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這樣描述尼泊爾 </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的隔壁 </p><p class="ql-block"> 喜馬拉雅山的另一邊</p><p class="ql-block"> 是一個貧窮的國家</p><p class="ql-block"> 可上天卻很眷顧這個山中小國</p><p class="ql-block"> 它清貧</p><p class="ql-block"> 卻給了它美貌</p><p class="ql-block"> 它苦難</p><p class="ql-block"> 卻給了它信仰</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與眾不同的山國里</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來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一切也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一切又都充滿了</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次洗滌心靈</p><p class="ql-block"> 震撼靈魂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博卡拉,那是一處塵埃落定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那里有云海的漂渺</p><p class="ql-block"> 和安納普爾納群山的雪光</p><p class="ql-block"> 在巴格馬提河畔</p><p class="ql-block"> 邂逅了人們與亡靈的告別</p><p class="ql-block"> 見證了他們的靈魂涅槃 </p><p class="ql-block"> 加德滿都古色古香的神廟</p><p class="ql-block"> 有許多恢宏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精細的雕塑和莊重的神像</p><p class="ql-block"> 無數(shù)信徒在那里向神靈膜拜</p><p class="ql-block"> 那是尼泊爾人最虔誠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歡樂的國度</p><p class="ql-block"> 眾多的節(jié)慶,讓人們充滿喜悅</p><p class="ql-block"> 有幸參加盛大的因陀羅節(jié)狂歡</p><p class="ql-block"> 舉國歡騰的熱烈場面令我終生難忘</p><p class="ql-block"> 從叢林走向佛國</p><p class="ql-block"> 跨越高山步入谷地</p><p class="ql-block"> 不斷地尋找</p><p class="ql-block"> 不斷地遇見</p><p class="ql-block"> 讓我</p><p class="ql-block"> 在原始狀態(tài)里沉淀心情</p><p class="ql-block"> 在精神的放逐中頓悟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博卡拉一一塵埃落定的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方的安納普爾納群山</p><p class="ql-block"> 如夢中那般安靜</p><p class="ql-block"> 每座山峰都被白雪覆蓋</p><p class="ql-block"> 在凌晨的天色中發(fā)散出銀色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魚尾峰的尖角顯得尤為挺拔俏麗</p><p class="ql-block"> 當陽光將雪山之巔一座座點燃</p><p class="ql-block"> 金色光芒漸漸從山尖延伸到整個山體</p><p class="ql-block"> 群峰高高崇立</p><p class="ql-block"> 銀光閃閃</p><p class="ql-block"> 近處岡巒起伏</p><p class="ql-block"> 層層疊疊</p><p class="ql-block"> 白云隨風緩緩飄動</p><p class="ql-block"> 黛色山體忽隱忽現(xiàn)</p><p class="ql-block"> 云海漂渺</p><p class="ql-block"> 宛如仙景</p><p class="ql-block"> 費瓦湖碧波蕩漾</p><p class="ql-block"> 湖面輕舟點點</p><p class="ql-block"> 高崗上白色的世界和平塔</p><p class="ql-block"> 傳來漂渺的鐘聲</p><p class="ql-block"> 雪山綠水的博卡拉</p><p class="ql-block"> 一個塵埃落定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靜謐綺麗的費瓦湖</p> <p class="ql-block"> 費瓦湖的黃昏</p> <p class="ql-block"> 世界和平塔屹立在費瓦湖畔高高的山崗上。</p> <p class="ql-block"> 神靈的國度</p> <p class="ql-block"> 在尼泊爾這個號稱“神比人多,廟比房屋多”的國家中,走在街頭隨處可以看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寺廟。這些寺廟里供奉著眾多神靈,對神靈的敬畏已經(jīng)深深融入到當?shù)厝说男闹?。因而,祭拜神靈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人們總要帶著供品來到廟宇,虔誠地擺在神像面前,並進行那看似繁復卻經(jīng)久不變的儀式。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謙卑和虔誠,讓遠道而來的人們,心靈產(chǎn)生深深的碰撞與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豐富的精神活動只是人們?nèi)粘I畹囊徊糠?,古老而又濃郁的文化氛圍才是這個國家的靈魂。古老的廣場上,不乏有在歷史遺跡上靜靜觀賞的人,更多的人從廣場飄然而過。這里的寺廟建筑都有些年頭了,斑駁的痕跡在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悠長和滄桑。晨間或傍晚,遠處傳來一陣陣悠揚的鐘聲和朗朗誦經(jīng)聲。這里,濃郁的宗教氛圍時時洗滌著塵世凡人的心靈。</p><p class="ql-block"> 這是適合靜下心來聆聽神靈吟唱的地方,鮮花與燭光無不映照著每個人靈魂深處的美與丑。神靈悄然觸及與影響著人們的心靈,旋即會生出蓮花盛開般的柔軟一一善良和愛。</p> <p class="ql-block"> 尼泊爾之眼一一猴廟</p><p class="ql-block"> 矗立在加德滿都西部山坡的斯瓦揚布大佛塔,因為有數(shù)不清的猴子跳躍其中,當?shù)厝艘舶阉Q為猴廟。</p><p class="ql-block"> 猴廟是尼泊爾為數(shù)不多的佛教寺廟之一,大小僅次于博德納大白塔。相傳釋迦牟尼曾親臨此地,所以它是佛教徒重要的朝圣地。閃閃發(fā)光的中央大佛塔呈白色,鍍金的塔頂四邊各繪有一對“佛眼”,注視著加德滿多谷地的蕓蕓眾生,同時也護佑著這個千年古國。</p><p class="ql-block"> 在猴廟山頂可以俯瞰加德滿都全城景色。滿眼是加都的屋頂,不同層次的紅色層層疊疊,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寺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尼泊爾中世紀建筑和藝術(shù)的發(fā)源地</p><p class="ql-block"> 一一巴德崗</p><p class="ql-block"> 巴德崗依然保留著過去的面貌,隨處可見古色古香的建筑和靜靜享受陽光、悠閑自在的人們,這就是這座城市的靈魂一一古樸而又閑適。</p><p class="ql-block"> 巴德崗杜巴廣場有許多歷史感很強的建筑,雖然在1934年和2015年的地震中有部分建筑坍塌,但不少已經(jīng)修復。廣場北側(cè)是老王宮,周圍還有數(shù)不清的寺廟。坐在廣場的石階上看過往的人群,想象這里曾經(jīng)有過繁華與失落,你的內(nèi)心會別有一番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洗滌心靈的勝地</p><p class="ql-block"> 一一博達哈大佛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德滿都的博達哈大佛塔,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之一,屬藏傳佛教寺廟。白色宆頂在陽光下氣度非凡,方形塔上的四方佛眼仿佛能夠洞穿人心,站在這里能夠感受到強烈的敬畏感,蕩滌著內(nèi)心。大佛塔前總有僧人、信徒頂禮膜拜,虔誠無比。</p> <p class="ql-block"> 巴格馬提河畔的靈魂湼槃</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在中國</p><p class="ql-block"> 死亡以黑色和白色象征</p><p class="ql-block"> 表現(xiàn)天人永隔的悲痛</p><p class="ql-block"> 而在尼泊爾</p><p class="ql-block"> 死亡是由橙色的鮮花</p><p class="ql-block"> 紅色的蒂卡</p><p class="ql-block"> 和金黃的綢緞來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梵音繚繞中離去</p><p class="ql-block"> 在熊熊大火中涅槃</p><p class="ql-block"> 在圣河河水中蕩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帕蘇帕提那神廟崇立在河邊</p><p class="ql-block"> 莊嚴又神圣</p><p class="ql-block"> 供奉著濕婆神</p><p class="ql-block"> 是印度教著名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巴格馬提河是尼泊爾人心目中</p><p class="ql-block"> 最圣潔的河</p><p class="ql-block"> 它發(fā)源于喜馬拉雅雪山</p><p class="ql-block"> 往南流和印度教的圣河一一恒河相匯</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圣潔的起源和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 人們把骨灰灑入河中</p><p class="ql-block"> 河水會帶著死者的靈魂去到恒河</p><p class="ql-block"> 靈魂可以不用進入輪回</p><p class="ql-block"> 直接送往天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論印庋教和藏傳佛教</p><p class="ql-block"> 都相信輪回</p><p class="ql-block"> 相信前生和來世</p><p class="ql-block"> 死亡不過是重生的前奏</p><p class="ql-block"> 靈魂則永遠進行在</p><p class="ql-block"> 漫長的輪回路上</p><p class="ql-block"> 無論出生或者死亡</p><p class="ql-block"> 都是生命長河中的一朵漣漪</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們認為</p><p class="ql-block"> 人的今生不受自己控制</p><p class="ql-block"> 但人的來生</p><p class="ql-block"> 一定是今生的結(jié)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印度教苦行僧(薩圖)</p><p class="ql-block"> 那些一生飄零著的</p><p class="ql-block"> 是用佛彩將自己裝扮起來的苦行僧</p><p class="ql-block"> 他們?nèi)甜嚢ゐI</p><p class="ql-block"> 風餐露宿</p><p class="ql-block"> 永遠在人世間流浪</p><p class="ql-block"> 他完全可能是家財萬貫的人</p><p class="ql-block"> 但他們摒棄了欲望</p><p class="ql-block"> 將自己折磨成“空〞</p><p class="ql-block"> 他們認為</p><p class="ql-block"> 這沒有終點的流浪</p><p class="ql-block"> 才是永生的修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親臨因陀羅節(jié)(女神節(jié))狂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陀羅節(jié)(女神節(jié))是尼泊爾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我們這次尼泊爾的攝旅活動,拍攝因陀羅節(jié)的場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 我們提前3小時到達因陀羅節(jié)舉辦地一一加德滿都杜巴廣場。</p><p class="ql-block"> 杜巴廣場是欣賞尼泊爾寺廟建筑群的最佳地點,2015年8.1級地震后,許多建筑損壞或坍塌,現(xiàn)在已經(jīng)修復。</p><p class="ql-block"> 王宮和濕婆神廟、庫瑪麗神廟、塔萊珠神廟等數(shù)十座廟宇共同組成了壯觀的建筑群,大多建于17~18世紀,但在1934年的加德滿都大地震中毀損,后來才復原修整。加都杜巴廣場于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 走進廣埸,白色的大理石王宮,壯麗的神廟和華美的木雕建筑,濃濃的歷史塵埃撲面而來,處處散發(fā)著中世紀的韻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p> <p class="ql-block"> 因陀羅節(jié)是神和人、死者和生者、統(tǒng)治者和老百姓共同慶祝的日子,也是尼泊爾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宗教群體一一印度教和佛教共享的節(jié)日。在印度教里因陀羅被視為云雨之神;在佛教里,因陀羅是護法之神?;钆駧飕旣?,是神在地面的代言人,代表純潔、神圣和權(quán)力。節(jié)日這天,活女神庫瑪麗坐在華貴的彩車出巡,人們會載歌載舞,熱烈的節(jié)日活動,一般要持續(xù)八天。</p> <p class="ql-block"> 人們川流不息,如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涌到杜巴廣場。廣場上,街道上,廟宇臺階上,樓宇的窗口旁都擠滿了人,圍得水泄不通。軍樂隊、腰豉隊鼓樂齊鳴。由于人山人海,出動了許許多多軍人、警察里三層外三層地維持秩序?;适页蓡T、政府官員以及外國使館官員在王宮的露臺上,與百姓一起歡渡這個節(jié)日。待到活女神庫瑪麗的彩車開始行進,整個慶?;顒舆_到了高潮,此時,軍樂聲、鑼鼓聲、人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人人爭先恐后要一睹庫瑪麗的風彩與芳容,紛紛拿起手機、相機拍攝,留下這珍貴的一幕。頓時,人流如潮水般涌動起來,歡呼聲一陣高過一陣,真是萬人空巷,那種熱烈的狂歡場面,我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親臨。</p> <p class="ql-block"> 活女神庫瑪麗(此圖片系旅友老漢拍攝)</p> <p class="ql-block"> 陽光澆灌出圣潔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人們都有虔誠的信仰,因此他們普遍誠信、善良。記憶猶新的是,一次在班迪布爾小鎮(zhèn),有一段下山的路很滑,也很陡,我走得很不穩(wěn)。在我身后的一位婦女見狀,毫不猶豫前來攙扶我平安下山。這應該就是一種出自人的本性的善良吧。</p><p class="ql-block"> 對于喜歡拍攝人文景觀的攝影愛好者,在尼泊爾只要向被攝的當?shù)厝穗p手合十,說一聲namaste,做個拍攝的動作,他(她)一定會停下來微笑地配合你拍攝。因此,在大家的鏡頭里、相冊里留下了許多尼泊爾人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圣潔的微笑,我覺得來自于尼泊爾人虔誠的信仰,也深深地根植于尼泊爾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圣潔的微笑,這也許是尼泊爾人民的一種素質(zhì)和品格,這也是尼泊爾的一張靚麗的名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班迪布爾小鎮(zhèn),一位幫助過我的大嫂。</p> <p class="ql-block"> 尼泊爾,一個超脫貧窮的幸福之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尼泊爾,大大小小有300來個節(jié)慶,全國性的節(jié)慶也有50個。每逢過節(jié),載歌載舞,開開心心,這些節(jié)慶,給尼泊爾人帶來了歡樂。</p><p class="ql-block"> 在尼泊爾,幾乎人人都有宗教信仰。宗教中的許多內(nèi)容都是“半真實”的,但宗教是文化,是哲學,也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在世代的宗教浸潤中,尼泊爾人將宗教過成了生活,將宗教信仰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在尼泊爾貧富差距比較大,不同階層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活法,但階層的流動較慢。有一點是共同的,也是從尼泊爾祖先傳遞下來的,即吃什么,住在哪都是次要的,快樂最重要。今天錢不夠了,明天可以再去掙。</p><p class="ql-block"> 尼泊爾是一個神靈的國度,自然的國度,節(jié)日的國度,因而也成為一個快樂的國度。這個國家對民族文化有著驕傲的堅守,一直浸潤在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中,對自己的宗教、習俗、傳統(tǒng)有著自覺和親近。</p><p class="ql-block"> 尼泊爾確實很小,但 這個喜馬拉雅山脈之南的民族有著特殊的厚重歷史和精神追求。這里的雪山、森林、湖泊令人向往,而平和、包容、笑容更是難能可貴。當物質(zhì)主義成為人類幸福感的普遍追求時,尼泊爾為世界提供了親近傳統(tǒng)、親近自然、親近心靈的人類幸福感的另外一種回答。</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尼泊爾人的心靈上是沒有灰塵的,他們生活熱情,待人友善,似乎永遠看不到煩惱和憂愁。</p><p class="ql-block"> 尼泊爾,一個超脫貧窮的幸福之國。</p> <p class="ql-block"> 對于生死與靈魂,尼泊爾的印度教徒與佛教徒這樣認為:生命里的死亡與重生,從某種意義上講,也許都只不過是一種過程,多少年以來或者多少年以后,人們總會在靈魂的終極意義上尋找著自己的家園,並且注定在這條不歸路上舟車勞頓、 營營役役和顛沛流離。</p> <p class="ql-block"> 尼泊爾,一個神的國度,有數(shù)不清的神祇,隱沒在尼泊爾的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游走在加都街頭,或者小鎮(zhèn)巷間,一抬頭或一轉(zhuǎn)角就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廟宇。那是昆濕奴或者釋迦牟尼在注視著蕓蕓眾生的凡間。更不用說神秘的活女神庫瑪麗,在重重孔雀窗和森森黑廟之后,露出那高貴凝重卻稚氣尚存的面孔,與你驚鴻一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當世界的一些地方異教徒們?yōu)槭?zhàn)和信仰爭論不休,戰(zhàn)爭無休無止之時,尼泊爾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卻已經(jīng)和睦相處了幾個世紀。沒有人會指責釋迦牟尼的佛像上涂抹了鮮紅的蒂卡,佛教徒會把它看成祈求上天憐憫蒼生的表達;印度教徒也會將釋迦牟尼當成昆濕奴的化身,頂禮膜拜。每個人認真追求自我的修煉和生命的圓滿,有無信仰或信仰不同完全不是一個問題。</p><p class="ql-block"> 即便如此,平和的尼泊爾也遭受過慘重的打擊。雖然藍毗尼那棵庇佑佛陀誕生的菩提樹還在,王室的滅門慘案卻震驚全球。當年的動亂嚴重影響經(jīng)濟並傷及無辜,仍給平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痛楚。終于明白,不論尼泊爾如何遺世獨立,仍然不能游離于這個世界之外,它始終是這個紅塵俗世的一分子。</p><p class="ql-block"> 亙古連綿的喜馬拉雅雪山,不絕于耳的梵音繚繞,樂天知命的勤勞人民,美麗天堂般的自然童話,一句namaste就可以走遍的國庋,那片喜馬拉雅雪山腳下遺世獨立的土地,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尼泊爾。</p><p class="ql-block"> 愿尼泊爾,和平與愛永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 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尼泊爾旅游,是我多年前的愿望。2023年9月下旬,終于來到了這個神靈的國度。盡管尼泊爾現(xiàn)在還比較貧窮,道路也狹窄泥濘,房屋也比較破舊。但是,這個喜馬拉雅雪山腳下的山國,有絕美的風景,有歷史悠久的古城,有許多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歷史建筑,更令人敬佩的是這里的人民都有信仰,因此普遍誠信、善良。關(guān)于路況,有幾次在公路旁看到《中國交通》大幅標語,這應該是我國援助尼泊爾公路建設(shè)的項目正在施工。相信不久,尼泊爾的公路交通狀況將有極大改觀。</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要感謝領(lǐng)隊徐躍新老師,也要感謝團里的其他旅友,在尼泊爾旅游期間給了我許多幫助。</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做成美篇,與朋友們共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