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圖文:YBL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h1><h1> 1987年老年剛過,我由東溝小學調(diào)回花石崖中學任教,結(jié)束了我半年小學教師的經(jīng)歷。這次調(diào)動,絕非偶然,是因為中學的王明芳老師調(diào)到縣教研室工作,中學缺編語文老師;但亦非理所當然,因為和我同時分在農(nóng)村小學任教的還有我的同學謝清玲,二選一,概率均等,學校選擇了我,倍感榮幸。</h1><h1> 花石崖中學坐落在花石崖村東,學校在通往萬鎮(zhèn)的公路旁依山而建,南北朝向,呈三節(jié)臺階形。下院、中院呈曲尺型,各左側(cè)三孔石窯,正面各11孔石窯洞一線排開,中間一孔窯洞敞口,窯掌做成臺階,成為上下通道。上院受地形所限,僅有6孔窯洞。下院窯頂上坐落著18間磚木結(jié)構(gòu)房,為6個教室,中院右側(cè)有東西朝向的12間磚木結(jié)構(gòu)房,做為兩個教室。這就是學校的全部建筑。八十年代的陜北農(nóng)村,麻紙糊窗,煤油點燈,條件簡陋,設(shè)施落后。但不管咋說,鄉(xiāng)鎮(zhèn)中學和偏僻的鄉(xiāng)村小學相比,無論交通通訊還是其他方面都優(yōu)越了許多。</h1> <h1> 再次回到母校,我便成了教師。記著畢業(yè)分配時是“事與愿違”,此番調(diào)回卻是盼如所愿,內(nèi)心充滿格外喜悅和自豪。于是暗下決心,一定要為培育我的母校盡心竭力,增光添彩。</h1><h1> 剛回中學,接手的是初二(2)班的語文兼初二(1.2)班生物。盡管要備寫兩個教案,但比起東溝小學三個年級全科復(fù)式教學的“大雜燴”,單純了許多,省事了不少?;氐酱蠹w,首先感到自豪的是有了集體灶。盡管那時生活條件特別艱苦,吃食簡單,午餐不過洋芋熬酸白菜、米飯、饅頭;晚飯基本為素臊子面條。但對我不會做飯、廚藝極差的人而言,那簡直是優(yōu)越無比。一來免去做飯苦惱,二來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于是我有了大把的時間用于這兩門學科的教學準備。八十年代的教師,手頭除了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再無任何參考資料,備課靠得是對教材的挖掘和對教參的領(lǐng)悟,磨得是硬功。為了把課備得更充分,我時不時地到校長室、同事辦公室,去翻閱那非常奇缺的《人民教育》、《陜西教育》、《中國教育報》和能我所用的各種書籍資料,使我的備課有了比較豐富的參考素材。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是考驗教師的一大命題。八十年代,農(nóng)村學校的教研基乎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內(nèi)容,教師專業(yè)成長靠得是單打獨斗的自悟,靠得是上進的精神和不甘平庸的態(tài)度。學校常規(guī)的聽評課活動,盡管沒有明確的次數(shù)要求,也無量化考核一說,但在我看來仍然是學本事、長見識、開眼界的絕好機會。因此,我把聽同頭老師的課,其他年級的課,甚至跨學科的課,作為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最好方式。不斷地借鑒使我學到了很多:課堂的組織、導入的技巧、板書的設(shè)計、幽默的效果、提問的方式、課堂小結(jié)的作用等等。不斷的嘗試,大膽地實踐,使我的課堂漸漸活了起來,學生感到有趣喜歡。</h1><h1> 針對當時學生手頭學習材料少、寫作難(除課本之外再無任何讀物)的現(xiàn)狀,我思考很長時間,終于明白:學生作文猶如“擠牙膏”,是因肚肚里沒詞匯,正如常言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于是決定將自己多年的學習積累,按照描寫四季、描寫人物、描寫動植物以及常用的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等自編材料,在鋼板上一筆一畫刻下來,用手推油印機印發(fā)給學生去讀、去背、去用,豐富學生的語匯和積累,深受學生喜歡。此法直到后來才知道為“知識的拓展”,所編材料也相當于現(xiàn)在的校本教材。</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87年下學期,學校新招(秋季招生)初一兩個班,決定讓我新接手初一(1)班班主任,初一(1、2)班的語文。任教學科少了一門,但班務(wù)工作很纏手。初一新生來自本鄉(xiāng)各個村落,學習基礎(chǔ)、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千差萬別。要融入一個新的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是需要狠下功夫馴化的。于是上課、午晚自習、課間,我會經(jīng)常融入學生中間,跟著并盯著他們的言談舉止,指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教給他們自學的方法。記得班上的李軍軍同學,每天午自習期間常常跑廁所,幾次以后,我覺得很不正常,我猜想他是不是到廁所里抽煙。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有一天,我悄悄跟在廁所外等候。過了一會,李軍軍同學從廁所走出來,看到我神色慌張。我問:“軍軍,你是不是肚子不舒服,每到自習時間就要跑廁所!”“沒有,就是想小便”軍軍滿臉通紅對我說?!安粫?,你兜里裝得什么?能不能給我看看?”,軍軍膽怯地走到我面前,我伸手掏了他的衣兜,結(jié)果掏出半盒“陳鶴”香煙和一盒火柴。我當即沒收了香煙和火柴,把軍軍帶到辦公室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自此以后,李軍軍徹底改掉惡習,遵規(guī)守紀,勤學上進。</h1><h1> 初一學生,自律能力差,每天晚睡熄燈后,學生總是吵吵鬧鬧不睡覺,作為班主任,我要天天晚睡熄燈后巡回檢查,督促他們進入夢鄉(xiāng),才能回到辦公室,坐在煤油燈下,批改那厚厚的兩摞作業(yè)。批改完作業(yè)再開始備課。有時為了晚上能早點休息,下午飯后就放棄散步溜達,休閑娛樂,開始批改作業(yè)。89年學校通電后,縣文教局給學校配了一個大木頭箱電視機,記得信號源是從學校對面的高山頂上的天線架子上引入的。當時每天下午會議室里正播放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盡管滿屏雪花,清晰度不高,但畢竟是新生事物,大家都很好奇,大部分老師都會放下飯碗,坐到會議室里一飽眼福。有一天我也進取瞧了一下“西洋鏡”,剛?cè)雱∏?,看著很著迷,但一想到那厚厚的兩摞作業(yè),就只能違心地離開不舍的電視劇。</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88年下學期,我隨著我?guī)У冒嗉壢谓坛醵恼Z文。寒冬的一天晚上,教導處李明則主任來到我的辦公室,閑聊了一會,然后對我說“明天開始,我聽你的幾節(jié)課,你知道一下!”我略帶詫異地說:“好啊,歡迎領(lǐng)導多多指點!”第二天,李主任果然拿著聽課記錄本坐在了我們班的末排,我略帶著一點小緊張,但也很自然地上完課。課后李主任對我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也給出一些建議,說完他就走了。我滿以為李主任還會繼續(xù)聽我的課,結(jié)果第三天上課時,李主任不見了。我很是納悶:不是要連聽幾節(jié)嗎?課后猜想,說的聽幾節(jié),結(jié)果聽了一節(jié)就作罷,一定是對我的課比較放心了。晚上李主任又來到我的辦公室,閑聊幾句,直入正題:“寶林,不是馬上要放寒假了嘛,我跟張校長商量過了,今年寒假初三補習班的語文課由你來上!”聽完李主任的吩咐,我滿臉疑惑:“初三補習班不是劉老師一直帶著,他帶得不是挺好的嗎?”,李主任笑著說:“寒假補課就不勞駕劉老師了,就你來吧,你也上的不錯!”我不解地問李主任:“開玩笑的吧主任,我剛從初一帶在初二第一學期,連初中六本教材也沒完完整地教一遍,哪能給初三補習班的上呀?”(八十年代,初三畢業(yè)生為了考取小中專,不上高中,繼續(xù)補習,為的是直接考取小專,急功近利,因此各學校除應(yīng)屆初三畢業(yè)班外,另外招收幾十名復(fù)讀生編為補習班,一來能收取補習費增加學校收入,二來是能多考幾個小中專,擴大學校的知名度)一番辯論,好說歹說,李主任主意已定;“就這樣說定了,你可不要難為我跟張校長了!”我已無話可說,臨走時李主任又說:“寒假補了,說不準明年開學你就直接接手補習班語文吧!”我思索良久,原來主任的聽課是別有用心的呀。</h1><p class="ql-block"><br></p> <h1> 寒假開啟,就這樣我接手了初三補習班語文課。初三補習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58個學生,個個久經(jīng)“考場”。有補一兩年的,也有補了四五年的,據(jù)聽說還有經(jīng)過“八年抗戰(zhàn)的”;論年齡,和我不差上下,論個頭,很多學生比我挺拔。這些同學來自周邊幾個鄉(xiāng)鎮(zhèn),有的在一所學校補,有的則考一年換一個地方,幾乎周邊幾個鄉(xiāng)鎮(zhèn)中學都輪遍。對他們而言,什么樣的老師沒見過。所以給他們帶課,沒有兩把刷子,是很難讓他們服氣的。因此,瞄準考綱,搜集資料,命制習題,挖掘深度,拓展寬度成了我每日教學工作的常態(tài)。寒假二十天的補課總算結(jié)束了,據(jù)學生評價,還是比較認可,總算沒負學校領(lǐng)導的期望。 </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89年老年過后,開學報到第一天,張校長就把我叫到辦公室,正式以學校名義通知我接手初三補習班,并語重心長地給我說了好多。我這才知道,臨陣換將,事出有因,迫于無奈。于是我正式接手初三補習班班主任兼語文教學工作。那個時代,沒電腦,無網(wǎng)絡(luò),編寫資料、命制試題,鋼板刻寫,手推印刷,要比其他教師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人常說能者多勞,但往往不懂得多勞才能。一路走來,我深深地體會到:擔重促動力,多干提能力。也正是這樣的挑戰(zhàn)和考驗,促使我不斷實踐學習,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不斷提升。在我擔任初三補習班班主任的三年間,學校每年能考取十個八個小中專,大大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效益和知名度。</h1><p class="ql-block"><br></p> <h1> 天道酬勤,全身心的投入和超負荷的工作,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班級管理水平走在了學校的前列,得到了學生的好評、同事的夸贊和領(lǐng)導的認可。1990年9月被評為“神木縣初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教師”,1991年11月,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初中語文教學大賽榮獲第二名,與此同時,我也被學校先后評為“模范教師”、“模范班主任”,被花石崖黨委、政府評為“模范共產(chǎn)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同時被學校先后任命為語文教研組長、團支部書記等職。就這樣伴隨著忙碌和充實在花石崖中學度過了六年的時光。</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謝謝關(guān)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