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古剎,山西永濟普救寺,天下聞名。他的名氣,蜚聲海外,不是因為其古老的歷史和雄偉的建筑,也不是因其靈驗顯赫 ,招棶四方香客,他的與眾不同的地方是, 他是一座可以談戀愛的寺廟,他是一個談情說愛的圣地,每逢七夕情人節(jié), 前來參拜的少男少女,絡(luò)繹不絕, 花團錦簇, 把一個古色古香的佛門寺廟,裝點得分外妖嬈。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救寺建于唐朝的武則天稱帝的時代(公元624-705),迄今1300 年。寺廟位于蒲州古鎮(zhèn)三公里外的峨嵋塬上, 南 北 西方向皆懸崖絕壁,寺廟只能沿著東北方向,依山而建,寺廟重重疊疊,建筑十分宏偉壯觀。</p><p class="ql-block"> 山頂上建有一個方形古塔,13 級浮屠,高40米.十分雄偉, 塔基很高,古塔也很高.遠遠望去, 直插云天,聳立在綠海滔滔之上,劍指蒼穹,成為蒲州古城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寺廟的正門口,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金鎖,金光閃耀.上面鑄了八個大字: 愿有情人終成眷屬。</p> <p class="ql-block">里面還有一座月老殿寫了一幅楹聯(lián):</p><p class="ql-block">是前世注定事 莫錯過姻緣,</p><p class="ql-block"> 愿天下有情人 都成為眷屬。</p> <p class="ql-block">原來,中國四大名劇之一的西廂記的故事, 就發(fā)生在普救寺的寺院里, 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甚至中國四大文學作品,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里, 也把西廂記作為情感描寫的主線條, 有著燴聲燴色的描繪。 </p><p class="ql-block">青春少男少女, 紅樓夢中的男女主人公,賈寶玉和林黛玉 就躲在大觀園,偷看著西廂記里火辣辣的 自由戀愛的情節(jié), 讓人耳熱心跳。</p> <p class="ql-block">西廂記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詩人元稹的傳奇小說“ 鶯鶯傳” , 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盛唐著名的詩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的盛唐世代,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時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國力強盛,人民幸福, 文化繁榮,唐詩天下無敵。全世界都視為天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談起自由戀愛,也是有聲有色, </p><p class="ql-block">上至唐明皇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huán)的堅貞愛情, 晚唐的大詩人白居易筆下的長詩“長恨歌”, 大歌大頌,膾灸人口, 成為愛情絕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至平民百姓, 張生和崔鶯鶯 蕩氣回腸的自由戀愛的故事西廂記, 留芳千古,代代傳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國家偉大,政通人和,什么好事都攤在大唐盛世,唐朝以后的一千多年的朝朝代代,封建禮制, 沉重如山, 兒女婚姻,父母包辦, 不許諱命, 否則就是不孝,折散了多少真心相愛的情侶,造成了多少人間悲劇。 著名南宋大詩人陸游的詞作“ 釵頭鳳,” 就生動地描繪了這一個悲劇,茲摘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釵頭鳳 陸游</p><p class="ql-block">紅酥手 黃藤酒,滿園春色宮墻柳,東風惡 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 錯 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如舊 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p><p class="ql-block">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 莫 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愛情圣地普救寺,雄偉壯麗,天下聞名。</p> <p class="ql-block">西廂記的愛情是幸福的愛情,.張生 和崔鶯鶯一見鐘情,訂下終身,遭遇百般曲折,感謝紅娘牽線,終于百年好合,成為封建專制社會,追求婚姻自由的樣板,其現(xiàn)實意義是不可估量的。</p> <p class="ql-block">西廂記的故事就真實地發(fā)生在這所寺廟的一所院落里,這個美麗 幽靜的小院稱為 </p><p class="ql-block">“梨花別院” ,一幅楹聯(lián)概括了他的全部涵義。</p> <p class="ql-block">柳樹池頭淡淡風,</p><p class="ql-block">梨花院落溶溶月。</p> <p class="ql-block">院落很小,樸素無華,卻是所有的來訪者,必到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過玄關(guān)以后,一座小院,中間一個大缸</p><p class="ql-block">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正面的大房住的是 已故的崔相國的老夫人,崔鶯鶯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東廂房住的是老夫人的小兒子,崔鶯鶯的弟弟 。</p><p class="ql-block">西廂房里住的是相府千金 美人崔鶯鶯和她的伶瓏乖巧的丫環(huán) 紅娘。</p><p class="ql-block"> 自由戀愛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西廂房里面,所以劇本名為西廂記。</p> <p class="ql-block">離開梨花院落不遠的辟靜小院里,住著赴.京應(yīng)試的帥氣書生張生和他的書僮 。</p> <p class="ql-block">二人一見鐘情,紅娘穿針引線,紅娘捎來鶯鶯小姐的情書一戔,里面寫道:</p><p class="ql-block">“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隔墻花影動,</p><p class="ql-block">疑是玉人來?!?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人發(fā)了信息,翩翩少年 色膽包天,竟然溶溶月色下,爬墻滾下來 ,墻邊上的一棵杏樹,就是翻墻的扶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廂記的愛情故事達到了巔峰, 在嚴酷的封建社會教律下 ,儒家的白面書生竟然月夜逾墻,與相府的千金小姐約會,私定終身 ,這一個叛逆的尺度夠大了 。 </p><p class="ql-block">元朝的 作者王實甫敢于描繪出來,并寫成劇本,千年演繹,千年歌頌, 獲得了絕大多數(shù)渴望自由的人們的支持, 當然也有一小撮人,視之為淫書, 橫加封禁。 才有后來曹雪芹筆下紅樓夢里 寶玉 黛玉偷看西廂記的情節(ji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義的行為是不可阻擋的, 在今天的社會里,婚姻自由,外人無權(quán)干涉,巳經(jīng)習以為常, 那是經(jīng)過了多少有識之士的抗爭和博斗,才取得的成就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片中的古杏樹,就是張生攀爬高墻的助梯。 一座矮矮的院墻就是千年封建專制 不可逾越的高墻。</p> <p class="ql-block">西廂院里 一組蠟像生動地描繪了崔鶯鶯和張生,自由戀愛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張生彈奏“鳳求凰” ,鶯鶯春心在蕩漾,</p><p class="ql-block">琴瑟交合百年好, 千古絕唱代代傳。</p> <p class="ql-block">穿針引線是“丫鬟“,從此媒人稱紅娘。</p> <p class="ql-block">老夫人嚴訓小丫環(huán) 紅娘, 京劇“ 拷紅” 的場景,現(xiàn)場展現(xiàn)。</p> <p class="ql-block">婚姻自由.阻礙多端, 多次毀約,曲折艱難。 蠟像顯示了“悔婚”的場景,。也是京劇西廂記老生的著名唱段。 </p> <p class="ql-block">彩燈高照紅燭掛, 西廂側(cè)房喜氣傳 ,</p><p class="ql-block">有情人終成眷屬, 自由戀愛譜新篇 。</p> <p class="ql-block">寺院的游覽不是輕松活,攀登是艱難的。</p><p class="ql-block">寺面三面臨淵, 正門在東北方向,山路狹窄陡峭, 104 級階梯,又高又陡又窄 , 每一步都要付出艱辛,不是輕而易舉地就可以攀登的。 尤其是對于我這個奔八年齡,雙膝有傷痛的耄耋老人, 難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jù)說是寺院是有意地這樣設(shè)計的。</p><p class="ql-block">拜佛是需要誠心的,心不誠 則不靈,必須讓你吃一點苦頭.以表示你的誠心 。</p><p class="ql-block">從愛情的角度去理解, 愛情也需要一番考驗,不經(jīng)一番寒霜苦,那得梅花撲鼻香! </p><p class="ql-block">104 個臺階,表示104 次考驗,如果這點考驗都不能承受,那么就別談戀愛了。</p> <p class="ql-block">有庭院廻廊環(huán)繞古塔,古塔四周遍栽山楂果樹.秋果累累,鮮花蔟擁,烘托出幸福和甜蜜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祈愿的人們,手上合十,步行環(huán)塔一周,心中默默念起, “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p class="ql-block">環(huán)廊彩旗招展,富麗堂皇.環(huán)繞著崔鶯鶯塔,一派詳和 喜慶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環(huán)廊一周的墻壁上,張掛了各朝各代的的兩廂記版本和重要的評論.你可以仃下來,細細的流覽,大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山楂樹果實累累,托起了巨塔, 沒入云中。</p> <p class="ql-block">新鮮的山楂,甜中有苦,酸中帶澀, 仿佛和愛情的味道是一樣,甜 , 酸,苦,澀,辣, 五味俱全。</p> <p class="ql-block">來一趟普救寺,也應(yīng)該看著寺廟的陳設(shè)和廟里的菩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彌勒佛殿,荘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的大雄寶殿門檻很高, 謝絕游客入內(nèi)參觀,也不許拍照,門口有小彌陀看守。 決不能讓小和尚也 花了心, 總歸還是要給和尚們伺佛念經(jīng),留一個圣潔清靜之地吧 。</p> <p class="ql-block">佛門深似海,玄機意頗深,一步跨過去,</p><p class="ql-block">里外兩乾坤。</p> <p class="ql-block">鐘聲佛號 半天風雨灑松梢 ,</p><p class="ql-block">法鼓金鐸 二月春雷響殿角。</p><p class="ql-block">禪意深刻,非凡夫俗子 能夠參透 。</p> <p class="ql-block">十王殿,供奉的是十大閻王,陰森可怖。</p><p class="ql-block">為人莫做虧心事,否則是要下地獄的。</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佛塔,原名舍利塔,塔下供奉了普救寺創(chuàng)始活佛的舍利子。 現(xiàn)在己改名為鶯鶯塔 。紀念這位相府小姐崔鶯鶯,沖破封建制度的重重迷網(wǎng), 奔向自由戀愛,自由婚姻的勇敢的行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鶯鶯塔是一座中國名塔, 傳奇的愛情故事,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優(yōu)美的建筑造型,他還擁有特殊的回音功能,蘊含深奧的科學原理,與北京天壇回音壁等古跡,并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鶯鶯塔的回音現(xiàn)象,引起了中國科學家的注意,并進行了許多細致的研究,以揭示出來產(chǎn)生回音的科學原理。 </p><p class="ql-block">下面列舉了部分科學家研究結(jié)果的報告和論文,說明了鶯鶯塔的回聲功決不是空穴來風,是古代的建筑師設(shè)計的結(jié)構(gòu)和材料性質(zhì)決定的,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師的精湛技術(shù)。 </p> <p class="ql-block">上到了寺廟的頂點,是寺院的出口處,發(fā)現(xiàn)了 一條盤山公里.彎彎繞繞,盤山而下, 可以直接到達普救寺面前的廣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充裕的時間,你沿著寺院的紅墻,慢慢蹓達,一邊休息,一邊拍照,一路上,風景旖旎,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秋風陣陣,層林盡染。</p> <p class="ql-block">墻內(nèi)風光墻外看!</p> <p class="ql-block">鶯鶯塔下,成了秋收的曬場,黍米和谷子,金燦燦的一片,秋收的喜悅,好不愛人 !</p> <p class="ql-block">秋色無限好, 喜入佛教門 , 溶溶西廂夢</p><p class="ql-block">,裊裊崔鶯鶯。</p> <p class="ql-block">普救寺之旅,到此結(jié)束了 ,依然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全文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