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一回 終出皇宮變平民</p><p class="ql-block"> 自宋氏五姐妹進宮后,皇上漸漸變得快活起來?;噬仙瞄L作詩,每次與侍臣作詩唱和時都要宋氏姊妹出席。</p><p class="ql-block"> 唐德宗非常欽佩五姐妹們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從不以宮女妾侍對待,皇宮里時常傳出德宗皇上那發(fā)自內心的久違的笑聲。 </p><p class="ql-block"> 宋氏五姐妹曾對父母表示過:“這輩子決不輕易嫁人,愿以學問使父母揚名。”入宮為妃后她們不僅實現(xiàn)了讓父母揚名的愿望,而且也使自己流芳百世了。</p><p class="ql-block"> 經(jīng)王貴妃的一再請求,皇上終于開口同意王貴妃出宮了。但皇上畢竟心里不舒服,覺得很窩囊,于是就與王家約定:王珠可以再嫁人,但不準嫁仕宦之人。</p><p class="ql-block"> 他下令廢去王貴妃的名號,將她的名字從后宮妃嬪名冊中全部抹去。但給與貴妃娘家成員們的封賞一律保留,皇上還特意準許王珠帶走她喜歡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但王珠只帶走了一塊印有她名字以及貞元三年年號字樣由皇家文思院打造的玉佩以及元士會送給她的文房四寶。</p><p class="ql-block"> 王珠身穿入宮時的衣服出宮了,她終于如愿以償?shù)赜少F妃又變成了平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二回 貞元四年大地震</p><p class="ql-block"> 王珠回到家后如同小鳥出籠。一下子恢復了平民女兒的本色。王珠有個姨表妹,與她年令相近。兩姐妹常在一起玩耍,還常在花前月下?lián)崆僖髟?、奏樂起舞?lt;/p><p class="ql-block"> 王珠父母看到女兒整日無憂無慮,笑逐顏開,一副天真爛漫的神態(tài),一點也沒覺得丟了貴妃頭銜有什么不快活的樣子,也就放心了,而且父母再也不用擔心王珠在宮內惹事了。王家雖然門前再不見從前那般門庭若市川流不息的熱鬧場景,反而使王家更覺清靜。 </p><p class="ql-block"> 貞元四年即公元788年正月初一,是唐德宗在含元殿要接受百官朝賀的日子。當天天剛亮的時候京城突然發(fā)生了特大地震。瞬間殿階及欄檻三十余間,無故自壞,死者十余人。而且地震余震頻頻,以至于“江溢山裂,屋宇多壞,人皆露處”,這樣的余震一直持續(xù)到三月,讓百姓苦不堪言,唐德宗不得不下罪己詔。</p><p class="ql-block"> 京城官員們也響應皇上抗震救災的號召組織百姓自救。王珠便與妹妹商量在家門口設灘救濟受災群眾。姐妹倆不僅把家中生活用品、食物拿出來分給群眾,還號召京城有經(jīng)濟能力之人也能伸出雙手盡己所能。</p><p class="ql-block"> 這本是王珠發(fā)自內心的賑災活動,確沒想到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三回 天賜良機喜重逢</p><p class="ql-block"> 一日,王珠姐妹倆正帶著仆人們在攤上忙活,只見一俊俏書生來到攤前捐物。王珠覺得似曾眼熟,伃細一看,是元士會。</p><p class="ql-block"> 此刻,元士會也認出了王珠,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忙問:“娘娘怎么會在這里?“王珠忙把元士會拉到一邊說道:“我現(xiàn)在不是娘娘了,蒙皇上開恩,我又變成平民了“。元士會有點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以為王珠是在開玩笑,這世上怎么還會有感謝皇上開恩把自己從貴妃變?yōu)槠矫竦娜税??于是,王珠約元士會有空可來家一敘,元士會欣然答應。</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元士會便登門拜訪。王珠哥哥略感突然,還開玩笑的說,“元大人,好久不見了,只聽說你考取了官職,今天怎么突然來了?”</p><p class="ql-block"> 二人話語間得知:元士會自從王珠進宮后奮發(fā)讀書考取了功名,便留在京城做官了。他無心娶妻,只想離王珠近一些。雖然他一直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王珠了,可天賜良緣,他竟然等到了王珠以平民身份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從那以后元士會常找了借口來到王家,或與王承升飲酒賦詩,或與王珠撫弄琴弦,切磋棋藝,兩人的志趣非常相投。一來二去,不知不覺間忍不住互訴衷腸,都把心事吐露了出來。原本積存在心中的舊情就像火一樣的燃燒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四回 辭官攜妻返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元士會是個重情之人。為了娶王珠,又不違背“不許嫁與仕宦之家”的皇上圣意,他甘愿放棄仕途。并托王承升代奏皇上,辭去中書舍人之職。</p><p class="ql-block"> 王承升也有意成全二人,使元士會得以順利辭職掛冠而去。于是元士會便高興地攜王珠返回故里,享受恩愛生活去了。</p><p class="ql-block"> 元土會家鄉(xiāng)在河南鄭州,當時的鄭州還是黃河邊上一個偏僻的小邑。元家祖上有幾畝薄田可以耕種,有幾間房子可以遮風御寒。</p><p class="ql-block"> 元士會也沒有向父母解釋王珠曾是貴妃娘娘之事,只說是自己的一位書香出身好友的妹妹。</p><p class="ql-block"> 元士會父母見兒子為與女子成親而辭了官,大為不滿,覺得兒子沒有光宗耀祖的志向,為一個女子而迷失了前途,便總是不給王珠好臉看。</p><p class="ql-block"> 王珠雖然隱居鄉(xiāng)間,但正遂了自己心愿,便終日和顏悅色,笑逐顏開,再不似從前在宮中一般地愁眉淚眼了。她一點也不在乎公婆的眼光,只是忍勞忍怨地像普通人家的媳婦那樣操持家務、伺候公婆。</p><p class="ql-block"> 元士會看在心里,疼在心上,但王珠并不在乎。反而覺得這粗茶淡飯、粗衣粗活的日子快樂而有味道。夫妻二人貧寒不懼,夫妻恩愛勝似糖飴。</p><p class="ql-block"> 但是好景不長,即使這樣的生活也沒能讓王珠盡情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五回 遠走高飛游四方</p><p class="ql-block"> 王珠容貌俊秀、氣質高雅,村里的姑娘媳婦們都很喜歡她。又見王珠隨和,便天天來與她說話,她也樂于和她們周旋,覺得和鄉(xiāng)村婦女在一起,另有一種趣味。</p><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一位年邁回家的洗衣宮女,也來湊熱鬧。她一眼認出來了不愿當貴妃的王珠,王珠也沒有多想,見到了熟人也挺高興。</p><p class="ql-block"> 村里住著一位被當今萬歲爺冊封為貴妃娘娘的消息像長了翅膀,迅速傳遍方圓百里。村民們奔走相告,不分白天黑夜爭相前來,都想一睹貴妃的風采。</p><p class="ql-block"> 夫妻二人正常的生活秩序被徹底打亂了,身心十分疲憊。元士會父母得知兒媳曾是貴妃后也沒好臉,覺得連貴妃都不愿做的女子必是妖孽纏身,與祖上不利,讓元士會休了王珠。</p><p class="ql-block"> 更有那好事之徒添油加醋,說貴妃從皇宮出來時帶出來的有珍寶無數(shù)。這樣以訛傳訛,越來越玄虛。驚動了一幫流竄到此的強盜。趁著一天深夜,蒙面打劫。把王珠家的細軟財物,擄得干干凈凈。</p><p class="ql-block"> 這幫強人見沒有搶到想象中的珍寶,一氣之下,竟放火燒了茅屋。這一場火直燒到天色微明,雖有左鄰右舍相救,但也是不能再住人了。但好在夫婦二人對這些身外之物并沒覺得十分傷感,可是從第二天就再也沒有見到這對夫妻的身影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六回(大結局) 千年之迷被揭開</p><p class="ql-block"> 1969年在修建焦枝鐵路的焦作地段,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非常隱蔽的山洞口:洞口前長滿了荒草,整個洞口被堆積的石頭堵上了,并從洞口里面用泥土封死了。</p><p class="ql-block"> 人們費了好大勁才鑿開了洞口,發(fā)現(xiàn)里面竟有兩具古尸,以及一把鑲嵌有珍珠的小腰刀和一塊圓形白玉。刀柄的一面寫有“元士會”、另一面寫有“王珠”字樣。白玉背面寫有“貞元三年”“王珠”“文思院”等字樣,還有一些具有西域風格的衣服碎片。</p><p class="ql-block"> 經(jīng)考古學家鑒定:兩具尸體為一男一女。二人死時年齡均在四十五到五十五歲左右。小腰刀為西域地帶所產(chǎn)之物,白玉為唐朝德宗時代宮中妃嬪持有之物,“王珠”應為女尸姓名。可一個皇妃怎么會葬在這里呢?</p><p class="ql-block"> 于是歷史學家迅速查閱了唐朝貞元三年唐德宗的妃嬪資料,竟然沒有找到叫王珠的妃子。后來根據(jù)宋代王讜所撰的文言軼事小說《唐語林 卷五》中,看到了這樣的文字記載:王承升有妹國色,德宗納之,不戀宮室,德宗曰:“窮相女子”乃出之。敕其母兄不得嫁進士朝官,任配軍將作親情。后適元士會,因以流落,真窮相女子也。</p><p class="ql-block"> 于是文學歷史學家們有了大膽的猜測:男尸為元士會、女尸為王承升妹妹王珠。王珠生前曾為德宗之妃,因不戀宮室,出宮后嫁給了元士會。</p><p class="ql-block"> 二人曾游走去了西域生活,估計因年邁又想回鄭州落葉歸根。歸途中王珠不幸先亡,元士會傷心欲絕,便將王珠移至一山洞,然后從洞內用石頭和泥巴將洞口封住,自己在洞內或割腕自盡、或因洞內缺氧窒息而亡。</p><p class="ql-block"> 由此王珠與元士會去向的千年之謎被揭開了。一個追求愛情,一個不慕榮華,二人恩愛一生的真情故事必將成為后人流傳的一段佳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劇完,謝謝大家的閱讀!】 </p><p class="ql-block"> (初稿完成于2023年2月22日、修改完成于2023年10月21日)</p> <p class="ql-block"> 【后記】</p><p class="ql-block"> 《不當貴妃當民女》的故事講完了。從最初構思到成文并制成小視頻、到這次制成美篇上傳,我?guī)缀趸ㄙM了一年的時間。</p><p class="ql-block"> 從10月17日續(xù)一的上傳直到昨天最后續(xù)五的上傳,都得到了美篇的鼓勵和推薦,對此深表感謝。</p><p class="ql-block"> 另外自第一次上傳之后也迅速得到了讀者的好評,有不少熱心的讀者還不惜寶貴的時間寫下了評論,這對我這個文學愛好者來說真的是莫大的鼓勵和支持,讓我非常感動。謝謝你們了!</p><p class="ql-block"> 為了留住這些熱心讀者的鼓勵,我把留言評論登在最后。以備日后打印時記住這些朋友、留住這些文字。</p><p class="ql-block"> 故事是很好的,只是我文筆能力有限,沒有能力繼續(xù)深入挖掘、讓它更上一層樓。所以如果能得到各位的指教或協(xié)作去共同完善作品,我將不勝榮幸。</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謝大家的閱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張洛霞(2023年10月2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