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片落葉渲染了秋色,</p><p class="ql-block"> 一季落花滄桑了流年。</p><p class="ql-block"> 一次次教研如流水潺潺,</p><p class="ql-block"> 書寫著光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周三研,</p><p class="ql-block"> 美好如約而至……</p> <p class="ql-block"> 教研花開金秋季,</p><p class="ql-block"> 同心掬得滿校香。</p><p class="ql-block"> 一襲黃葉,半日秋涼。2023年10月25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洛陽分校美茵報告廳里,來自欒川縣欒川鄉(xiāng)中心小學和伊川縣白沙鎮(zhèn)白沙小學的教育同仁與北二分的家人們,在最美的季節(jié),<span style="font-size:18px;">聚焦新課標,進行大單元教學的研討與實踐,共赴一場詩意的教研。</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教研由二年級組王靜老師主持。本次活動分為三個時段,第一時段:“我來講課標”系列活動,由五年級聶萌、六年級賈利強兩位老師講解;張文曉、李珊老師做區(qū)級課題開題報告。第二時段:五年級李寶紅老師執(zhí)教《四季之美》,進行大單元視域下的單篇閱讀教學課研討。第三時段:我校特聘專家張麗霞老師指導引領并做微講座。</p> 第一時段 我來講課標 <p class="ql-block"> 本周 “我來講課標”活動由五年級聶萌老師、六年級賈利強老師分別為大家?guī)怼兑晕幕?言意兼得》《新課標解讀之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圍繞新課標理念在課堂中的操作與落實進行了詳細生動的解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課題開題報告 <p class="ql-block"> 張文曉、李珊兩位教師做區(qū)級課題開題報告——《“雙減”視域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從研究目的及意義、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現狀、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步驟及進展計劃、研究人員分工這六個方面進行了分享。</p> 第二時段 <p class="ql-block"> 李寶紅老師執(zhí)教《四季之美》,本節(jié)課層次清晰,緊扣單元語文要素,立足新課標,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拓展,引導學生發(fā)現美,收獲美的體驗。老師用飽含情感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的朗讀,充滿激勵的評價帶領學生悟四季之美,品四季之韻,為我們探索大單元視域下語文單篇閱讀教學提供了借鑒。</p> 第三時段 <p class="ql-block"> 我校特聘專家張麗霞老師點評引領,并做微講座《大單元視域下語文課堂教學新樣態(tài)》,張老師針對大單元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遇到的種種困惑,進行層層深入的剖析,全方位詮釋了“大單元”教學的理念、樣態(tài)、教學的意義,并結合具體教材文本帶領老師們解鎖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具體實施途徑。張老師的解析撥開了迷霧,為老師們進行大單元教學嘗試指明了方向。</p> 所思所悟 <p class="ql-block"> 學無止境</p><p class="ql-block"> 一年級 王心寧</p><p class="ql-block"> “學然后知不足”,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才能進步,這正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lt;/p><p class="ql-block"> 第一時段通過賈利強老師和聶萌老師對課標的解讀,我明白了教學革命文化題材的文章,要充分發(fā)揮課文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學”中受到思想熏陶和文化感染,言意兼得、文道統(tǒng)一,傳承紅色基因,給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文學閱讀及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則可以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豐富語料積累,在反復訓練中習得其理、形成語感,最終實現語言智慧的增長。如此,既有語文能力的提升,也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第二時段跟隨著李寶紅老師感受到了四季之美。整堂課脈絡分明,在老師引導下,孩子們掌握了動態(tài)描寫與靜態(tài)描寫的妙處,體會到了動靜結合寫法的好處。為了感悟文字之美,李老師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景色圖片的結合可謂是入情入境,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畫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互動中啟發(fā)智慧,在朗讀中感悟四季之美</span>。通過深入文字的學習,孩子們看到了作家眼中的四季,也明白了這一切美是源于作者那份對生活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 教無涯 研不止</p><p class="ql-block"> 二年級 錢沫琪</p><p class="ql-block"> 最是橙黃橘綠時。如果說,秋之美在于積蓄與勃發(fā),那么教之美,則在于鉆研與提升。</p><p class="ql-block"> 今天聽了李寶紅老師的 《四季之美》第一課時的教學,李老師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了優(yōu)秀教師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在本節(jié)課中, 李老師有條不紊, 積極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從詞語進入課文,在朗讀中,體會疊詞的作用;在對比中,發(fā)現作者的獨特視角;在品讀中,體會作者藏于細節(jié)處的真摯情感。李寶紅老師在教學設計上緊扣第三段進行品讀, 抓住其中的動態(tài)描寫體會秋季黃昏的景致。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動靜結合的好處, 運用了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對比, 使學生明白在描寫景物時, 運用動靜結合的方法會使句子更豐富、更生動,為句子增色。課堂通過配樂讀,把聽課老師和學生們帶入美的情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張麗霞老師的引領下,我領悟到大單元教學是在一種整體的思路下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做的反思。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將大單元視為一個“微課程”,通過學習任務群的開展,使一條脈絡貫穿于單篇教學的始終,既能夠減少教學時時間的浪費,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整體思想,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達成知識的遷移和應用,提升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有較大的幫助。</p> <p class="ql-block"> 感受獨特視角 觸摸獨特韻味</p><p class="ql-block"> 三年級 臧君麗</p><p class="ql-block"> 《四季之美》是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之趣,語文要素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這一要素指向閱讀;二是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這一要素指向習作。</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教研課,李寶紅老師用她那富有磁性的聲音、充滿詩情畫意的唯美語言帶領孩子們一起跟著文字去旅行,一步步去發(fā)現美、欣賞美。</p><p class="ql-block">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師從整體出發(f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筆下描寫的景物是跟我們平時眼中的美景不一樣的,是有著獨特視角的,結合本單元的單元目標和語文要素,為了讓孩子們體悟散文的語言文字之美,情境之趣,李老師沒有按四季順序平均用力去教,而是從當下孩子們能看到感受到的秋季作為切入點,抓住關鍵詞,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比如“急急匆匆”體會那一份歸家的急切和動人,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保護想象力,大膽表達。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就在這樣的實踐中獲得,從而入情入境地朗讀,自自然然地背誦,從文字到畫面、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學習難點得以突破。感受作者選材的獨特視角,觸摸文字中動靜結合的獨特韻味、文字背后的意境之美,都在李老師的教學中一一落到了實處。</p> <p class="ql-block"> 大單元 “心”方向</p><p class="ql-block"> 四年級 呂碧貞</p><p class="ql-block"> 今天教研的第一時段是“我來講課標”系列活動,賈利強老師和聶萌老師都是結合具體課例來講課標,特別是聶萌老師講了五年級民間故事單元任務群的設計,引發(fā)了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民間故事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备鶕n標要求,學生復述能力從二年級的借助圖片和關鍵詞句講故事、三年級的詳細復述、四年級的簡要復述再到五年級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呈梯度上升。統(tǒng)編教材由易到難,層次清晰,螺旋上升的編排思想,促使學生在不斷地復述實踐中領悟方法,形成能力。我們四年級本周也已經進入了第四單元神話單元的學習,本單元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聽聶萌老師講課標,我們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復述能力的訓練重點以及他們所要達到的目標。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大單元活動實踐,我們可以嘗試把這個單元的課文、快樂讀書吧和習作統(tǒng)整設計,創(chuàng)設真實場景,提高閱讀活動的情境性。</p><p class="ql-block"> 第三時段特聘專家張麗霞老師的微講座“大單元視域下語文課堂教學新樣態(tài)”第一講,為我們闡述了大單元的意義,讓不一樣的學生有同樣驚喜的學習,讓老師可以真正“幸福工作,快樂生活”。</p><p class="ql-block">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語文大單元教學是“心”的方向,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只要我們持心而行,一定會走出大道。</p> <p class="ql-block"> 感悟課堂藝術 升華教育思想</p><p class="ql-block"> 五年級 寧丹丹</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全體語文家人再次相聚,開啟了教研之旅。李寶紅老師的《四季之美》讓我感受頗深。 這篇文章看似簡單,要講好卻絕非易事。在課堂中老師領著大家抓景色,找動態(tài),想畫面。初步體會作者描寫歸鴉、大雁的方法后,啟發(fā)學生思考這部分的溫馨之美。之后借助背景圖和音樂,令學生不知不覺入境,沉浸于美的氛圍中。在朗讀中品味景物背后的情感,充分激發(fā)了學生情感。</p><p class="ql-block"> 李寶紅老師的設計立足大單元整體觀,構思巧妙、自然。學生們的的分享也抓住了點和面進行描寫,語言生動、準確。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也是收獲滿滿。 </p><p class="ql-block"> 教研是就是一場詩意的修行,我們在思索中感悟課堂藝術。在交流中升華教育思想,不斷進取,不斷成長。</p> <p class="ql-block"> 一研一得 研有所獲</p><p class="ql-block"> 六年級 宋麗珂</p><p class="ql-block"> 十月的暖陽,浪漫晴朗,在這秋意濃濃的美好時節(jié),北二分全體語文家人相聚美茵報告廳一起學習,一起成長。</p><p class="ql-block"> 自2022年4月新版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以來,老師們學課標研課標,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困惑。今天下午六年級賈利強老師、五年級聶萌老師分別針對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重溫革命歲月、五年級第三單元民間故事,結合課標進行解讀,讓我們明白了大單元視域下教學設計的一些見解和思路。</p><p class="ql-block"> 五年級李寶紅老師為我們帶來《四季之美》的課堂教學展示。李老師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立足新課標,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課堂上學生的朗朗書聲、妙語連珠的發(fā)言都呈現出作為學習者的快樂。李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能從課標出發(fā),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從觀察詞語的特點到疊詞的運用練習;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發(fā)言……處處充滿著教學智慧,既達到了學——練——用的統(tǒng)一,也增加了課堂的情趣。課堂中的朗讀,充滿情感有梯度,從情感讀到挖空讀再到看插圖背誦,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成教學目標。</p><p class="ql-block"> 我校特聘專家張麗霞老師就《大單元視域下的語文教學新樣態(tài)》做了微報告。通過學習提升了我們對大單元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意識。大單元視域下單篇教學怎么設計?大單元課堂教學是什么樣態(tài)?怎么確定教學主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p><p class="ql-block"> 一課一得,一研一得,忙中有序,學有所獲,學習的道路永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愛在秋天,秋意濃。</p><p class="ql-block">人在秋天,心安然。</p><p class="ql-block">掬一捧陽光,歲月安然;</p><p class="ql-block">擷一束研語,沉香流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