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積極營造教研氛圍,提升教研品質,切實提高教共體教研的質量。10月30日,紫薇小學攜溶溪小學、雙溪口小學、長坑小學教共體學校,開展了科學組教學研討活動。</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教研組工作安排,此次教學研討活動主要研討徐洲鋒老師的《用水測量時間》,老師們各抒己見,從課的架構、作業(yè)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利用等方面進行研討。</p> <p class="ql-block"> 三所教共體受援學校相關老師認真學習,并積極參與探討。</p><p class="ql-block"> 長坑小學王炫蘇:作業(yè)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也是師生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過程,應刺激學生學習與完成作業(yè)的自主性。課上在導入時可以選用實物進行導入,會比資料導入效果更好。實驗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提出解決辦法,完成操作后得出結論。</p> <p class="ql-block"> 雙溪口小學:雖然只有40分鐘,學習的時間不算多,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紫薇專家們的交流與感悟,讓我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但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同時也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讓我能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方式和觀念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 溶溪小學:科學是基于觀察、實驗和推理的,小學階段實驗尤其重要,是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方法。</p> <p class="ql-block"> 深耕教研展風采,實踐共研促成長。此次紫薇小學攜溶溪小學、雙溪口小學、長坑小學的教共體教研活動進一步促進了老師們的深度交流,實現(xiàn)了各學校間的教研資源共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