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喜歡《道德經(jīng)》中的一句話:“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彼且驗樯朴谧虧櫲f物卻從不爭奪所以被推崇。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智慧,更是一種需要不斷修行的智品德。當一個人看不慣一個人時,能夠做到避其鋒芒,理解包容,才是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p><p class="ql-block">1、不爭,以退為進。人為什么活著那么累?”因為求而不得,又放下不甘。既看不慣周遭的人,又沒辦法改變自己?!薄恫逖碓姟分杏芯湓娬f:“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辈逖淼臅r候看似彎腰后退,其實卻也是前行的一種方式。遇到自己不喜的人也是如此,當你學會了選擇以退為進,這也意味著你成為了真正的贏家。唐朝時潞州有一個農(nóng)民,他家五世同堂。唐太宗討伐并州的時候,路過這個農(nóng)民的家,看到了他家如此多的人口,非常的吃驚,便召見了他家的長輩,問道:“你是用什么辦法使得五代人都能和睦地住在一起呢?”那個長輩人回答說:“我沒有其他辦法,只不過是能什么都不爭奪,互相推讓罷了?!?lt;/p><p class="ql-block"> 《道德經(jīng)》中也有句話叫:“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焙玫娜松?,要有臨事不爭的從容,與人不較勁的智慧。遇事請一笑而過,心平氣和,專注的過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2、不說,沉默是金。在《紅樓夢》中角色叫晴雯,她雖只是個丫鬟,但性情甚高,總是看不慣他人。有人攀高枝,她就冷嘲熱諷;寶玉給別的女生梳頭發(fā),她也要給予嘲笑;有人親切地稱呼寶玉,她又是一通譏諷;得知有人偷鐲子,她也要叫嚷著將其趕出去。她眼睛里總是容不得一點沙子,一直盯著看不慣的地方看。她疏忽了自己狂傲得罪人太多,疏忽了自己尖酸惹人嫉恨,疏忽了自己跟寶玉沒分寸的玩鬧導致的流言……有位紅學家就評價道:“聰明人往往不知檢束,又胸無宿物,不知自立堂援,其取禍速敗也固宜?!鼻琏┦莻€聰明人,卻不懂得禍從口出,引起了他人的嫉妒和王夫人的誤解,最終被攆出賈府含恨而起?!抖Y記》中有云:“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因為它不僅會傷人和氣,更會引來禍端??雌撇徽f破,才是智者的行為,是能使你真正走向成熟的選擇。</p><p class="ql-block">3、能容,成就自己?!赌隆ぶ纹摺分杏性疲骸安恢酥?,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苯馃o足赤,人無完人,容人其實就是容己。林語堂與魯迅先生因一起在女師大任教而相識,自此成為好友。后來,林語堂創(chuàng)辦《論語》刊目,做起了幽默大師。魯迅卻很不理解,認為國家危難關頭,哪有幽默可言,就要拿起筆,去回敬“他們”手中的槍。自此,倆人在思想上越走越遠,魯迅也愈加看不慣林語堂,但林語堂對魯迅始終無怨無悔。曾有人問起林語堂與魯迅那段不快的經(jīng)歷,出人意料的是林語堂言語中盡是對魯迅的推崇。后來,林語堂遠赴美國,終此一生,兩人再沒機會見面。于魯迅去世時,林語堂寫下了這樣的文字:“魯迅與我相得者二次,疏離者二次......吾始終敬魯迅......大凡以所見相左相同,而為離合之跡,絕無私人意氣存焉?!笔ト搜裕骸熬雍投煌??!庇钟醒裕骸凹核?,勿施于人?!泵鎸床粦T的東西,不再指責,嘗試去接納;尊重別人的喜好、習慣和處事方式,懂得包容。這都是你做人的肚量,也會成就你寬大的格局。▽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一書里寫道: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qū)崿F(xiàn)?!庇弥腔劢邮懿荒芙邮艿氖拢脷饬咳菹虏荒苋萑痰氖?。煩惱從不是來于外界,而是源自內(nèi)心。</p><p class="ql-block">不爭,是看淡世事的從容;</p><p class="ql-block">不說,是與人友善的妙法;</p><p class="ql-block">能容,是相安處世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胸懷越大,對他人的指責越來越少;格局越廣,世間能處之地越來越多。也是一個人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