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家長們:</p><p class="ql-block"> 您好!愛,是一場雙向奔赴,唯有雙向奔赴才有意義。愛,是彼此之間的共同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一對一傾聽,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它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從而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探索和嘗試,滿足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讓孩子更加信任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獲得安全感、信任感,發(fā)展自尊和自信。我園現(xiàn)向各位家長發(fā)出倡議,請家長充分利用空余時間參與——“走進‘心’世界,從一對一傾聽開始”活動。</p> <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教育部頒布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zhì)量評估指南》,其中提到對“師幼互動”的一條重要要求:“重視幼兒通過繪畫講述等方式,對自己經(jīng)歷過的游戲、閱讀、圖畫書、觀察等活動進行表達、表征,教師能一對一傾聽并真實記錄幼兒的想法和體驗。” 這一點也同樣適用于親子互動,我們傾聽孩子成長中的關鍵事件、孩子每天發(fā)生的有趣事件、孩子每天的快樂與煩惱……</p> “一對一傾聽”共同小技巧 <p class="ql-block"> 1.淡淡地微笑,專注的神態(tài)在傾聽的過程中,看著孩子的眼睛,以點頭或者“是、嗯、好”等對孩子進行反饋,表示你在很認真地傾聽。</p> <p class="ql-block"> 2. 盡量理解孩子話語內(nèi)容做好兩件事:聽他的表面語言,感受他的內(nèi)在語言。因為積極傾聽的作用就是讓孩子知道他說的話被人聽見了,和父母的談話可以讓他將情緒釋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這些情緒。同時再告訴孩子:你是我重視的,我在認真地聽,在意你所說的一切。如果父母這樣做了,孩子很愿意對父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心底話。</p> <p class="ql-block"> 3.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傾聽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學會專注傾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傾聽時,帶著同理心聽,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體會對方的需求和感受。積極傾聽要求父母不對孩子的話發(fā)表任何意見和判斷,既不批評也不需要贊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嘗試給出解決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孩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少說話,盡量地傾聽不做過多的反饋,只是偶爾互動,比如“哦,是嗎?”“那后來怎么樣呢?”“當時你是怎么想的呢?”“哦,原來是這樣啊!”等等,記住你所有的話,目的依然是為了引導孩子把話說完,幫助孩子把話說盡。傾聽結(jié)束后,請真誠致謝,并給孩子一個擁抱,感受彼此的溫暖。您的一個擁抱也許給予孩子的是一份支持、信任、希望。</p><p class="ql-block"> 家長朋友們,傾聽是一種姿態(tài),是一種尊重、包容、激勵的姿態(tài)。請每天用傾聽的方式走進童心世界,成就一段段您與孩子的溫馨時光。希望“一對一傾聽”能成為您家庭的常態(tài)化活動,讓您的孩子在活動中健康、幸福、快樂地成長。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參加此次活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