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黨的哺育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9年10月,轉業(yè)地方后,隨即到分配單位工程處報到,我被安排工程處秘書科科長,還兼黨支部委員。在這兒工作近3年,工程處主業(yè)就是修馬路,是全供事業(yè)單位。我們秘書科工作就是負責后勤、文秘、食堂、托兒所等,實際等于行政部。到1983年上半年,地方也提倡干部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我沒文憑不懂生產(chǎn)專業(yè),雖被報市委組織部為后備干部,但提拔渺茫,恰好這一年市委黨校招收一期中青干部培訓班,我隨即投入備考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離開學校多年了,現(xiàn)在拾起來,困難重重。我如饑似渴買來復習大綱,有語文、數(shù)學、地理、歷史、政治、化學、物理等科目,政治史地我不怕,化學那些元素符號根本記不住,物理的牛頓定律也未涉足,我在艷芳輔導下,在水泥地反復寫,牛頓定律在紙上默記,中文類題目如政治、地理、歷史等,就讓艷芳一問一答......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我同期參加鄭大函授中文系、市委黨校大專班兩個學校考試,均被錄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5年7月第一屆黨校大專班畢業(yè)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月初,我拿到錄取通知書跨入黨校大門。校長由市委書記孟祥錫兼任,書記梁漢亭、副校長段高泉。黨校開設黨建、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現(xiàn)代漢語、形式邏輯等課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5年畢業(yè)20年后同學相約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兩年是脫產(chǎn)學習,實行封閉式管理。星期一入校門,存放自行車,星期六下午放學后才能騎車離校。我們這批學員,是經(jīng)組織層層篩選推薦,又經(jīng)過嚴格的考試擇優(yōu)錄取的。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由于“文革”的影響,加之隨后從軍,我的文化水平實際是初中二年級水平。我記得黨校教哲學的是楊克寬、杜保琴、夏明老師,政治經(jīng)濟學是于金祥、段何敏老師,形式邏輯張本一副校長兼,現(xiàn)代漢語李新民、曹文江老師,黨史是王希安老師。這些老師不少是“文革”前大學生,還是挺棒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校期間,我們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理論水平有了一個飛躍,懂得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唯物主義辯證法,理解哲學的基本要素、發(fā)展變化的事物、一分為二的認識論。進一步了解了矛盾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對這門抽象的哲學,從感性到理性有了本質的了解,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雄厚基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男同學相聚柏尖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兩年里,黨校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辦學方針,經(jīng)常組織學員深入企業(yè)、農(nóng)村、學校走訪考察。我們在安鋼的高爐旁,看工人師傅用锨往爐里加煤,那飛濺的火花,噴射到厚厚防護服上,映照著那紅黑的臉膛。在煙廠,詳細察看紅旗渠名牌香煙的生產(chǎn)流程,好的經(jīng)濟效益里凝結著多少人的心血。我們走進火柴廠禮堂,傾聽廠長講述企業(yè)改革的經(jīng)驗。通過一系列活動,切實提高了我們中青干部的管理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期中期末考試黨校組織嚴密。記得復習考試時我喜歡和好友于養(yǎng)林到學校小樹林背記。經(jīng)過兩年刻苦努力,我們順利完成學業(yè),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圓滿畢業(yè)。我們這一期兩個班,總共104人。我在二班,班主任是孫志國,一班班主任是王明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5年9月畢業(yè)后,我們這批學員或遲或早都分配到領導崗位,成為有用之才。還有幾個進步快的,升任副市級,其余大都任局、科級領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女同學在李林安北小莊院內(nèi)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同屋二載的3位好友在一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