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疆,除了有許多冠絕海內(nèi)的大美風景外,還擁有豐富的文物古跡。這里有大量的古城、佛寺遺址,有令人嘆絕的石窟造像、壁畫。還有許多散落在荒原和綠洲上的古城廢墟。</p> <p class="ql-block"> 新疆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西域三十六國在這里留下了悠長的歷史回音,古埃及、兩河流域、印度和中原文化在這里交匯,創(chuàng)造出了謎一般的西域文明。</p> <p class="ql-block"> 此次我們自駕天山南北,先后探訪了四座神秘的故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北庭故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6月19日,烏魯木齊租車自駕的第一天,我們首先要去拜訪一座神秘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沿京新高速行駛兩個小時,來到吉木薩爾縣。</p> <p class="ql-block">△ 這個縣的境內(nèi)有不少古跡。</p> <p class="ql-block">△ 當然也有一些極具時代感的景物。</p> <p class="ql-block">△ 駝鈴聲聲,千年不絕。在綿延萬里的絲綢之路上,有一座重要的節(jié)點城市,它的興衰與盛唐沉浮相伴,至今仍矗立在天山之北,吸引著無數(shù)學者和游人探尋其中的奧秘。</p><p class="ql-block"> 它,就是北庭故城。</p> <p class="ql-block">△ 故城遺址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這里已建成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是新疆唯一的考古遺址類公園。</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北庭故城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北庭,是一座千年大城,是若干條道路的節(jié)點,也是大唐在西域最為重要的軍政機構(gòu)之一,更是北疆人文薈萃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北庭因處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咽喉,文明和技術的交往也讓其在新疆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化藝術,繁華的城市之都處處顯現(xiàn)一種藝韻。</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有號角吹寒,有慷概詩歌,有書聲朗朗,也有輕歌曼舞。這里,是中古北疆城市的剪影,這里,有邊陲人文的厚重華章。</p> <p class="ql-block">△ 空曠、靜寂,茂盛的樹葉和野生植物隨著初夏的輕風飄蕩,鳥鳴聲不絕于耳,一段段不完整的敦實厚重土墻蒼涼地矗立著,仿佛在訴說著千百年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 北庭故城曾經(jīng)雄峙于天山北麓六百年,在十四世紀中期開始衰落,毀滅于十五世紀前期的戰(zhàn)火之中。</p> <p class="ql-block"> △ 歲月無情,這座數(shù)百年間天山北麓的第一大城池,芳草萋萋中只留存著內(nèi)外城墻的殘垣斷壁,城內(nèi)十幾處建筑基址依稀可見,遠望如一個個土丘。</p> <p class="ql-block"> 北庭故城西側(cè)七百米,有一處大型的佛寺遺址,稱為西大寺。</p> <p class="ql-block">△ 西大寺原址上修建有非常不錯的博物館,里面可以近距離參觀佛寺遺址。</p> <p class="ql-block">△ 進入博物館,一座十幾米高的土丘如沉睡的恐龍赫然映入眼簾,這就是昔日的回鶻王家寺院——西大寺。</p> <p class="ql-block">△ 西大寺里面有點像西安兵馬俑一號坑的濃縮版一樣的大屋頂,下面是一個大土堆,土堆右邊有許多窯洞似的神龕,里面有的有佛像,有的是空的。</p> <p class="ql-block">△ 佛寺遺址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北部是以正殿為主體的建筑群,外觀呈方塔形,正殿的四周環(huán)筑洞龕。</p> <p class="ql-block">△ “王者出行圖”壁畫。</p> <p class="ql-block">△ 保存下來的珍貴遺跡。</p> <p class="ql-block">△ 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描繪的正是北庭故城景象。</p><p class="ql-block"> 甚至還有傳說,大詩人李白也曾來過這里,抒發(fā)過離鄉(xiāng)的愁緒和對邊地風光的贊美。</p><p class="ql-block"> 是歷史,還是傳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大河古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b></p> <p class="ql-block">△ 6月21日,我們從巴里坤縣城出發(fā),走575國道和501專線,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拐入一條田間土路。</p> <p class="ql-block">△ 田野里滿目青苗,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 來到這里,只見路旁豎有一塊巨石,上書“甘露川”。</p> <p class="ql-block">△ 一座被鐵絲網(wǎng)圍著的神秘土堆,嚇然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p> <p class="ql-block">△ 大河古城,位于巴里坤盆地底部中心區(qū),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極宜農(nóng)耕,是新疆哈密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唐代古城遺址,所以又叫大河唐城。</p><p class="ql-block"> 1957年被列為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又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據(jù)《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開元年間,設北庭節(jié)度官轄潮海、天山、伊吾三軍。伊吾軍就駐扎在甘露川。清澈甘甜的大河水可澆灌萬頃田,這是屯墾戊邊生產(chǎn)軍糧最好的地方。唐景龍四年(710年)伊吾軍開始筑城屯田,修建起了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這座唐城。</p> <p class="ql-block">△ 幾千年前,它曾是戍邊軍隊的心臟,像輸送血液一樣源源不斷的為他們輸送著所需的軍糧物資 。</p> <p class="ql-block">△ 走近鐵絲欄圍護下的“大河古城”,如同看到了古老厚重的歷史畫面。眼前的遺址雖歷經(jīng)了戰(zhàn)火和自然風雨的洗刷,但仍保留著原有的規(guī)模和歷史風貌。</p> <p class="ql-block">△ 我將無人機升上高空,一睹這座古城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俯瞰古城,披掛著歷史的風塵,帶著它的故事,靜默著穿越了幾千年的歲月。幾千年的風沙吹拂,讓它遺落在巴里坤草原上的這個夢,忘記了醒來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 千年西風,回旋在唐城的空氣里,帶著某種慘烈和悲壯。</p> <p class="ql-block">△ 城內(nèi)出土文物較為豐富,主要有陶器、石器、建筑材料及少量錢幣等。此外,還有銅鏡、銅佛、鐵剪、唐代開元通寶等。</p> <p class="ql-block">△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大河古城”遺址,面積不大,但水草豐美,是當年駐扎軍隊屯墾糧草的基地,也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路,一路穿越和傳遞著文明。</p> <p class="ql-block">△ 在遠處雪山的襯托下,極目望去,夕陽下的“大河古城”顯得格外靜美,古老的城墻飽經(jīng)了世代滄桑仍然顯得巍峨壯觀。</p><p class="ql-block"> 我們也在這里留下了珍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或許,這座古城在唐代就已經(jīng)被廢棄了。流逝的歲月讓護城河被泥土填平了,角樓和敵臺化作了黃土,營房和馬廄銷蝕于無形,當?shù)卮迕裢陂_城墻造渠引水,在城里開荒種地。</p><p class="ql-block"> 唯有城墻,盡管已經(jīng)殘破,還是頑強地屹立在今天北疆的原野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高昌故城</b></p> <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我們從鄯善縣城出發(fā),行程60公里,又見到了一座神秘故城。</p> <p class="ql-block">△ 在吐魯番市東約30公里處,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地帶,有一座總面積200萬平方米的古城遺址,被稱為“高昌”。</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式與唐長安城極其相似,被譽為“長安遠在西域的翻版”。</p> <p class="ql-block">△ 烈日下的合影,燃起了我們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高昌故城既沒有地勢之利,也沒有特別的筑城方式,但它卻是現(xiàn)存新疆古城里最大的一個,也是整個西域里故事最多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南側(cè)的大門口,豎立著一尊玄奘雕塑。相傳,玄奘西天取經(jīng),路過高昌國時,受到熱情款待,與國王麴文泰結(jié)拜成兄弟。</p> <p class="ql-block">△ 《西游記》中的許多故事來源于高昌國:除了火焰山,還有女兒國的國王,原型來源于高昌公主。另外并非女兒國不放唐僧,而是高昌王想留下他講經(jīng),無奈玄奘意志堅定,不得已而放行,但他答應國王,取得真經(jīng)后回來在此講經(jīng)三年。</p><p class="ql-block"> 景區(qū)門口這座玄奘法師的雕像,仿佛在述說著這段往事。</p> <p class="ql-block">△ 關于高昌故城一名的來歷,還有個傳說故事: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派李廣利率兵遠征大宛,由于此去路途遙遠,時常供給不濟,最終西漢軍大敗。后來,李廣利在高昌故城一帶筑城屯墾,2年后再伐大宛,這一次大勝而歸。由于這個地方“地勢高散,人庶昌盛”,故而取名“高昌”。</p> <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高昌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 一條發(fā)源自博格達峰的河流——木頭溝河,在火焰山南麓滋養(yǎng)了一片綠洲,高昌城就生于這片綠洲之上。</p> <p class="ql-block">△ 高昌始建于西漢,即漢代的車師國,為西域36國之一,是西域36國里唯一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p> <p class="ql-block">△ 西漢時期(公元前1世紀),西漢王朝在此屯墾士兵,東晉(前涼)在此設高昌郡,后為高昌封建王朝王城。</p> <p class="ql-block">△ 公元630年,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路過高昌,高昌王麴文泰傾全國之力助力玄奘大師西行取經(jīng),赫赫之功,功標青史。</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后,乘坐觀光車游覽。從南門遺址進入故城,按照逆時針方向,環(huán)繞城內(nèi)一圈。</p> <p class="ql-block">△ 開電瓶車的維吾爾大叔,非常熱情。</p> <p class="ql-block">△ 第一個景點到了。</p> <p class="ql-block">△ 在故城外城東南部,有一座連在一起的佛殿和佛塔,也被稱為“八十凸角佛寺”。它是公元13世紀至14世紀高昌回鶻后期的建筑??上?,佛像和壁畫破壞嚴重,殿內(nèi)只剩下一個殘破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 在這一片廢墟中,只有這佛塔經(jīng)上千年風雪還保持有型。寺院建筑內(nèi)還能看到摩尼教壁畫和佛教壁畫、塑像等。</p> <p class="ql-block">△ 塔內(nèi)沒開放,我們只能觀賞外貌。</p> <p class="ql-block">△ 這三位維族太太氣度不凡,欣然同我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第二個停車點是可汗堡。</p><p class="ql-block"> 據(jù)推測,是高昌城內(nèi)的宮殿區(qū)或衙署區(qū),位于內(nèi)城中部偏北,四周有堡墻圍合。</p> <p class="ql-block">△ 堡內(nèi)遺存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座方塔形建筑,土臺西側(cè)的下沉式庭院遺址推測為宮殿建筑,土臺南部的大片建筑遺跡推測為居住遺址。</p> <p class="ql-block">△ 走進故城這堆千年遺址,如同走進古羅馬城的廢墟,滿目傷痕,斷壁殘墻,陣風卷起的縷縷塵煙,升騰一種悲愴和凄涼。</p> <p class="ql-block">△ 巍峨的夯土,是城堡也是廢墟,在火熱的艷陽下,守住歷史中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們可以近距離觸摸歷史。</p> <p class="ql-block">△ 感受歷史的塵埃。</p> <p class="ql-block">△ 為了保護邊貿(mào)和幫助高昌國對付突厥,隋軍進駐伊吾,建筑城郭,擴大城郭。隋煬帝還將華容公主嫁給了高昌王。同時高昌國也常遣使朝貢,也派兵協(xié)助隋朝攻打高麗。</p> <p class="ql-block">△ “可汗堡”現(xiàn)存西、南、北三面城墻,城內(nèi)北部有一座面積約900平方米的土臺,上方矗立著一座高達15米的方形塔狀建筑物。以這座土臺為中心,西側(cè)有下沉式庭院,南側(cè)有大片建筑群,包括各種宮殿和佛教寺院遺址。</p><p class="ql-block"> 傳說高昌王當年在這里迎請玄奘法師。</p> <p class="ql-block">△ 輕盈的腳步,穿越歷史的云煙。</p> <p class="ql-block">△ 一曲羌笛,幾縷孤煙,陪伴著那支精銳驍勇的屯田部隊,遠征于戈壁荒漠,在一片空寂的土地上,用堅強的臂膀和辛勤的汗水,以驚人的智慧和滿身的熱情,把故城托舉在西域之上。</p> <p class="ql-block">△ 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經(jīng)高昌傳入內(nèi)地。當時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躍、最發(fā)達的地方。高昌王國鼎盛時期,還孕育了豐富的高昌文化。</p> <p class="ql-block">△ 這些在戈壁上的土堆,你相信在一千多年前曾是一個王國的都城嗎?</p> <p class="ql-block">△ 內(nèi)圍墻的遺址,圍不住古城曾經(jīng)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位于高昌故城外城西南部的大佛寺。這是高昌故城里面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布局最為完整的大型寺院遺址。</p> <p class="ql-block">△ 這座公元9世紀至13世紀高昌回鶻時期的庭院式佛寺遺址,就是西南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 公元627年,大唐玄奘走出長安,沿絲綢之路一路西行,玄奘大師在涼州講經(jīng)一個月,法師聲名傳至西域各國。高昌國王麴文泰盛情迎接玄奘法師來到高昌國,想長期留住玄奘,然而,玄奘謝絕了國王的邀請,執(zhí)意繼續(xù)西行。最終,玄奘與麴文泰一同到佛陀面前結(jié)拜為兄弟。</p> <p class="ql-block">△ 麴文泰請玄奘法師開壇講經(jīng),為高昌王室、諸大臣、僧俗信眾解說佛教典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jīng)》。據(jù)說當年玄奘講經(jīng)之所正是高昌故城西南大佛寺遺址。</p> <p class="ql-block">△ 在中心塔殿東北側(cè),有一座經(jīng)過修葺的講經(jīng)堂。</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面積不大,進行佛事活動時,僅可容納50人左右。相傳,玄奘在高昌國時,曾經(jīng)在此地講經(jīng)說法。</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坐西朝東,沿著中軸線對稱,依次為寺門、殿庭、中心塔殿等。</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存塔殿四周圍墻高約10米,中央是方塔形中心柱,柱身南壁有大量佛龕。下部一層,有三座大佛龕;上部三層,每層七座小佛龕。</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宗教建筑遺址和宮殿遺址等遺存,都是珍寶,價值連城,無法復制。</p> <p class="ql-block">△ 城內(nèi)建筑下挖為院,掏洞為室,不用木料,實為一奇。</p> <p class="ql-block">△ 公元645年,也就是17年后,當玄奘從印度學成歸來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兌現(xiàn)與麹文泰的三年之約。而當他風塵仆仆準備趕往高昌時,得知高昌已改稱西州,麴文泰已在幾年前亡故。</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帶著憂傷回到長安,書寫了他17年的取經(jīng)歷程,即《大唐西域記》。</p> <p class="ql-block">△ 也許,正是有了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之間的這段佳話,后世吳承恩在寫《西游記》時,才以火焰山等為場景衍化出一個個神奇而美麗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高昌故城吸引了國際上的極大關注,上世紀初,德國勒柯克、英國斯坦因等都先后對高昌故城進行了探險調(diào)查。</p> <p class="ql-block">△ 1208年,高昌回鵑則順成吉思汗,稱“畏兀兒王國”。1283年,高昌城毀于戰(zhàn)火,高昌回鶻王國滅亡,至此,高昌城被廢。</p> <p class="ql-block">△ 高昌故城歷經(jīng)1500多年,由盛及衰,演繹了一部西域部族的興亡史。</p> <p class="ql-block"> 走過千年歲月的高昌故城,滄海桑田,興衰榮辱,不變的是火焰山的砂巖依然熾熱,西南大佛寺的梵音依然回蕩在歷史的天地間,站在今日高昌城里,我們仿佛還能聽到玄奘大師開講的《仁王經(jīng)》,看到大漠里千年未變的火熱陽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錫提亞謎城</b></p> <p class="ql-block">△ 葉城是新藏線(國道219)的起點,新藏線被認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險、路況極差和環(huán)境最惡劣的高原公路。</p> <p class="ql-block">△ 7月13日,我們從葉城出發(fā),去尋找又一座神秘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我在勇者之路的起點,發(fā)一封信給你。</p> <p class="ql-block">△ 錫提亞古城,遺址位于新疆喀什地區(qū)葉城縣城東洛克鄉(xiāng)錫提亞溝附近,遺址內(nèi)隨處可見陶片、瓷片、灰土、紅燒土等,面積大約超過2000畝。</p> <p class="ql-block">△ 我們坐著馬車進入迷城,非常愜意。</p> <p class="ql-block">△ 錫提亞古城遺址在20世紀初才被發(fā)現(xiàn),但沒有留下任何歷史記載資料,考古專家實地多次考察,都沒有得出結(jié)果。目前只能推測錫提亞古城遺址為唐宋時期,確切的年代所屬有待考證,因此,該古城遺址已成千古之迷,遺址被稱為"錫提亞謎城"。</p> <p class="ql-block">△ “錫提亞”譯成漢語是“不滅的懸崖”,古城始建于11世紀末,有人認為是喀喇汗王朝時期的可汗城,1218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時被毀。</p> <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19日,在這里舉辦了G219新藏線高原自行車騎行啟動儀式。</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時的情景(網(wǎng)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又見到幾個騎行愛好者前來參觀。</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考古學家來此考察時,描述:“街市遺址、尚可辨識,死人骨骸遍地橫陳”,“時見火藥,木炭遺渣”,“旁有一塔,為現(xiàn)鄂人李君修建以埋葬枯骨者”,從遺跡推測迷城是11世紀末喀喇汗王朝所建立。</p> <p class="ql-block">△ 2011年,由葉城縣政府主導,上海援建出資,在古城遺址旁規(guī)劃復原這座“錫提亞迷城”,讓世人再次認識錫提亞,感受錫提亞曾經(jīng)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 城內(nèi)由五大部分構(gòu)成,分別為絲路駝道,三十六國展廳,王宮,古墓區(qū),祭祀臺。</p> <p class="ql-block">△ 這是城中的王宮。</p> <p class="ql-block">△ 遺址內(nèi)的黃土城樓,緊閉泛黃的木門,城墻上的瞭望塔,干枯的護城河,時刻顯示古城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登頂城堡,極目遠眺,整座古城恢宏大度,寬廣雄偉,建筑古香古色,異域風情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我的無人機也盡情飛翔。</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孟兄夫婦在古城上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我們跟古城打個招呼。</p> <p class="ql-block">△ 駐足城中,思索這片土地上的金戈鐵馬,殺伐之聲不絕于耳,千古功績,帝王夢斷,一切輝煌盡歸塵土。望著斑駁的城墻、風干的古尸、腐爛的樹木,回想穿越的狼煙,不禁感嘆歲月無情。</p> <p class="ql-block">△ 土墻上的通緝令還十分逼真。</p> <p class="ql-block">△ 謎城最后一座城堡內(nèi)部是一個展廳。展廳很有特色,用不拘一格的布局以及燈光渲染,營造了一個神秘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廳內(nèi)展示了西域三十六國的淵源,讓我們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一只藍色眼睛的造型給人印象深刻。透過這只眼睛,是我們能看到歷史塵埃中的古城,還是這只眼睛看穿了我們的內(nèi)心?</p> <p class="ql-block">△ 歷史的塵埃中,我們顯得那么渺小。</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里,歲月和戰(zhàn)爭剝蝕了古城浮夸的雕飾,淡褪了古城炫耀的文明,我們尋不到有關它的形跡,唯見四周的楊樹和沙丘。</p> <p class="ql-block">△ 黃土堆砌的城堡里,承載著喀喇汗王朝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 這真是一座神秘的復原生土建筑藝術群。</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經(jīng)筒,留下美好的期許。</p> <p class="ql-block">△ 游古城,實現(xiàn)心中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花海迷人。</p> <p class="ql-block">△ 點綴古墻。</p> <p class="ql-block">△ 透過荒涼的遺址,仿佛能看見往昔的華燈初上繁華,尋找前世“日不落”的場景。透過風雨侵蝕的城墻仍能感受到那個輝煌時代。</p> <p class="ql-block">△ 告別謎城,跟歷史道別。</p> <p class="ql-block">△ 再見葉城,下次再來造訪。</p> <p class="ql-block">△ 馬車進來,電瓶車出去。</p> <p class="ql-block">△ 我們向這座神秘的古城告別。</p> <p class="ql-block">△ 謎城,一個“謎”字,彰顯它的神秘,沒有留下任何史料,留下的只是后人無盡的猜想。</p> <p class="ql-block"> 歷史跨越千年,錫提亞古城曾是一座繁華的古城,可是這曾經(jīng)的輝煌是怎樣一下子消失的呢?是毀于一次慘烈的戰(zhàn)火,還是河流改道進行了搬遷,還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它終究還是化成了一片廢墟,我們期待著不久的將來,考古學家公布一個驚人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駕新疆之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