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念念不忘想去杭州德壽宮博物館看看,每次去南宋御銜一鼓樓一德壽宮一胡雪巖舊居這一帶,無不透著對南宋時期那股韻味,特別是胡雪巖舊居望江路對面的德壽宮卻一直大門緊閉,而墻外百米紅墻卻頻頻火爆上了熱搜,我也幾度在百米紅墻外來回蹭過熱度,很想窺探藏在宮殿里那神秘的面容,苦于未修繕完畢,達不成心愿,等到2022年11月22日才面向社會試開放,首月為試營業(yè),每天開放500人,還要提前1一3天預約參觀,可我已經(jīng)回老家麗水。</p><p class="ql-block"> 今年10月來杭州,好運來臨,喜逢杭州19屆亞運會召開,逛杭城裝扮一新的奧體中心,領略濃濃亞運新風,觀看女子個人體操全能決賽,為中國體操全能冠軍左彤助威,升國旗唱國歌。等亞運會閉幕結束,趕緊預約上德壽宮博物館參觀,了卻我拖了一年之久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德壽宮,位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路228號,原為南宋宰相秦檜的舊第,秦檜的眼光自然好,望氣者(風水先生)都稱地“有王氣”,認為有“郁蔥之符"簡單的說就是“有王氣"。1155年秦檜亡故,他兒子還想繼續(xù)住在相府之內,為朝野所不容,被趕回建康(今江蘇南京)老家。后就收歸官有,1162年,過了7年,宋高宗趙構禪讓,傳位給養(yǎng)子宋孝宗趙昚。退下后,宋高宗看中這塊地。用來自己養(yǎng)老起名“德壽宮”。今人看來,應是取了“鴻德齊天,福壽延綿”的美好寓意,養(yǎng)子宋孝宗為表孝敬,將德壽宮一再擴建,時稱“北內”或“北宮”,其四至范圍:東接吉祥巷、南至望江路、西臨中河、北靠水亭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德壽宮大殿屋頂?shù)募癸椡呒哂蟹浅?季浚螒B(tài)樣子頗多有:鴟吻、戧獸、蹲獸、套獸、瓦當、滴水、火珠……讓宮殿霸氣,威嚴,雄壯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不管到那里參觀,有個習慣,到客服中心拿宣傳冊,可當″ 向導和指南”便于和了解歷史背景,區(qū)域布局等等,來到德壽宮,在進門的宣傳資料發(fā)放架上,拿到彩繪介紹疊文,可一覽整個德壽宮祥細介紹,一路走一路看著。</p> <p class="ql-block"> 走入重華宮,領略了皇帝宮殿豪華氣勢,殿門高大而厚重,雕刻著精美的圖案,紅色木頭柱子挺立在宮殿中給人一種莊嚴又氣派的感覺,殿頂藻井天花板上裝飾,采用同心圓形,多邊形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使天花呈穹窿狀。同時,柱頂之上,屋檐之下,由斗拱和弓形的木構件在縱橫方向搭扣連接,粗細一致紅色橫木相互疊加,規(guī)則排列,承擔重檐飛脊使命,金黃色琉璃廊檐飛龍繞梁,奢華的高臺龍椅前后屏風擺設,更富麗堂皇,金光奪目,令人眼花繚亂,各種擺件如:玉器,竹器,瑪瑙,青花瓷鏤空的造型,細膩雕刻,精致華貴,洗練壁畫,文案圖片,件件都是稀世珍品,無一不展現(xiàn)著皇宮內的華美與奢靡,體現(xiàn)皇家的尊嚴和優(yōu)雅。</p><p class="ql-block"> 殿內四周墻壁嵌鑲各種造型別致紅色木框,陣列各種兩位皇帝文史資料。</p><p class="ql-block"> 眼前展現(xiàn)的是當時復原展,聽講解員介紹:“根據(jù)史籍記載與宋畫復原,明堂為德壽宮太上皇朝會、宴會的場景的復原展示"。 兩側是德壽宮的變遷歷史及其相關的人物事件畫片記載。</p> <p class="ql-block"> 德壽宮住過兩位皇帝和兩位皇后四位主人,宋高宗禪退后,就選中德壽宮,一住就是25年,每天嗨得不得,聽小曲,賭馬,辦嘉年華…大臣們羨慕他:“境趣自超世外,何須方士覓蓬瀛”。1187年,81歲的宋高宗病逝在德壽宮,兒子宋孝宗在德壽宮西側修葺了一座“慈福宮",請吳太后住了進去。 </p><p class="ql-block"> 又過了兩年,宋孝宗退位,他將原德壽宮改為“重華宮″,作為自己退位后的居所。他的退休生活與父親,截然不同,從不觀賞爸留下來的圖畫,而是終日靜坐,似乎沉浸在對成敗得失的深深僅省之中,終于抑郁成疾,紹熙五年1194年去世。</p><p class="ql-block"> 1197年吳太后去世,德壽宮中只剩下孝宗的遺孀謝太皇太后,因而又改名為壽慈宮,誰知1206年,壽慈宮失火,謝太后從北內般到南內,壽慈宮從此人去樓空。</p><p class="ql-block"> 到了宋度宗趙禥第六位皇帝(1264一1274年在位)時,德壽宮被改造成道觀,不再是皇帝的養(yǎng)老院,從此淡出了歷史…</p> <p class="ql-block"> 目前修繕的正殿明堂,沉浸式還原800多年前德壽宮大殿現(xiàn)場、“兩宮并立”的歷史情景。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小心移動腳步,靜靜觀看眼前的一切,怕自己的腳步走動聲,驚醒了800多年居住主人呢。</p> <p class="ql-block"> 這對青瓷花瓶,特別吸引人,那青柚流暢,栩栩如生,圖案明了,精致細膩,可渭工藝匠魂之嘆。</p> <p class="ql-block">大殿全景圖</p> <p class="ql-block"> 從正殿出來,下電梯參觀南宋歷史文化陣列廳,它集合了從南宋發(fā)展歷史,經(jīng)濟文化成就,科學技術與對外貿(mào)易,文化交流留下的足跡展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觀看遺址展廳,它是重華宮正殿遺址本體及德壽宮遺址考古成果展區(qū)面積1150平方米,展示800多年前的真實遺址。</p> <p class="ql-block"> 從地下遺址出來,沿著臺階上去,就是西側后院,走進宋韻長廊,便看到后院慈福宮。</p> <p class="ql-block"> 好大的一個宅院,驚目。</p> <p class="ql-block"> 這慈福宮,是個工字殿,是國內唯一一個原址復建的工字殿,而且完全恢復了遺址的老宮殿中軸線,甚至在原址做到了同位置柱子的上下空間延伸,充分體現(xiàn)了建筑者的匠心能量和智慧才干。殿上的瓦片,椽子,梁,斗拱,柱,窗皆為銅制。</p> <p class="ql-block"> 見到兩宮女主人的住宅,看看兩宮女主人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 吳氏十四歲入宮,后侍奉趙構,趙構登基后封吳氏為義郡夫人,又累進封為才人、婉儀、貴妃。紹興十三年(1143年)被冊立為皇后。83歲去世,謚曰憲圣慈烈皇后,祔葬于永思陵。吳后一生,經(jīng)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長達五十五年,是中國歷史上在后位最長的皇后之一。</p><p class="ql-block"> 謝皇后叫謝蘇芳,原是吳皇后身邊的一位侍女,她姿色出眾又為人善良,吳皇后認為她身上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于是將她賞賜給了宋孝宗。輔佐孝宗實現(xiàn)南宋的“鐵腕皇后”把宋光宗趙惇拉下皇帝位子,讓其孫子宋寧宗趙擴即位,她晚年生活雖然有兒孫相伴,但是自從夫君去世后,她心中十分寂寞。1207年,在度過失去夫君的第十三個年頭中的五月辛卯終于解脫,也追隨其亡夫而去,享年75歲。</p> <p class="ql-block"> 正前方一幅長卷的冷彩銅壁畫《千里江山圖》興致勃勃的我,三步并做二步,也不怕天空飄著的雨,用手撫摸著畫上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崗巒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還有村民趕集的場景,畫面動靜感極強,讓人驚喜贊嘆,</p><p class="ql-block"> 北宋王希孟創(chuàng)作的絹本設色圖?,F(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雨后霽天,浸濕的花崗巖把天空倒映在地上,更顯得宅院的寬敝,原先寂靜院子便有勃勃生氣。</p> <p class="ql-block"> 女兒家有一套哈佛中國史,剛好學習,公正辯識,八百年前的南宋皇帝歷史答案,很長見識,收獲頗豐!</p><p class="ql-block"> 打開扉頁,原來是一名德國迪特.庫恩著名漢學家所著,世界著名漢學家卜正民傾10年之功主編,堪稱中國史的黃金標準。</p> <p class="ql-block"> 南宋1127年一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恥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權,與北宋合稱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三年。</p><p class="ql-block"> 宋高宗趙構,南宋開國皇帝,宋微宗趙佶第九子,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欽宗趙桓之弟。</p><p class="ql-block"> 宋高宗統(tǒng)治南宋達35年,在1127年繼位,此期間試圖重建國家領土,雪洗靖康之辱,但在金軍猛烈攻迫壓力下,下令從長江北岸的楊州撤離到長江南岸,當時于千鈞一發(fā)際登上等候他的小舟,得以逃生,同年(1129年)2月達到南方杭州。金軍騎兵只差幾分鐘就把他抓獲。1130年,金朝皇帝的侄子完顏宗弼率領下往東向杭州過發(fā),迫使宋高宗漂迫在海上,經(jīng)歷征戰(zhàn),金軍認識到宋朝在南方的領王難以征服,1132年起南宋和金之間開始了非正式的和談,得到的是歸還徽宗及其皇后靈柩,高宗的生母返回到兒子身邊,要求宋廷的主和派必須除掉岳飛,(岳飛之死趙構和秦檜密謀)并手1141年12月25日簽訂和約,條款對宋來說無疑是嚴苛和屈辱的代價,但確保兩國20年的和平。</p><p class="ql-block"> 宋高宗趙構在牢牢把控朝政之時,在他56歲時,為何會主動禪讓退位,這逆天舉動確實有點不尋常,在他提出退位的前一年,即紹興三十一年,金朝皇帝完顏亮單方面撕毀合約發(fā)兵攻打南宋,給宋高宗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傷,這無疑是對高宗的威信和議政策的一次無情諷刺和沉重打擊,朝中主張北伐的呼聲日益高漲,政權國策無法維持,思前想后,最終選擇禪讓這一招。</p> <p class="ql-block"> 宋高宗趙構于1162年7月24白退位,嗣子趙昚推上皇位,初名伯琮,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一直被宋高宗趙構肓于宮中,紹興三十年(1160年)被立為皇子,紹興三十二平(1162年)被立為皇太子,35歲登上皇位,趙昚為人謹慎,認真,力圖實現(xiàn)收復中原的夢想,嚴密地監(jiān)督朝廷和中央政府的運轉,確保維護朝延高官之間的權力平衡。對外采取積極對金作戰(zhàn)的方式,廢除秦檜的主合派政策,為軍事英雄岳飛及其家族平冤昭雪,這和高宗時期是完全另一個極端。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孝宗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他在位的時期也被評為南宋的黃金時期。</p><p class="ql-block"> 宋孝宗同時也孝子,之所以能繼承大統(tǒng),完全出于高宗的賜予,只要高宗存在,孝宗就始終有一種心里壓力,無法擺脫高宗的影響甚至制約。在孝宗27年皇帝生涯中只有極短的時間里獨立行使皇權,高宗奢侈生活揮霍,孝宗自身極為節(jié)儉,但高宗全然不顧,孝宗不得不滿足,用人制度撤免加封也是這樣橫加干涉,都讓孝宗無能為力,而在此已近暮年的孝宗難以再有所作為,加上精神病患的折磨,在統(tǒng)治了27年后于1189年2月18日退位。禪讓于皇太子宋光宗趙惇,然而趙惇不孝,導致趙昚郁郁成疾,于1194年罵崩,享年六十八歲。</p> <p class="ql-block"> 當我走過最后一道紅墻,已經(jīng)告訴,從800年前寂靜宮殿又回到繁華熱鬧,有人間煙火味的現(xiàn)實,一墻之隔的百米紅墻外面,那傍晚時分美貌的姑娘和小伙子在不停拍特寫,也有外地慕名游客在此留影紀念。我的思緒也緩緩收起,沿著紅墻外的居民區(qū),穿過街道的西邊中河溪流,看著一汪碧水靜靜流淌,一眼千年,仿佛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華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