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 class="ql-block">康洪雷導演的作品,幾乎沒讓人失望過,此番《父輩的榮耀》,沿襲了康導一貫的品質(zh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部聚焦林業(yè)改革轉(zhuǎn)型的劇,落腳點卻在顧長山一家的親情羈絆上,以及鄰里之間不乏矛盾卻也溫馨的日常。從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中折射生活和時代的變遷,呼應(yīng)“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訴求。</p> <p class="ql-block">顧長山特殊的家庭演繹著時代的變遷,也映射著人物的命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顧長山及師傅那一代人,響應(yīng)國家建設(shè)號召,伐樹便是他們的使命。當時的他們,都爭著搶著上山,一為工作求溫飽,二為支援國家建設(sh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年后,這批為了國家建設(shè)而奉獻給林業(yè)一生的人,卻成了孩子口中的“壞人”,顧長山不明白他們當初的行為為什么讓他成為了動畫片中的“光頭強”?準備好的教育節(jié)目在孩子們的聲聲指責中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他的師傅為他解惑:當初他們伐樹是為了支援國家建設(shè),如今的植樹造林也是為了國家建設(sh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訴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當新的時代訴求擺在他們面前,他們的選擇是改變自己,順應(yīng)時代要求。還木于林,保住綠水青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顧長山的師傅深諳此理,一輩子獻給了農(nóng)林事業(yè)。早年間因國家建設(shè)需要不斷的砍樹,后半輩子他便不斷的種樹,樹木蔥蘢,林海波涌是他一直以來的心愿。他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他所熱愛的那片土地,從早年間瘋狂伐木到后半生拼命種植,以一種輪回的姿態(tài)走完了這一生,最終和他種下的三萬六千二百一十二棵樹一樣扎根在了山上,如一棵青松,守護著自己的村莊,如山神般。</p> <p class="ql-block">劇中涉及的林業(yè)改革,對當時的林業(yè)工人是一場震動,他們無法接受“停薪留職”,無法接受待崗無業(yè),他們也會鬧心,也會氣憤,導演把改革的陣痛消解于東北人自帶的幽默樂觀中,但這也導致了劇集無法深入探討林業(yè)工人失業(yè)帶來的傷害,也無法深入的展示他們?nèi)绾螐目嚯y中走出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劇集后半部分,則以顧長山的養(yǎng)子陳興杰毅然從南方大城市回來創(chuàng)業(yè),帶領(lǐng)大家重新尋到幸福作結(jié)。讓那一代的林業(yè)工人重新尋到生活的方向,也明白了守護林場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劇中也通過了顧長山收養(yǎng)的孩子來反映那個時代曾有的歷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興杰的母親在丈夫因公犧牲后,拋下兒子獨自前往南方打拼,折射出了當時南方的改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東北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鳳勤的出走以及留在顧家,折射出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為了保住飯碗不下崗,馬曉云梁富寬不得不把這二女兒送走。</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后,當他們熱衷于去海南旅游買房,也正是海南建設(shè)國際旅游島的熱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劇中的每件事,都是特定時代的映射,而導演把時代特點融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導演的匠心所在。</p> 二 <p class="ql-block">這劇年代劇中,顧長山的特殊家庭尤其讓人動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爺爺是顧長山的師傅,是新中國第一代林業(yè)工人,一輩子無兒無女,把自己獻給了林業(yè)。顧長山把他接到家中照顧他,給他養(yǎng)老。</p> <p class="ql-block">顧長山是第二代林業(yè)工人,一輩子獻給了農(nóng)林事業(yè)。在他身上,有林業(yè)人的責任擔當、堅韌不拔,也有那個時代人的純樸善良、穩(wěn)重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性格使然,他才會收養(yǎng)工友之子陳興杰,給了陳興杰一個溫暖的家,助陳興杰考上心儀的大學。</p> <p class="ql-block">也是他的善良,在梁鳳勤不愿回梁家時,敞開大門接納了梁鳳勤,用自己的溫暖治愈著梁鳳勤童年的不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他的可靠,才讓工友劉玉良在自知罪行終有被發(fā)現(xiàn)的一天時,早早的把兒子劉自強托負給他,而他也不負所托,撫養(yǎng)孩子長大。</p> <p class="ql-block">顧長山的妻子那存花有著那個時代婦女的美好品德,勤勞、善良、隱忍、堅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然在收養(yǎng)孩子時因為家庭拮據(jù)的原因,有反對過、不滿過,但最后都接受了下來,并且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們健康成長,任勞任怨的照顧著一大家子人的飲食起居。</p> <p class="ql-block">顧家長子顧兆成,是顧長山繼子,也是林場第三代林業(yè)工人。他沉默老實,什么事都自己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父親原因參軍夢碎,他沒有一句怨言,默默的走進林場,像父輩一樣盡職盡責的守護這片山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巡山日記,連專家看了都贊不絕口。平時悶葫蘆一個,面對鏡頭憋不出一句話,但只要面對山林,講起每一棵樹,講起每一頭動物,他都能滔滔不絕。</p> <p class="ql-block">顧家二子陳興杰,因父親意外離世,母親遠走他鄉(xiāng),不得已接受顧長山救助。深感寄人籬下的他,敏感而自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努力,他走出大山,如愿去往南方。大學畢業(yè)后本可留校,他卻選擇了跳出舒適區(qū),到企業(yè)打拼;在公司站穩(wěn)腳跟后,又在顧家危難時毅然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一起走上富裕的道路;最后響應(yīng)國家號召,守護綠水青山,并且與妹妹合作,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p> <p class="ql-block">顧家三子劉自強是顧長山工友入獄后的托負,自知命運的劉自強從小就懂事得讓人心疼,為了讓顧長山夫妻能留下他,一見面就“爸”“媽”的叫個不停,見著家務(wù)就搶著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幫襯顧家,他在小時候就想著法子賺錢,顯示了他的經(jīng)商頭腦,他是顧家第一個出來做生意的人。顧兆喜出事后,他又與陳興杰一起,想方設(shè)法善后。</p> <p class="ql-block">顧兆喜是顧長山與那存花的親生兒子,從小調(diào)皮搗蛋,活得瀟灑恣肆。長大后與劉自強一起做生意,善良而又自負,常常與劉自強爭吵,每回都是劉自強讓著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父親生病需巨額手術(shù)費,被陳興杰母親黃小萍介紹的商人王老板欺騙,一怒之下誤傷王導板并導致其死亡,經(jīng)陳興杰和劉自強的積極救助及父親的真誠一跪,獲得受害人家屬諒解書,最終入獄8年,是顧長山孩子中最具悲劇色彩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同時他又很幸運,深得梁鳳菊愛戀,并心甘情愿苦等他8年。</p> <p class="ql-block">顧家唯一的女兒梁鳳勤本是馬曉云的親生女兒,為生梁鳳菊不得不把她送到妹妹家。但當梁鳳菊無法在小姨家再呆下去而找上門來時,馬曉云又因丈夫正處在林業(yè)人事改革,擔心下崗的他們計劃把她送走,心灰意冷的梁鳳菊離家出走,被陳興杰找到帶回了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此她一心一意留在顧家,無論馬曉云來求她多少次想帶她回家,都被她冷臉拒絕,留給馬曉云一臉落寞。</p> <p class="ql-block">顧長山的特殊家庭就這樣機緣巧合的組成了,夫妻倆用自己的善良與勤勞,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天,治愈著他們童年的不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倆從未因他們不是親生的而苛待他們,而是盡自己最大所能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以致多年后孩子們回憶起當初,都認為父母對自己最好,那么多孩子中最愛的是自己。</p> 三 <p class="ql-block">電視劇以顧長山一家的故事,讓人看到父輩的犧牲與付出,父輩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是如何用自己的勤勞、善良、無私、堅忍,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的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劇中的顧長山,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他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痛苦與煩惱,也有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但為了孩子們,他勇敢的接受命運的暴擊,直面生活的困難與挑戰(zhàn)。</p> <p class="ql-block">而他勇敢堅韌的品質(zhì),也潛移默化的傳遞給每個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劇中的每個孩子,都有來自時代的困擾,有來自原生家庭的沖突,有各自的痛苦與不幸,但他們都從父輩那里汲取了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遇事不低頭不退縮,如父輩一樣,迎難而上,勇于擔當。</p> <p class="ql-block">劇中不乏對苦難的描述,當不幸接二連三地降臨顧家,當困難一個接一個地到來,顧家兒女們總是樂觀的對待,想方設(shè)法的解決。他們從不怨天尤人,也不互相推諉責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原生家庭與寄生家庭產(chǎn)生矛盾時,他們也用自己的堅毅與勇敢,把矛盾沖突化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當時代需要他們時,他們也如父輩一樣,勇敢的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父輩的犧牲與貢獻,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踐行在行動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們珍惜父輩們?yōu)樗麄儎?chuàng)下的一切,困難把他們的心聯(lián)結(jié)得更緊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興杰決定接過父輩的旗幟,用知識帶領(lǐng)家人徹底走出林場、扎下新的根。</p> <p class="ql-block">性格中的美好因子,共同生活的溫馨日常,讓他們即使在苦難的歲月里,一家人也緊密相連,不生齟齬,同心協(xié)力度過難關(guā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時代,顧家人不斷努力、探索,追求著他們的夢想和理念,同時也在彼此的支持和幫助下,過上了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父輩的榮耀》,就是用三代人的故事,講述歷史的變遷,也展示人性的善良與堅忍,更講述良好家風的傳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劇情不煽情,演員演得也很克制,但這平凡的日常,卻能讓觀眾感動得流淚,這是導演功力的使然,是這部劇成功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