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37年“7.7事變,中國全面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在日軍以“三個月滅亡中國”為目標的瘋狂進攻下,中國很快喪失了所有沿海通道,由昆明經(jīng)滇西至緬甸仰光的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對外聯(lián)絡,進出口貿(mào)易,軍事物資補給的唯一生命線。</p><p class="ql-block">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后,迅速席卷東南亞,進攻緬甸。中國遠征軍入緬保衛(wèi)滇緬通道,但戰(zhàn)事不利,日軍于1942年5月切斷滇緬公路,攻入滇西,騰沖淪陷。</p> <p class="ql-block">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陣營開始反攻。中國集結整訓了20萬遠征軍,從43年8月開始,從印度和滇西兩路對進,以重新打通抗戰(zhàn)生命線。</p> <p class="ql-block"> 日軍當然明白滇緬公路的戰(zhàn)略意義,占領滇西3年中,日軍以松山,龍陵,騰沖為支撐點,建立了完備的防御體系。中國遠征軍經(jīng)過松山龍陵騰沖三場血戰(zhàn),在美軍空軍高強度轟炸支持下,奪取了這三處要地。騰沖這座西南名城打成廢墟,史稱“焦土騰沖”。</p><p class="ql-block"> 44年9月14日,騰沖最后一聲槍聲后,日軍在滇西喪失了最后的支撐點。到44年底,滇緬公路恢復通車。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第一次將侵略者逐出國境,騰沖成為抗戰(zhàn)以來第一座光復的縣城。滇西抗戰(zhàn)全面勝利。</p> <p class="ql-block"> 勝利的代價是犧牲,而且犧牲極其慘烈:20萬遠征軍傷亡6.7萬,僅在騰沖就犧牲了包括兩位少將在內(nèi)9186名軍人。滇西抗戰(zhàn)群雕的背景墻上三千頂烈士鋼盔無聲的呼喚后人:我們拼過了!</p> <p class="ql-block"> 滇西反攻時,抗戰(zhàn)已經(jīng)進行7年,中國的兵源已幾乎枯竭,這座遠征軍小兵雕塑的原型是美軍記者的照片,當時只有13歲,已經(jīng)有兩年軍齡?!暗責o分南北,人無分老少”,后人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沉重嗎?</p> <p class="ql-block"> 騰沖最后一聲槍聲沉寂的同時,騰沖人民就決定為紀念滇西抗戰(zhàn),緬懷先烈,在騰沖建立忠烈柌。1945.7.7,抗戰(zhàn)8周年紀念日,騰沖陣亡將士墓園建成,取名“國殤墓園”。墓園由墓,塔,園,忠烈柌組成,是中國第一座抗戰(zhàn)烈士紀念地。于右任手書“天地正氣”碑,蔣介石手書“碧血千秋”“忠烈柌”“河岳英靈”,何應欽撰挽聯(lián)“氣壯山河成仁取義,光照日月生榮死哀”。紀念塔由光復騰沖的20集團軍總司令題碑名。紀念塔周圍以師為單位埋葬3168個烈士骨灰罐,其余6千余烈士已尸骨無存。忠烈柌內(nèi)刻錄了9186位在收復騰沖戰(zhàn)斗中犧牲的烈士名錄。</p> <p class="ql-block"> 騰沖日本占領軍聯(lián)隊長和兩名副隊長的尸體被捆成跪狀下葬,墓名“倭?!?,以永遠向烈士謝罪。</p> <p class="ql-block"> 在很長時間內(nèi),國殤園無人問津,無人祭奠。在動亂年代,紀念塔被推倒,烈士碑被扒平,墓園成了鬼園。那場關乎國運興衰存亡的血戰(zhàn),那段犧牲慘烈的勝利,那群舍生取義的民族英雄,其中包括犧牲在騰沖的美軍顧問美軍空軍聯(lián)絡員炮兵指揮員,似乎從沒有在歷史中存在過。折戟沉沙……</p><p class="ql-block"> 然而,鐵未銷!</p><p class="ql-block"> 時光流逝到1968年,中國發(fā)生了一件影響到每一個中國家庭的大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有一個叫鄧賢的成都青年來到西雙版納,在西雙版納的7年中,他接觸了許多或因傷或復員或失散在這里的遠征軍老兵,這些老兵向他敘述了那段歷史。震撼,感動,悲傷,憤怒。從此,舊的鄧賢死了,發(fā)掘,保護,傳揚,伸張成了他的人生目標。</p><p class="ql-block"> 1990年,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中國的第一部描寫遠征軍歷史的紀實文學“大國之魂”出版,效果已不是“震撼”二字可形容,“洛陽紙貴”,影響范圍快速超出國境,美國的遠征軍和飛虎隊老兵讀后淚流不止。鄧賢后來還寫了許多作品,但是人們記住的只是“大國之魂”,出道即巔峰!</p><p class="ql-block"> 中國及世界掀起了“遠征軍熱”,國內(nèi)出現(xiàn)了許多抗戰(zhàn)老兵保護組織和正面戰(zhàn)場抗戰(zhàn)歷史研究組織和民間博物館,臺灣抗戰(zhàn)老兵紛紛來大陸緬懷抗日戰(zhàn)場,包括前“國防部長”郝柏村。美國援華老兵來中國尋訪舊戰(zhàn)場,還會見了當年救援過美軍轟炸東京飛行員的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這場還原歷史真相的風暴,一段遲到的正義,推動和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走向。1996年騰沖國殤墓園授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衡陽,芷江,四行倉庫等抗戰(zhàn)遺址都得到保護。</p> <p class="ql-block"> 騰沖國殤墓園周圍建立了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和遠征軍烈士名錄墻,墓園所有毀損部份按歷史原貌修復。</p> <p class="ql-block"> 在紀念館迎門,立著一扇屏風,屏風造型是當年遠征軍的主力火炮-美式M-1型75毫米榴彈炮擋板。“銘記歷史”,銘記世界反法西斯陣營,銘記抗戰(zhàn)中戰(zhàn)績最輝煌的遠征軍,銘記為中華民族存亡英勇獻身的遠征軍將士。早應如此,理應如此,按周恩來1949.9.30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題寫的碑文對人民英雄的定義:“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nèi)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后人應該永遠銘記和感謝遠征軍英雄為民族獨立而做出的奉獻。</p> <p class="ql-block"> 騰沖的銀杏葉正黃,一片片恰似招魂的紙錢,微風拂過的沙沙聲,似乎在呼喚“魂兮歸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