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梁啟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在戊戌變法時,康(康有為)梁(梁啟超)并不反對儒家思想,相反利用儒家思想來為自己的變法服務(wù),主張儒家思想也認同變法;新文化運動時期,是主張打倒孔家店的,全面反對儒家思想。他雖不擅臨池與書法研究,但由于晚清朝庭的腐敗及民初政治的動亂,他一心救國,積極投身挽救中國的偉大事業(yè),不得不卷入政治斗爭的漩渦之中,到1918年(46歲)才離開政治舞臺,先后在南開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清華學(xué)校國學(xué)研究院任教,同時潛心整理、研究文、史等各種學(xué)術(shù)源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啟超作為清晚期的人物,正處在碑學(xué)盛世,而且他所追隨的老師康有為無論從理論到實踐都是碑學(xué)大家。所以梁啟超先生寫北碑太正常了。其實梁啟超早年是學(xué)歐楷入門的,早期作品中,歐楷書風(fēng)尤為明顯。是不是維新變法時,到了北京才在書法上也走了時代前沿呢,留給有心人去考證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這幅先生所臨的《張遷碑》確實是凝結(jié)了其畢生的藝術(shù)精華,不僅重現(xiàn)了張遷碑的古樸渾厚,雄強大氣,而且呈現(xiàn)了其他書家所臨張遷碑沒有那種儒雅,潤澤之氣。取其強,而不失和美,取其方正,而不失圓柔,如此臨帖也只有梁啟超這等悟性的天才能做到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必由之路。俗人臨帖,眼里只有那個最顯著的特點,取方則銳利,取圓則油滑,過猶不及也。</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感嘆一下,這幅作品早在199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中,以17.6萬元被拍走,而在嘉德2018秋拍以 1345.5萬元成交,23年漲了76.4倍,那時候17.6在北京買的房子,現(xiàn)在怎么也上億了,比起房價,藝術(shù)品的升值空間都甘拜下風(fēng)啊。</p> <p class="ql-block">梁啟超臨《張遷碑》欣賞</p> <p class="ql-block">梁啟超臨《張遷碑》欣賞</p> <p class="ql-block">梁啟超臨《張遷碑》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