同軟臥上的小哥兒留個影!這列火車是伊朗的豪華門面,估計是為那些來朝覲的中東土豪們準備的吧,所以人員配置也是上乘的!</p> <p class="ql-block">游覽了德黑蘭的后花園一一小城加茲溫,這里一度曾是薩法維王朝的首都,商業(yè)發(fā)達,只遺憾政府以某種借口休業(yè)了幾個著名的巴札(正趕上哈以戰(zhàn)爭爆發(fā)),只參覌了市內一處古宅。</p> <p class="ql-block">寬敞的四合院,很象中式居所。</p> <p class="ql-block">這個住宅的主人曾是西班牙移民,二百多年前來這里經商,他的后代把這所房子贈送給了穆斯林教會??梢娨晾室恢笔莻€開放的國家。</p> <p class="ql-block">好象是哈馬斯的宣傳畫,一只裹著帶LOG標識的拳頭就表達出了戰(zhàn)斗的激情!設計的直白而又簡約!</p> <p class="ql-block">離開德黑蘭之前,又去參覌了巴列維時代的“白宮“和“后宮“,一水兒的西洋景,比之所見過的各國的皇宮、神殿、莊園,并未有特別的奢侈,特別的豪華。但看得出主人不俗的審美,精致的格調。</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程伊朗,處處是古波斯的輝煌,處處是伊斯蘭革命后與美帝對歭的現實的困窘。巴列維夾在其中,在波斯歷史上會得到什么樣的評價?當年他被趕下臺時,是伴隨著激烈的街頭抗議的;但今天,崇拜懷念他的小導游將他的金象章戴在胸前,并向我玄耀。他的理想是作伊斯蘭世界第二個凱末爾,將穆斯林們帶進現代社會,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沒有凱末爾的功績(一個土耳其小軍官在戰(zhàn)場上領導了民族的獨立),缺乏凱末爾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自律,在強大的傳統(tǒng)面前敗下陣來。這段歷史,在波斯還會重復嗎?</p> <p class="ql-block">可愛的小學生。</p> <p class="ql-block">排隊參覌的女學生,面對我們的手機熱情地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書記“又與民同樂了,孩子們個個笑臉盈盈,哪里象受到了傳說中的宗教國家的百般禁忌?</p> <p class="ql-block">旅游團里的頭號美女,在哪里照象都“登樣”。</p> <p class="ql-block">名校的榮譽一級教授,學養(yǎng)功力了得,是我們所有人的活字典。</p> <p class="ql-block">詩詞書法達人與美女同框,難得的笑意暖暖。</p> <p class="ql-block">共和國地質工程師,一腦門子的艱苦奮斗,勵精圖志!</p> <p class="ql-block">清華老專家,七十年代就參加過中國核彈材料試驗的科技界元老,與先生一直是我們旅游團的中堅力量。</p> <p class="ql-block">八十多的老翁,官員 記者 社會活動家 ,經歷多種職業(yè),最熱愛的仍是旅游,永遠在路上,自駕遊,深度遊,足跡己達近百個國家。今天要嘗嘗波斯風格的冰棍兒,體味伊朗人的民間疾苦。</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為我們安排了幾位詩人的陵園,看到這些詩人的國寶級的待遇,足見伊朗民族的深厚的文學傳統(tǒng)。</p><p class="ql-block">生于設拉子的詩人哈菲茲的陵園,這個八根柱子支撐的墨綠穹頂小亭子,是按照他生前戴的帽子設計的。他死于1390年,是伊朗最受推崇的詩人,地位相當于中國的李白、蘇軾。</p> <p class="ql-block">哈菲茲白色大理石的石棺,上面刻著他的詩句:在我長眠之地,讓我一瞥你的芳容,就象那熟讀《古蘭經》的人一樣,我也將歸于天穹。</p><p class="ql-block">哈菲茲的詩句將伊朗人信奉的神的理念與世俗生活融匯,不僅深得伊朗人民的喜愛,在歐洲也享有至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這是建在馬什哈德的另一位詩人菲爾多西墓。菲爾多西是波斯的“荷馬“,一千多年前,歷時40年撰寫了民族史詩《列王傳》。</p> <p class="ql-block">《列王傳》匯集了大量古波斯的民間傳說和英雄故事,特別是嫻熟地運用了古今波斯語,在那個阿拉伯人統(tǒng)治波斯的時代,為保留波斯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伊朗人,己是幾千年前來自歐亞草原上的雅利安人與后來的征服者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乃至中亞各斯坦民族的混合體了,但由于伊朗人仍在語言上保留了自己的淵源,才不至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那樣幾乎消蝕了自己的文化。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包括象菲爾多西、哈菲茲這些波斯民族詩人,居功至偉!</p> <p class="ql-block">要和我們伊朗之行朝夕相處的旅友告別了,真心不舍。我們平均年齡75,職業(yè)有工人 記者 教授 官員 專家,但相同的愛好是旅遊,是好奇外面的世界有多精釆,所以我們身軀老邁,但精神不老!但愿來年再聚,踏上新的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風塵仆仆,曉行夜宿,背著行囊,永遠在路上,游走在古跡、古建,穿行在奇山異水,領略文明的歷史和奇覌,自得其樂,自在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