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醞釀許久的恩施自駕游計劃,因種種原因幾次被取消。而今年精心策劃的十一恩施自駕游又被連續(xù)的秋雨所困惑,最后5位鐵桿粉絲毅然決然,去,風(fēng)雨無阻,何許秋雨中的恩施風(fēng)景會更加如夢如畫。</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中秋節(jié)和家人團聚之后,就各自準(zhǔn)備出行裝備,下午5點5位群友從襄陽自駕出發(fā),直奔恩施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太約30日凌晨2點,我們到達了提前預(yù)定的客棧一一朝東巖絕壁驛棧,休息幾小時起床吃過早飯,就隨著小雨開始徒步穿越絕壁棧道。</p> <p class="ql-block"> 朝東巖還有另一個名字﹣﹣絕壁棧道!朝東巖可以說是恩施大峽谷的入口,當(dāng)你看到朝東巖的時候,也就標(biāo)志著你即將進入恩施大峽谷。朝東巖會以你不斷西行進入大峽谷景區(qū)的時候,產(chǎn)生多種角度的變化景觀。這張照片是我21年十一去時照的,當(dāng)時晴朗的天空,藍天白云,而今年的秋雨下了近一月有余,由于高山霧大,絕壁旁邊白霧蒙蒙,這也許對恐高的人來說是個好事,不用害怕了。</p> <p class="ql-block">爬巖壁</p> <p class="ql-block"> 走過一段泥濘小道,手抓山邊的繩索和鐵鏈,攀上陡峭絕壁,懸崖邊還是一片白霧蒙蒙</p> <p class="ql-block">懸崖邊照張大合影,C位留給我了。</p> <p class="ql-block">群友們只嘆息不能欣賞山下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突然霧慢慢的淡了,天色漸明,絕壁下方遠處的樓房、樹木、清江隔著薄薄的云海都看得一清二楚了。</p> <p class="ql-block"> 一陽和Y頭發(fā)現(xiàn)懸崖邊的一小洞口可以進去,于是我和羅漢跟隨其后,打著手電,貓腰鉆進一小洞口,眼前忽然額豁然開朗,里面是一個很大的山洞,很多奇特的鐘乳石,洞中套洞,探不見底的深井,非常壯觀漂亮。</p> <p class="ql-block">想把這定海神針搬回家</p> <p class="ql-block">非常經(jīng)典的打卡拍照點,看我這動作還標(biāo)準(zhǔn)吧。</p> <p class="ql-block"> 從石門進去,便是一很壯觀的天井,從天開攀上去,順鐵索過巖壁便可到朝東巖頭一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手抓鋼絲繩小心過巖壁</p> <p class="ql-block">就來到此處的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登上朝東巖頂部的我,拾得一很像朝東巖頭頂?shù)哪炯?,留作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從山頂下山最后順著這個木梯下來后沿著另一棧道返回到絕壁驛棧就安全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4點左右回到絕壁驛棧后,就又驅(qū)車趕往清江古河床愛情谷農(nóng)莊聚餐休息住宿。愛情谷農(nóng)莊陳總非常熱情體貼,知道我們5人剛淋過雨,晚上專門將我們的晚餐安排在一間有火爐的房間,非常溫暖。</p> <p class="ql-block"> 十月一日徒步清江古河床,這里有百里絕壁、傲嘯獨峰、原始森林、遠古村寨等景點美不勝收。自然景區(qū)則主要由熊貓洞,大小龍門,獨家寨、洞群、暗河、地縫、獨峰、象鼻山、清江河畫廊等組成。這里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中有山、山中有洞,伏流密布,石縫、石峽眾多,鐘乳石林立,目前未開發(fā),保持著原始的風(fēng)貌,讓你感受遠離人工雕琢的洞穴風(fēng)光、古河床風(fēng)光。早上出發(fā)前又遇大雨,我只好等雨小才出行。</p> <p class="ql-block">和當(dāng)?shù)馗柰鹾嫌傲裟?lt;/p> <p class="ql-block">一瀑布從洞頂飛流而下</p> <p class="ql-block"> 十月二日徒步穿越魚木寨, 魚木寨為土家族山寨,位于湖北省與重慶市交界處,東距利川市61公里,四周絕壁,占地6平方公里,居住著500多戶土家山民。這里有土家古堡、雄關(guān)、古墓、棧道和民宅,是國內(nèi)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家山寨,景區(qū)內(nèi)城堡寨墻、古棧道保存完好,數(shù)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關(guān)險道驚心動魄,村民生產(chǎn)生活用具古樸傳統(tǒng),民族風(fēng)俗別有風(fēng)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稱。</p> <p class="ql-block">雨后清晨的云海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魚木寨獨具特色的喪俗</p><p class="ql-block">土家人具有豁達的生死觀,認為死是生的另外一種表現(xiàn)形式。因此土家人歡歡喜喜送亡人,熱熱鬧鬧辦喪事,這是土家人獨特的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自掘"墳?zāi)?quot;自備棺材</p><p class="ql-block">成永高墓"、"向梓墓"這些豪華墓葬都是死者生前自掘的"墳?zāi)?quot;,這種墓葬稱為"生基墓"。"人死為大"的觀念讓土家人把喪葬看作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把它視為衡量家族、家庭和個人的重要尺度,是展示家族、家庭實力的重要方式。他們寧愿生前口積牙囤,也要在死后大操大辦,盡量把喪事辦得轟轟烈烈,把墓葬修得豪華富貴。</p><p class="ql-block">人鬼同屋人神共奉</p><p class="ql-block">魚木寨及周邊有"人鬼同屋"的習(xí)俗,我們稱之為"碑屋"。其做法為:墓碑直接修在堂屋正壁,與房屋墻壁合為一體,墓主名諱正位于家神神龕位置。墳塚上面有梁有柱,青瓦覆蓋。每逢節(jié)假日子孫后代都將飯菜酒水端在墓碑前的供桌上,和祖先一起共飲共餐。這一墓葬習(xí)俗為本地區(qū)特有。這些墓葬修在自己庭院的堂屋之中,究其緣由,除防土匪竊賊盜墓挖尸之外,更重要的是將祖先崇拜和神靈崇拜合二為一,是"人神一體"祭拜的特殊察拜形式。</p> <p class="ql-block">向氏老房子分上老房子和下老房子。是魚木寨建筑和農(nóng)耕文化的代表。上老房子建筑建于明末清初,下老房子即六吉堂,建成于民國九年。上下老房子皆為四合院,共占地1平方米,中心院壩用規(guī)整塊石鋪就。六吉堂兩廂彩樓浮雕精細,堂前抱廈高聳,飛檐翹角,朱漆生輝;抱廈基匪院壩1.5米,正中建階梯,左右兩側(cè)雕刻人物山水。前廊階壁左右各嵌石刻一通,長4米、高1米,正楷陰刻《南夫子訓(xùn)子格言》,書法穩(wěn)健,刀法嫻熟,長短句式,語言生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古棧道</p> <p class="ql-block">三陽關(guān),這是古代人通往山頂?shù)谋亟?jīng)之地,純手打鑿的攀巖石梯。</p> <p class="ql-block">順道跨省參觀了重慶羅田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羅田老街簡介始建于明朝后期,清代開始形成規(guī)模。老街呈"之"字形占地18000平方米,總長度391米。青石板路面,寬1.8米至3.5米不等,保存完好的青石板有1623塊。有古民居720間、2.3萬平方米。其中,明清至民國時期房屋有356間,7800平方米。當(dāng)時老街周邊50里無場鎮(zhèn),商貿(mào)異常活躍,有布莊、當(dāng)鋪、作坊等40余家。現(xiàn)存有武圣宮、玉成苑等完整古民居四合院。2011年入圍海選"重慶最美街道"之最美小巷十強。老街上場有一字庫塔,塔高7.5米,系古代"惜字塔"建筑,修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進行了修譜。立柱上刻有對聯(lián):"惜今人散字,敬古圣明文"。"蝌斗云霞煥,鴻篇日月光"。字庫塔是羅田人惜字、崇文的見證。2006年被列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羅田老310120-78510Eこ門!!老街末端的普濟橋,由開明人士募資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修建,為區(qū)內(nèi)迄今最古老的單孔石拱橋,是巴楚茶馬古道的咽喉要道。橋身是弧形,橋面兩側(cè)建有亭廊,亭廊上刻有"德厚流光"四個行書大字。2009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羅田老廁羅田古鎮(zhèn)的公共廁所,無名,俗稱"大茅屎",建于清代,座東向西,建筑面積15.6平方米。石結(jié)構(gòu),面闊6.5米,進深2.4米,高2.5米。屋頂中間用條石起脊,脊兩側(cè)各平鋪兩塊條石,單塊條石長2.2米、寬</p><p class="ql-block">0.3米。公廁四周及屋頂?shù)臈l石雖有所風(fēng)化,但至今依然滴水不漏,仍能使用。羅田老廁的建造,標(biāo)志著羅田人的文明程度,是研究清代羅田地區(qū)社會生</p><p class="ql-block">活習(xí)俗的重要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普濟橋</p> <p class="ql-block"> 十月三日徒步大山頂。大山頂?shù)靥幎魇┐髰{谷西麓的過渡地帶,它不像草原那般一望無垠。這里常見的地貌是連綿起伏的山地和低矮的丘陵,上面有成片的森林和草場,而在它的斷崖處,則是絕壁和高聳的山峰,與之相對應(yīng)的是大峽谷。山頂村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處近1900米。是典型的高山鄉(xiāng)村。由于下雨山高霧大,很多絕壁和高聳的山峰被霧氣籠罩,就連很著名的“朝天芛”近在咫尺也無法看見。下圖我21年看見的朝天芛。</p> <p class="ql-block">21年所見的朝天芛</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下雨路滑,給登山帶來了極大的難度,不得不借助繩索登山,攀爬絕壁之巔,我們一路欣賞俯瞰美麗風(fēng)光,一路策片打卡秀影亮險。今天走獨筍巖觀景臺-大山頂賽道-女兒湖-獨筍巖觀景臺環(huán)線,徒步爬山全程5.68公里,最高海拔1989米,累計爬升325米,雖然友友們雖連日戶外勞累、甚感疲乏,但一遇美景疲勞頓消,精神煥發(fā)!</p> <p class="ql-block">此處為大山頂最高點</p> <p class="ql-block">此處是大山頂最刺激的木橋,木橋下面就是萬丈深淵看不見底的峽谷,聽說這是以前準(zhǔn)備建景區(qū)時修建的臨時木橋,己多年沒人維護了,所以過此木橋每人都很小心謹(jǐn)慎。</p> <p class="ql-block">通往女兒湖近道</p> <p class="ql-block">女兒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