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藏書屋 他心靈的棲息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劉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撫順這座城市里,有一位不平凡的藏書人——辛寶貴。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0月3日,撫順作協(xié)第十六文學活動10名會員,在組長王東武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渾河北岸一幢很普通的住宅樓前。辛寶貴的藏書屋就在這幢樓的頂樓。</p><p class="ql-block"> 上樓時,辛寶貴不停地向我們介紹他的藏書。開門的瞬間,一種特有的紙墨香氣撲面而來。走進房間,更是讓人驚嘆,那滿墻泛黃的舊書映入眼簾。更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這套60多平米的房子,竟是他為了藏書專門購置的。</p> <p class="ql-block"> 辛寶貴是土生土長的撫順人,從祖父和父輩開始,他們就行走和生活在渾河兩岸的這片黑土地上。從小他就深愛著自己的家鄉(xiāng),總是想知道家鄉(xiāng)從古至今的許多事情。二十多年前,辛寶貴意外地得到<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一本《撫順市志》,讓他愛不釋手,也因點燃了他對書籍、撫歷史的熱愛,便突發(fā)奇想:何不將有關(guān)撫順的各種書籍全部收集起來。</span> <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他為自己的這一想法激動不已,并很快付諸行動。從此,他以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態(tài)度開始收集一切與撫順有關(guān)的書籍。在撫順大街小巷的舊書攤前,在角角落落的廢品回收站里,時常能看到辛寶貴的身影,不論是早已絕版的地方志,還是泛黃的照片集,或是記載著撫順人民奮斗史的回憶錄,他都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妥善保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一開始,他的想法甚至讓身邊的人覺得有些異想天開。撫順,這座鋼鐵與煤炭的城市,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或許只是一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然而,他看到的卻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城市,值得被記錄下來。為了一本1938年版的《撫順史話》,他不惜花1000元買下此書,20年前,1000元,那幾乎是他全月的工資?。?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當我們問他為什么舍得花那么多錢買一本舊書時,</span>辛寶貴說:因為我認為值得。他還說<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我收藏的全是關(guān)于撫順的書籍,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撫順,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如果有人想要記錄撫順、宣傳撫順,到我這里查資料就好啊!多么樸實而又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在辛寶貴書房南屋東墻的書架上,存放的是我們撫順作協(xié)會員撰寫的長篇小說、詩集、報告文學、散文集、書評、紀實文學和戲曲等書籍。我一邊感嘆撫順作家文學成就的可喜可賀,一邊贊嘆辛寶貴的用心良苦。另一面墻的書柜里收藏的是撫順政協(xié)文史、建筑院和撫順社科院出版的各類書籍、滿族文學和與滿族文化有關(guān)的書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span>丹青吐彩,書墨飄香。辛寶貴<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從小喜歡讀書,長大后喜歡藏書。多年來,他每個周末都到地攤“淘書”,甚至買菜的路上都會到舊書攤走一走,以至于忘了妻子交給他的買菜任務(wù)。無奈妻子見他又拿回一摞書,只好自己再去買菜。時間長了,妻子也理解了丈夫的喜好,她知道丈夫做的是正事,是受益于撫順人和我們下一代的好事。就像他和妻子說的那樣,我的藏書能做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就可以了。所以,不知不覺中,受辛寶貴的感染,他的妻子也成了收藏書籍的倡議者。</span>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春天,辛寶貴上歡樂園兒收書,一上午只收了一本書?;丶业穆飞希趯④姌蛳缕聲r,自行車閘突然斷了,他的臉摔傷流血,還被網(wǎng)友拍攝發(fā)到網(wǎng)上。妻子在微信群里知道了這件事,急忙騎上自行車向醫(yī)院飛奔而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收藏使辛寶貴體會到了酸甜苦辣,也讓他找到了人生目標。藏書屋就是他心靈的棲息地,有時間他就會到這里坐一坐、看一看、想一想。辛寶貴常說:藏書不僅僅是收集,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的確,他的藏書不僅僅為自己服務(wù),更成了大家學習和研究撫順歷史的寶貴資源。許多學者、作家、甚至只是對歷史感興趣的人,都慕名而來,希望能從這些書中找到他們需要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次,一位國際友人的后裔慕名找到辛寶貴,他想查證自己祖先的一些家庭往事和歷史淵源。沒成想,竟然在辛寶貴的藏書架里找到了祖先遺留的原始材料。熱心的辛寶貴還把自己收藏的十多本相關(guān)書籍,贈送給了這位友人。幾年來,辛寶貴在收藏舊書資料上花銷無數(shù),卻總是津津樂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辛寶貴堪稱遼寧的收藏奇人,在書界藏品里,涉及撫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學、歷史、工業(yè)、農(nóng)業(yè)、科技、醫(yī)療等方方面面。用權(quán)威人士的話說,辛寶貴的收藏資料可圈可點。他卻說,媳婦不支持我,不給我錢,何談收藏。是媳婦的支持,我的小型藏書館才得以建立。下一步,我會全身心地投入藏書的分門別類上。在我有生之年,讓記錄撫順往事的書籍,與閱讀者見面,是我最大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看著辛寶貴那充滿熱情和執(zhí)著的眼神,我不由在心里贊道:他不僅僅是對書的收藏,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文化追求,一種精神寄托。他或許不是英雄,但他的行為卻有著不凡的意義。他在藏書之初也許只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時至今日他會說這更是一種對文化、歷史的尊重和傳承。一本本書,就像一塊塊拼成撫順這座城市的拼圖片段,不可或缺。他通過藏書,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讓更多人了解了撫順,愛上了撫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1年,辛寶貴被評為遼寧省第十屆全民讀書節(jié)活動最佳藏書人。<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他已收藏了近3000冊撫順地方史志和撫順本土作家的書籍。真可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更有撫順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告別前,我再次回頭望向辛寶貴的“圖書館”,讓我有理由相信:那里藏著的不僅是書,更是撫順這座城市的靈魂和歷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辛寶貴簡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辛寶貴,撫順供電公司退休人員,撫順地方文史資料收藏愛好者,撫順文保自愿者!撫順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2021年遼寧省讀書節(jié)活動中被評為最佳藏書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劉燕,遼大中文系畢業(yè)。撫順作協(xié)會員,遼寧電視家協(xié)會會員。配樂舞臺劇《蝴蝶泉的畫眉鳥》獲國家級優(yōu)秀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