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問別哪得難如許?一書一頁總關情。</p><p class="ql-block"> 你無法想象當初對它們我是如此地愛不釋手,而終有一天卻要舍棄它們。</p><p class="ql-block"> 與陪伴自己多年的書籍告別,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儀式感。排遣沉淀恒久的情感,也是一樣。滿腔的情緒與留戀,只能通過我的筆端或者鍵盤一點一點的傾瀉出來。當我把這些情緒通過鍵盤這個通道合理地宣泄之后,心里似乎感到格外地舒暢與輕松。這也是給這些伴隨自己多年的書籍有一個合理的交代,并致以尊重與謝意。這既是對一系列書籍的揮別,也是對我奮斗年華的致敬。這次要告別與敘述的是,我與一系列哲學美學書籍的緣分。</p> <p class="ql-block"> 記不清是大一后期,還是大二伊始,我們三個熱血青年懷揣對知識和學問的虔敬與向往,造訪了我們當時的系主任z先生,時隔多年,當時談話的內容,大都已經忘卻,但有有一句話,始終銘記并終生踐行。先生說,在文科領域,凡欲治學,必先通曉哲學,因為任何一個時代文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必然受那個時代哲學思潮影響。反之,站在哲學的高度來觀照文學,方能居高臨下,高屋建瓴。這句話就像一粒種子,深深地植根于三個一心向學的青年心中,并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先生的一句話讓我們醍醐灌頂,為我們廓清了眼前的迷霧,明確了前行的方向。從此我不僅領略到了色彩斑斕的文學世界,同時也走進了一個更加深邃、玄奧、浩渺的哲學世界。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蔽蚁胂壬倪@句話,也就是所謂的“傳道”吧,而傳道,之所以在這三者之中,排在第一位,可見其重要性。這種理念,后來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教育觀: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開啟喚醒。它比具體的授業(yè)、解惑可能還要重要得多。真的很慶幸,在大學階段的早些時候,我們去拜訪了先生,并且深受啟迪,這也許就是機緣吧。</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在學好本專業(yè)的同時,還會抽時間到哲學系蹭課,自己也買了大量哲學方面的書籍,比如馬哲史、西哲史,中國哲學史等,在哲學的書海里徜徉遨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王夫之,等一個個偉大的名字進入了我的世界,并與我對話。繼而在文學與哲學的聯(lián)接點上,有一門學科自然而然又走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那就是美學,并很快喜歡上了它。然后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朱光潛、李澤厚、蔡儀、宗白華、王朝聞等美學大家深深吸引了我的視線。非常喜歡李澤厚的學問與文字,既有極致的理性思辨與哲學視野,又有感性地描述于世間溫度?!睹赖臍v程》橫空出世,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他的《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又以全新的視角對中國古代的思想脈絡做一個鳥瞰式的總結,突破了當時的傳統(tǒng)學風與敘述模式,給當時80、90年代的中國學界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朱先生煌煌巨著《西方美學史》,以豐富的藝術積淀,全球視野,對整個西方的美學發(fā)展做了梳理與論述,語言平易暢達。即便現(xiàn)在腦海中也常常浮現(xiàn)這樣的畫面:某個周末的下午,沐浴之后,坐在教學樓臨窗的座位上,慢慢地研讀《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拼命的吸收著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畫論,書論、樂論等各方面的知識,每到要緊處、會意處,用紅藍鉛,做上圈點勾畫;冬天,搬著椅子坐在寢室的門口,門口是一方不大的池塘,一抹暖陽照進室內,手捧葉朗先生的巜中國美學史大綱》,研讀、品味意象、意境等一系列的中國古典美學范疇、命題,盡情吮吸知識的瓊漿,有時做一些圈畫、批注。多么美好的年華與時光啊。</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那一年考研,我的總分和專業(yè)分都是帝都某名校的第一名,但是英語距離該校的實際分數(shù)線差了三分,導師決定幫我辦理破格錄取,自己也興致勃勃地在京待了一個星期,但是造化弄人,陰差陽錯,未能如愿。于是,學校同意委培,但是讓我在一周之內,或自費,或者是自己找委培單位。那是一個春天傍晚,在我任教學校東面的一個田野上,晚霞明艷,麥苗青青,菜花飄香,和風吹拂著我這桀驁不馴的頭發(fā)和焦灼的臉龐。春天,這本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而我卻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周身痛徹心肺般彌漫著一股無助感,一周時間,對于一個出身農村的我來說,沒有背景,沒有關系,無力自費,也根本無法找到理想的委培單位,希望的火苗一點點熄滅,只能眼睜睜看著機會一點點失去,乃至一周之內,急火攻心,喑啞失聲,人生最大的轉機徹底失去,痛徹心肺的失落與打擊所導致的意緒難平,在歷經幾十年生活的磨練與覺悟之后,才能漸趨釋然與緩緩療愈?,F(xiàn)在想來,理想破滅,夢斷帝都 ,這個轉折點,固然讓我失去了人生應有的高度,但是另一方面,跳出世俗功利的角度,書香為伴,帶給我的內在修為與精神氣質,還是讓我受用終生的。</p> <p class="ql-block"> 這里還要提到的是,在人生的苦悶彷徨時期,南懷瑾先生的書籍對我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巜論語別裁》《孟子旁通》,特別是先生的《金剛經說什么》《楞嚴大義今釋》,讓我打開了佛學的大門。又先后研習了《六祖壇經》《圓覺經》巜心經》等佛學經典等,對我關于儒道釋知識系統(tǒng)的建構,畫了一個完整的圓圈。后來又系統(tǒng)地研讀了克里希挪穆提的《點亮自性之光》《傾聽內心的聲音》巜生命的完整》《世界在你心中》《超越時空》《覺醒與冥想》等系列著作以及托利.哈特的巜當下的力量》《靈性的覺醒》等,打開了生命的又一個向度,精神世界更加遼闊與浩瀚了。</p> <p class="ql-block"> 功名利祿皆塵土,榮辱得失都隨風。 </p><p class="ql-block"> 而今,到了退休,塵埃落定,一切終將清零?!兜赖陆洝吩唬骸盀閷W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鼻鞍肷脕砬髮W問、知識,是加法;后半生用來修智慧、覺悟,是減法。</p><p class="ql-block"> 吐故,方能納新。告別,也是為了更好的開始。</p><p class="ql-block"> 新的詩和遠方,我又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