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為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素養(yǎng),促進青年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我校語文教研組在教務處的組織下,于9月27日開展了青年教師研磨課活動。</p> <p class="ql-block"> 本次參加磨課的兩位老師,在接到任務后認真準備,通過反復研讀課標,鉆研教材的同時向有經驗的老師多次請教,所呈現(xiàn)出來的課堂都非常成熟。</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節(jié)課是由楊秀艷老師執(zhí)教的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習作《漫畫老師》。本次習作要求“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楊老師緊扣“漫畫”這一主題,以熟悉的漫畫人物“成龍”和“三毛”為依托,引導學生抓住漫畫夸張的手法,突出人物特點,切入本次習作。從師生共畫、插圖理解、課文引路、范文指導、片段習作和學生點評幾個方面進行指導教學。重在指導學生從外貌、性格、愛好等方面進行初步勾勒,結合具體事例,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進行夸張的細節(jié)渲染,突出人物特點進行習作方法指導。整堂課緊緊圍繞“特點”和“事例”展開教學,通過指導、研究、習作、點評的方式,讓學生輕松突破了“寫什么?”“怎么寫”的難點,能夠做到學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節(jié)課是由何琳琳老師執(zhí)教的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秋天的雨》。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在教學中,何老師以雨聲和秋雨圖導入課題,學生通過自由讀文,知道打開這扇秋天之門的鑰匙是秋雨,再以秋雨為線索,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色彩繽紛、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秋天的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教學中,何老師通過品讀課文,讓孩子們在讀中悟,引導學生學習秋雨里藏著的氣味及吹起金色的小喇叭要告訴人們什么消息。最后再來點題,課文從顏色、氣味、聲音三個方面寫了秋天的雨,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豐收、歡樂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 一堂只有40分鐘的課,卻有眼前一亮的構思設計,有深刻真摯的情感體驗。一次研討、一次磨課,點燃了教師們的激情,這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種有聲的思想交流。</p> <p class="ql-block"> 教中思,思中行,行中進。課后的評課議課活動中,老師們暢所欲言,具體從環(huán)節(jié)安排、問題設計、板書設計等幾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營造出濃厚的評課氛圍。 研討過后,執(zhí)教老師談到了自己原先的思考,談到了評課后的新的思想“花火”,吐露了破繭成蝶的心路歷程。</p> <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教師個人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離不開整個集體的研討、分享。磨課的過程是集體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此次研磨課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年輕教師的成長,融合了五小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磨出了語文教研的創(chuàng)新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