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重陽老人院,有這樣一個老太太:腰板筆直,走路帶風(fēng),嗓門洪亮,笑聲很有穿透力,頗有王熙鳳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氣勢。走近了看,不胖不瘦的臉,皮膚白皙,沒有多少皺紋,看上去最多70來歲吧。她就是我今年已滿87歲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 1936年陰歷8月初五,媽媽出生在桃江縣武潭鎮(zhèn)湯家塅村一個農(nóng)戶家庭,家境中等,應(yīng)該是餓不到肚子。媽媽排行老二,上有一兄下有一弟一妹。媽媽只斷斷續(xù)續(xù)讀了3年書,湊了個小學(xué)畢業(yè),成績很是優(yōu)異。</p> <p class="ql-block"> 沒能繼續(xù)讀書,不是家里送不起,是外公不肯送。每每我問起這一段歷史,媽媽都耿耿于懷。外公有重男輕女老思想,女孩是別人家的,自然不用多讀書;加上媽媽的哥哥從武昌革命大學(xué)(媽媽憑記憶口述,經(jīng)查可能是湖北人民革命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不久就因病早逝,外公便認(rèn)為家里沒有出讀書人的命。媽媽后面一年半讀書都是瞞著家里從鄉(xiāng)上領(lǐng)了哥哥的撫恤金偷著去讀的,可見從小就是膽大不信命的主。</p> <p class="ql-block"> 媽媽成了家里長女,做家務(wù)帶弟妹,十分能干。后來與爸爸定了親,曾經(jīng)有機(jī)會到漢口的工廠工作,被爺爺奶奶知道了,著急忙慌就將媽媽娶進(jìn)門,20歲時哥哥就出生了,媽媽的人生從此定型。</p> <p class="ql-block"> 爸爸是獨(dú)子,中學(xué)老師,不會干農(nóng)活,也不太管家里事。我們家屬于當(dāng)時很弱勢的半邊戶,媽媽被逼把自己當(dāng)男勞力使,撐起一家的門楣,她因此也成了遠(yuǎn)近聞名的要強(qiáng)潑辣能干女人。</p> <p class="ql-block"> 大集體時代,媽媽每天早出晚歸,還是沒辦法掙到男勞力的十個工分,年底隊上結(jié)算,總會沒有過年的糧食。為了讓四個孩子吃飽飯,媽媽農(nóng)閑時經(jīng)常找各種零活干,生我的當(dāng)天還在糧店包了一天的面條,回家火急火燎地洗完澡洗完頭發(fā),我就呱呱墜地了。</p> <p class="ql-block"> 后來包產(chǎn)到戶了,我們家缺勞動力的劣勢更加明顯。幾畝地要耕種,除了請人犁田和踩打稻機(jī),其他全靠媽媽:播種、扯秧苗、插田、管水、打農(nóng)藥、割禾、曬谷、打米。那時候媽媽衣服上的汗?jié)n全是黃的,根本洗不干凈,不知道是不是跟曬多了太陽喝少了水有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種田還只是媽媽從早忙到晚的一類活。家里還有大片的菜園需要打理,全家吃的蔬菜以及當(dāng)主食吃的紅薯都來自菜園。記得小時候,媽媽在山坡上挖紅薯,我經(jīng)常跟在后面將紅薯撿到框里,媽媽再挑回家放進(jìn)地窖,景象仿佛還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家里沒男勞力被人欺負(fù)是常有的事。有次媽媽因一塊新開的菜地和堂叔起了爭執(zhí),堂叔扛起鋤頭就要把媽媽辛苦壘起來的菜地毀掉,媽媽毫不示弱,在下面左奔右跑護(hù)著。我怕媽媽受傷,急得哭起來,還被二姐吼了一聲。</p> <p class="ql-block"> 砍柴也是個辛苦活,不僅砍下來的柴要挑回家很沉很費(fèi)勁,在山里還容易摔跤、被蛇咬、被蜂蜇、被尖樹樁鋒利茅草劃傷。直到50歲時媽媽還上山砍柴。我家的山離家有點(diǎn)距離,在一個比較深的坳里,里面沒有一戶人家。我讀小學(xué)的一個夏夜,獨(dú)自一人在家,月亮都升起老高了,還不見砍柴的媽媽回家。我順著山間小路去接媽媽,越走越害怕,走到有一堆墳頭的地方更是雞皮疙瘩長滿一身,幸虧這時聽見了挑著一擔(dān)柴的媽媽的聲音,那一晚的月光自此深深印在了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 媽媽右手食指因病沒得到治療而彎曲變形,可這并沒有影響她做手工。她無師自通學(xué)會了踩縫紉機(jī),我們穿的衣服都是她請人裁剪后回來自己縫的。她做布鞋的手藝了得,大多數(shù)夜晚都在納鞋底,一支鉆子習(xí)慣性地在頭上刮一下,再鉆進(jìn)厚厚的鞋底,一根粗針帶著棉線穿過鉆子鉆出的洞,幾個晚上鞋底就納好了。</p> <p class="ql-block"> 那是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精明的媽媽和供銷社、糧店、醫(yī)院的女職工都處成了朋友。我家屋前有個很大的坪,每到夏季,這些阿姨常來我家乘涼喝擂茶聊天。干了一天農(nóng)活的媽媽即使再累也會春風(fēng)滿面地招待她們,擂擂茶時我就在媽媽身后搖扇子,既趕了蚊子又讓媽媽涼快點(diǎn)。阿姨們投桃報李,零頭布、沾了很多面粉的面粉袋、孩子的疫苗都有媽媽的份,我們也就不至于凍著餓著,該打的疫苗也基本打了。</p> <p class="ql-block"> 媽媽太忙,沒有多少時間管我們姊妹,我們是奶奶帶大的,從小我就覺得奶奶比媽媽親,奶奶非常慈祥,我們的童年并不缺少愛。媽媽脾氣暴躁,沒有我渴望的慈祥感,她跟爸爸吵了一輩子,給我們姊妹留下了心理陰影;對爺爺奶奶有時候態(tài)度也不好,我們總為爺爺奶奶鳴不平??伤龔膩頉]動手打過我們姊妹仨,唯一打過哥哥一次。媽媽說,那次哥哥哭了半天,她也哭了半天,從此再沒讓她的孩子挨過一根手指頭。</p> <p class="ql-block"> 媽媽認(rèn)為自己深受沒讀多少書之苦,家里條件再差,讓我們四姊妹好好讀書的決心從來沒動搖過。我們姊妹也爭氣,成績都不錯,最后都是通過高考跳出農(nóng)門,這是媽媽一輩子最自豪的事。其中辛酸也只有家里人知道,大姐成績不差,可每次高考總發(fā)揮不好,總是差了幾分而落榜。最后一年,爸爸死活不肯再供了,媽媽不松口,可她手上沒錢呀!空氣仿佛凝固了,最后是爺爺拿出了退休金,大姐那年終于成功上岸。</p> <p class="ql-block"> 我還記得一個場景:昏黃的煤油燈下,媽媽在剁豬草,我在火塘邊做作業(yè),我把老師評判為“優(yōu)”并在全班誦讀的作文念給媽媽聽,她聽得很認(rèn)真,眼里閃爍著光,其實媽媽并不知道這作文好在哪里,她只是一味地為小女兒驕傲。</p> <p class="ql-block"> 時間飛逝,轉(zhuǎn)眼到了我們撫育下一代的時候。媽媽像參加接力賽似的一個個外孫帶過來,在我女兒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爸爸媽媽干脆把家搬到了益陽伴著我們姊妹仨,我成了最得利的一個,媽媽幫我的時間最長,女兒跟外婆的感情也最深。我驚嘆父母的適應(yīng)能力,他們不像一般農(nóng)村來到城市的老人難以適應(yīng),而是很快就融入了新環(huán)境,尤其是媽媽,帶一個外孫就熟悉一個單位,在我住的院里認(rèn)識的人比我還多。</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風(fēng)云。2010年,哥哥被診斷為胰腺癌,2011年7月,55歲的他撒手人寰,那年媽媽75歲,老年喪子,而且是他們唯一的兒子。不知道媽媽哭了多少個夜晚,最終還是堅強(qiáng)地挺過來、走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 哥哥走后第二年,父母搬進(jìn)了新房,也算過了幾年安逸舒服的日子。媽媽身體是真好,近80的人,走起路來連我們都攆不上,腿一抬就到了窗臺上,連續(xù)做30個仰臥起坐也不在話下。</p> <p class="ql-block"> 媽媽80歲那年,我們姊妹仨陪著父母出游西安,任教歷史多年的爸爸終于看到了兵馬俑,父母還奇跡般爬上了華山西峰,一路游人都給他倆豎起大拇指。媽媽甚至可以攀登幾近垂直的梯子,全程不需要我們照顧。更巧的是,華山西峰巔有座翠云宮,跟媽媽的名字完全相同,我們來到翠云宮時正好是媽媽生日那天。</p> <p class="ql-block"> 爸爸逐漸顯現(xiàn)出老年癡呆的跡象,發(fā)展到回家的路都不認(rèn)識了,基本身邊不能離人,后來又因摔跤臥床。一輩子強(qiáng)勢的媽媽還想硬撐,可畢竟年逾八旬早就力不從心,即使有大姐二姐輪流照看著,一大家子都弄得疲憊不堪。姐姐想請個保姆,怎么也做不通媽媽的工作。2019年3月1日,在萬般無奈下,父母進(jìn)了姐姐精挑細(xì)選的養(yǎng)老院。</p> <p class="ql-block"> 爸爸的身體狀況一天不比一天,2019年12月5日,他安靜地離開了我們。雖然二老一輩子吵鬧不休,可媽媽一直以自己認(rèn)為最好的方式照顧著爸爸,等到爸爸西去以后,媽媽的失落和寂寞還是不言而喻的。</p> <p class="ql-block">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沒有讓媽媽倒下,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也被她踩在腳底,盡管她老念叨身體不比從前了,可依然還是養(yǎng)老院里最清白最利索最能干的那個老太太,每天雷打不動地做操、坐按摩椅、遛彎、管閑事。</p> <p class="ql-block"> 媽媽的大半輩子都在為我們而活,她不慈祥,是生活壓力把她煉成了一個女漢子,她傾其一生只為兒女過上好日子。我們都養(yǎng)成了報喜不報憂的習(xí)慣,因為即使她幫不上我們了,也會因此長夜難眠。姐姐可以常常去看媽媽,給她送可口的菜肴、買任何她要的或者我們想到的東西,去陪她看病聽她嘮叨承受她的壞脾氣。我很慚愧自己做不到。我只能每周一個電話打上半小時陪她閑聊,然后在她每次完全相同的“我很好,不要你牽掛,你自己注意身體”這句話之后結(jié)束通話。</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下輩子我和媽媽還能不能成為母女,反正這輩子我很慶幸能做她的女兒,盡管她不慈祥。</p> <p class="ql-block">(說明:所有照片均為翻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