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觀察時間:11月9日</p><p class="ql-block">觀察地點:建構(gòu)區(qū)</p><p class="ql-block">觀察對象:王威誠,王源祺,段又誠</p><p class="ql-block">觀察過程:</p> <p class="ql-block"> 米奇和琪琪在摞速疊杯,他倆一開始各摞各的,米奇扭頭看了一眼琪琪的,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沒有說話從琪琪手里抱過來一大堆,琪琪也順勢把剩余的一小點速疊杯放進米奇的杯子里,兩人一起合作將速疊杯越摞越高。</p> <p class="ql-block"> 這時,誠誠也加入了進來,三個人將地上所有的速疊杯都疊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特別高的杯塔。米奇在最下面扶著,誠誠扶著上面,用嘴對準最上面的杯口,“喂喂喂”的說著</p> <p class="ql-block">米奇:“你不要扶”</p><p class="ql-block">誠誠:“紅紅的喇叭”</p><p class="ql-block">米奇再次想阻止</p><p class="ql-block">誠誠:“這是一個長長的喇叭”</p> <p class="ql-block">杯塔彎曲了,琪琪也過去扶。誠誠和琪琪一邊扶,一邊搖,誠誠:“攪拌器”</p><p class="ql-block">米奇繼續(xù)想阻止:“別搖,搖了就倒了呀”</p><p class="ql-block">誠誠:“這是攪拌器”</p><p class="ql-block">米奇:“才不是!”</p> <p class="ql-block"> 誠誠被二魚吸引,又玩起了別的游戲,琪琪一個人扶了扶杯子后,慢慢的放開手。</p><p class="ql-block"> 杯塔從中間斷開,兩人又一個一個把杯子拆開。</p> <p class="ql-block"> 這時,聽到了老師說:“收拾區(qū)域上廁所”,兩人開始收拾速疊杯。</p><p class="ql-block"> 琪琪拿來一個籃筐子,米奇和琪琪不約而同都是按杯子的顏色分類收放,米奇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洞的杯子:“老師,你看這個爛了一個洞”,說著把杯子給了我。</p> <p class="ql-block"> 琪琪拿起自己收的杯子讓我看,我說:“你拿的都是粉色,是吧?”她點點頭。兩人繼續(xù)將剩余所有的速遞杯收放,并一起將玩具筐抬回去,放在了相應(yīng)的位置上。</p> 觀察分析 <p class="ql-block"> 建構(gòu)游戲是孩子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意愿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構(gòu)造一定物體形象來反映或預(yù)期生活的一種游戲。大部分建構(gòu)游戲本身是需要孩子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小班幼兒通常都會選擇按照自己的想法獨自構(gòu)建。因此教師需要引導(dǎo)孩子主動尋找伙伴進行合作,并在合作中提高社交水平。因此,建構(gòu)游戲是促進幼兒間合作行為的重要途徑。</p><p class="ql-block"> 從本次建構(gòu)游戲的過程可以看出,這次游戲材料的投放和使用中,米奇和琪琪只玩兒了速疊杯,兩人一起將速疊杯摞起來,但之間的言語交流很少。直到誠誠出現(xiàn),才有幾句短暫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從交流中能看出三位幼兒鮮明的兒童形象:</p><p class="ql-block"> 誠誠:想象力很豐富,將速疊杯一會兒想成大喇叭,一會兒想成攪拌機,直覺行動思維決定了他的想象力。但他也容易受新鮮事物的吸引,注意力轉(zhuǎn)移快。</p><p class="ql-block"> 琪琪:性格穩(wěn)重,愛笑的女孩子,能非常配合同伴的游戲,愿意和小朋友共同搭建,在最后的收拾整理玩具時,處在秩序敏感期的她能按顏色進行分類收放,并有初步的合作意識,但也語言表達方面較少,應(yīng)加強她和同伴的溝通互動。</p><p class="ql-block"> 米奇:自我意識較強,對小朋友有一絲的戒備心理,不愿意讓小朋友動自己的玩具,但也能和小朋友進行合作拼搭,發(fā)現(xiàn)問題時能主動告老師,在收放玩具時,也是具有規(guī)則意識的小朋友,能按顏色進行分類收放,有目的的選擇紅色的速疊杯,和琪琪一起合作將玩具送回家。</p> 后續(xù)支持和建議 <p class="ql-block">1.區(qū)域活動講評時,重點表揚三位小朋友的合作搭建,尤其是最后米奇和琪琪共同收拾速疊杯時能按類收放并一起歸位,激發(fā)幼兒的合作意識。</p><p class="ql-block">2.教師需要引導(dǎo)孩子們主動尋找伙伴進行合作,并在合作中提高社交水平,建構(gòu)游戲是促進幼兒間合作行為的重要途徑。</p><p class="ql-block">3.鼓勵幼兒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增進互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