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 梁聰 藝華 杜萍 黎進 軍姐 陳玲</p><p class="ql-block">文字 梁聰</p><p class="ql-block">編輯 圓心</p> <p class="ql-block">癸卯年金秋十月,我們一行六人,相約前往思慕已久的大新疆~南疆旅游。10月10日,我們在廣州白云機場搭乘17.05時的CZ6896航班,直飛烏魯木齊。</p> <p class="ql-block">當晚22.00時,飛機抵達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事先聯(lián)系好的司導阿東,開著七座商務車來機場接我們,我們在機場外留了個影,就入住機場附近的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10月11日(第二天)早餐后,阿東駕車帶著我們到了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步行街。這里安全管理比較嚴,我們進入大巴扎,隨身帶的包都要過機安檢,開始有點愕然,但一想也理解,前些年新疆不是比較亂嗎?東突疆獨分子到處制造暴亂,幸虧中央和自治區(qū)采取果斷措施,才平息下來。現(xiàn)在,新疆是一片升平景象,我們感覺是非常安全的。</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巴扎,琳瑯滿目的維吾爾族商品立即投入我們的眼簾,嘩,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全都有,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看得我們眼花繚亂!</p> <p class="ql-block">其實,巴扎是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nóng)貿(mào)市場的意思。它是新疆農(nóng)副產(chǎn)品、旅游產(chǎn)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是巴扎的最杰出代表。如今的大巴扎步行街不僅是烏魯木齊的“網(wǎng)紅地標”,同時也是集商貿(mào)、娛樂、餐飲等于一體的文化藝術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靚女們見到新疆大馕,口水都流到地了,個個抱著大馕餅拍照,以示喜愛之情。尤其是食神玲姐,更是喜不自禁,嘴里嘟囔著:我愛死你喲!</p> <p class="ql-block">看到維吾爾族的民族小帽,華姐軍姐萍姐三位靚女忍不住往頭上一戴,手舞足蹈起來。還別說,華姐不用化妝,就是一位十足的漂亮的維吾爾族姑娘!軍姐手一擺,腳一蹬,脖子一扭,就展示了維吾爾族舞蹈的風彩!萍姐也不示弱,舉手投足,似模似樣的!</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巴扎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民間百姓的即興之作。仿如畫師的第一筆,作家文章的起頭,有了開始便有了下文。維吾爾族人生性豪爽,豁達開朗,常常扎堆湊熱鬧。哪里人多,哪里熱鬧,哪里就有巴扎。古漠之地原本無巴扎,起初只是一兩人、三五人在那里擺攤設點。有了攤鋪,就有了好巴扎者趨之若鶩。天長日久,攤鋪越集越多,排列成行,有了氣勢,形同市場。人們流連于此,或購物,或聊天,或品嘗。新疆南部地區(qū)那些布滿城鄉(xiāng)的幾百個巴扎,大多都是這么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軍姐與維吾爾族的聞名阿凡提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巴扎成了維吾爾族人的一種寄托,是排憂解愁的好去處,是難以名狀的一塊精神之地。維吾爾族人的這種意識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并非爹媽口授,而是親身感受的結(jié)果。嬰兒出生沒幾天,只要產(chǎn)婦能下床走路,就非要去巴扎不可。至于一兩歲或幾歲的小巴郎被大人抱到巴扎,更是尋常之事。</p> <p class="ql-block">維吾爾族的嬰兒、孩童從小置身巴扎,領略五光十色的盛景,等到十五六歲,自然成了巴扎通。他可以給你倒出一簍子一簍子巴扎的酸甜苦辣和由此演繹出的形形色色的世事來??梢院敛豢鋸埖卣f:維吾爾族人個個是巴扎迷、巴扎精。對他們來說,不逛巴扎不算維吾爾族人,不懂巴扎不算維吾爾族人。我們遠方來的漢人,真應該好好體驗和領會巴扎的歷史,內(nèi)涵與文化,為民族團結(jié)做出貢獻!</p> <p class="ql-block">來新疆之前,我們都聽說新疆的馕好吃,我們六個人,多數(shù)人沒吃過。走進大巴扎,到處都有馕,勾得我們饞蟲都出來了,馬上買了幾個,大的5元,小的3元一個,價格公道合理。</p> <p class="ql-block">馕除了好吃之外,馕的來歷和文化,也引起了我們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據(jù)介紹,馕是一種圓形面餅,先以麥面或玉米面發(fā)酵,揉成面坯,再在特制的火坑(俗稱馕坑)中烤熟。馕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種。常見的有肉馕、油馕、窩窩馕、芝麻馕、片馕、希爾曼馕,等等。</p> <p class="ql-block">據(jù)考證,“馕”字源于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西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馕叫做“艾曼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后,才改叫“馕”。</p><p class="ql-block">馕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fā),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馕;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馕極耐貯存,是維吾爾族家庭常備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愛食馕。因此城鎮(zhèn)都有烤馕、賣馕的小作坊(俗稱馕房)。維吾爾族家家會制作烤馕。食馕時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湯。了解了馕的文化,更促進了我們的食欲,于是乎,買了幾個馕放車上,作為我們途中的主食了。</p> <p class="ql-block">打馕師傅制作馕的過程堪稱是一場視覺的享受,新鮮出爐香噴噴、嘎弸脆的馕更是味覺的盛宴。據(jù)說,用西瓜與馕一起吃,是絕配!可惜季節(jié)已過,買不到西瓜,錯過了品嘗的機會,但相信以后會有機會的,我認為。</p> <p class="ql-block">我們漫步在大巴扎,被玲瓏滿目的各式各樣的商品吸引,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和皮毛制品,真金白銀打造的諸多工藝品,品類繁多的美味可口的各種食品,以及獨特的伊斯蘭建筑,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悠長深邃的歷史與文化,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p> <p class="ql-block">維吾爾小朋友老板,笑微微地向我們兜售他的商品,因為我們用不上,只好歉意地對他說,小朋友對不起,我們用不上,不買了。他微笑著說,沒關系。禮貌,可愛!</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步行街由烏魯木齊天山區(qū)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管理,項目分為文創(chuàng)休閑街區(qū)、國際時尚街區(qū)、美食街區(qū)三個區(qū)域,占地面積3988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800米,于2018年8月15日開業(yè)經(jīng)營。</p> <p class="ql-block">作為烏魯木齊市重點打造的夜經(jīng)濟示范點,大巴扎步行街集民族商貿(mào)、民族藝術展示、旅游觀光、餐飲美食、零售五大業(yè)態(tài)為一體,經(jīng)營包括化妝品、各類干果水果、男女用品、各式家居、兒童用品、工藝品、民族運動服飾、金銀首飾、特色美食、鞋帽箱包、銅器、精品百貨、休閑娛樂項目等業(yè)態(tài),種類多樣,應有盡有,滿足了當?shù)厥忻窦坝慰偷母黜椥枨蟆?lt;/p> <p class="ql-block">由于今天要趕700多公里的路,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的羅布人村寨景區(qū)游覽,所以在大巴扎只能停留個把小時,大家怱怱告別烏魯木齊大巴扎,就驅(qū)車南行了。在車上,我們衷心祝愿大巴扎越辦越好,人民安居樂業(yè),民族和睦團結(jié),新疆更加興旺發(fā)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