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歡枕邊書。</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的枕邊書是幾本連環(huán)畫,至今還記得起書名的有《一枝駁殼槍》、《半夜雞叫》、《大刀記》等。中學時,枕邊書換成為了歷史,文學類書籍,印象最深的是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的《牛虻》。退休后,枕邊書也“休閑”了許多,兩本《中華散文集》常年擺放于床頭,伸手可得,隨意翻看,倦極而眠。</p><p class="ql-block"> 所謂枕邊書,就是個人眼里的好書,是那種讓你品味再三,掩卷難忘的書,這樣的書看一遍就放不下,天天都想讀,值得終生擁有。</p><p class="ql-block"> 喜歡讀書的人少不了買書,我十分懷念童年時在縣新華書店買書的日子。那個時候家里給的錢雖然不多,卻分分角角都有書可買,幾分錢的連環(huán)畫,幾角錢的神話故事書應有盡有。大人看的書也十分便宜,我有一套五十年代編寫《政治經(jīng)濟學教程》,《聯(lián)共(布)簡史》等老書,是父輩留下來的,每本才幾角錢,即便到了80年代初,一本《漢魏南北朝詩選注》定價也只有一元二角,不像現(xiàn)在一本長篇小說動輒幾十塊錢。</p><p class="ql-block"> 待自己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能力后,開始有意識的買書、藏書,最讓我津津樂道的是一次“撿書”經(jīng)歷。上世紀九十年代公司機關(guān)啟用新樓,不少部門忙著處理廢品,我在一個存放廢品的房間里意外發(fā)現(xiàn)一整套中華書局出版的《二十四史》,雖然這套書一部分被水泡過,但保存完整,我用了八大紙箱運到樓頂晾曬,并且“占為己有”,用孔乙己的話說“竊書不能算偷”,呵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十年代的部分書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八十年代的書籍</span></p> <p class="ql-block"> 回顧自己的讀書時間,最難忘懷的竟是動亂年代里的一段日子。那個時候,公社里的學校以學工學農(nóng)為主,學生基本上無書可讀。我的母親沒有上過學,但卻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一天母親悄悄把我?guī)У娇h醫(yī)院早已關(guān)閉的圖書室里,那里有幾箱昔日供住院患者借閱的舊圖書,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我的眼睛肯定是放光的,這間小屋就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了我。從此,每天放學后我就帶上鑰匙偷偷地溜進那個小小的圖書室,安安靜靜地在里邊看書,《林海雪原》、《紅巖》、《平原槍聲》等名著都是在那個時候讀到的,我還第一次讀到了蘇聯(lián)小說《靜靜的頓河》。現(xiàn)在來看,這些“紅色經(jīng)典”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對于那個年代的一個剛上初中的孩子來說,擁有這些已經(jīng)很幸運了。在那里讀書的時間不算長,書的內(nèi)容也只能半生半熟地“吞咽”,卻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埋下了文學的種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的小書架</span></p> <p class="ql-block"> 即便到退休后,我始終認為讀書對閑余生活同樣大有益處,它可以讓賦閑的日子變得更“滿”、更“新”、更“淡”,避免退休“危機”,學會豁達與超越。</p><p class="ql-block"> “滿”是指讀書可以讓自己的思想豐盈起來,在油鹽醬醋茶樣樣不缺的今天,為自己端上一盤文化大餐。</p><p class="ql-block"> “鮮”不是新鮮,過去說革命者永遠是年輕,讀書看報也能讓老年人的思想“保鮮”,通過閱讀及時獲取新的知識和信息,不被時代邊緣化。</p><p class="ql-block"> “淡”是書本開給老年人的一劑“良藥”,看淡功名利祿,領(lǐng)悟一點兒禪意,獲得一顆大自在的心。</p><p class="ql-block"> 人這一生,讀書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動亂年代過來的人還應該加上一句,讀好書的時間更少。要讀書就一定讀好書,首先讀“大先生”們的書,如馮友蘭、朱自清、季羨林等人的文章,他們當過老師,寫出的文章有一種循循善誘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通過讀他們的書,進而感受到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的胸懷。另外,多讀一些中國的古典文學,古人的文章是中國文化的高峰。讀高中時,聽老師講過《捕蛇者說》、《五蠹》、《鄭伯克段于焉》等文言文,體驗到了古代文學之美。不要忘了,魯迅的書是一定要讀的,魯迅的骨頭最“硬”,讀懂他的學問也是一塊“硬骨頭”。要讀的東西太多了,但如果讓我選出一本足夠一生鉆研的書籍,我選的是《古文觀止》,一本比人的生命還要長的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讀書與品茶</span></p> <p class="ql-block"> 書讀到一定程度自然要寫一寫了,我把寫作當成是一種心靈表達的方式。我喜歡邊讀書邊寫作,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可以獲得優(yōu)秀作品的溢出效應,寫出的文章更接近于文人的風格。當然,學著寫不是抄襲別人的勞動,也不能比著葫蘆去畫瓢,而是取其要義,遵其法度,在借鑒中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東西,寫出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的新意。比如我在寫《母親的花架》一文時,反復閱讀了老舍先生的《養(yǎng)花》這篇文章,借著大師的光輝寫出了一點兒色彩。再比如寫《知青雜記》一文時,特意拜讀了有尋根文學代表作家之稱的王安憶大作《月色撩人》,星星跟著月亮走了一遭。</p><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讀書改變命運,我雖然沒有高考“跳龍門”那樣的百感交集,卻也靠著平時積攢的一點文學功底完成了兩次人生軌跡的轉(zhuǎn)變。</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發(fā)生在參加工作后不久,起因是參加工廠慶“八一”征文活動,沒有想到的是竟一文“揚名”,文章獲獎后引起了廠領(lǐng)導的注意,政治處為此借調(diào)我去籌辦慶祝投產(chǎn)一周年展覽,布展工作結(jié)束后,政治處希望我去當宣傳干事,而生產(chǎn)計劃處則直接找到我,要我去搞管理工作,當時我剛從航校學習歸來,那個時候講究學為所用,我最終選擇了去了計劃處,后來我才知道,我是那批入職青工中第一個走上管理崗位的人。</p><p class="ql-block"> 如果用“春風得意馬蹄急”來形容這次命運的轉(zhuǎn)折。那么,第二次人生轉(zhuǎn)折,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于照顧父母的考慮,我從軍工廠調(diào)進了父母所在城市的一家化肥企業(yè),這一次調(diào)動不但失去了管理干部身份,還被分配到遠離城區(qū)的水廠當一名外線電工。第一次外出作業(yè)時,我站在茂密的高粱地里,仰望頭頂?shù)母邏弘娋€,內(nèi)心的落差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喜歡寫作,我的后半生可能就這么平淡地度過了。幸運地是,老天又給了我一次機會。有一天,車間書記告訴我,工廠創(chuàng)辦了《企業(yè)報》,喜歡寫作的職工可以給報紙投稿。書記的話給了我改變現(xiàn)狀的勇氣,實際上我也一直在暗暗地等待這樣的機會。沒過多久,我寫的稿件開始見諸報端。有一年設(shè)備大修,我寫了一篇反映工人野外作業(yè)的通訊《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還配寫了兩首詩歌,稿件投出后,通訊上了工廠的《大檢修簡報》,詩歌登上了工廠宣傳組的黑板報。憑著孜孜不倦的努力,不久我被借調(diào)到廠報當編輯,中間雖有挫折,最終還是通過寫作走出低谷,先后被調(diào)到公司團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工作,腳下的路越走越寬廣 ,直到走上領(lǐng)導崗位。</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個切身的體會,讀書可以讓人成為“多面手” 比如我在宣傳部門工作時接觸到了報紙、電視、網(wǎng)站等正規(guī)的宣傳工具,正規(guī)到什么程度呢?我自豪地打個比方,搞一臺晚會,可以在400平米的演播廳里完成三機定位實況錄像,企業(yè)有重要活動,專題片、大型展覽、報紙專刊、電視新聞輪番上陣助威?;鶎訂挝桓阋淮蜗姥菥毧梢猿鰟悠吲_攝像機全程跟蹤拍攝,還獲得“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創(chuàng)新獎”,而這一切不讀書是很難駕馭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的寫作空間</span></p> <p class="ql-block"> 每逢回憶這些曲折的經(jīng)歷,我就想起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句話,“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刻,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闭怯涀×诉@句話,自己好起來后,我常常告誡年輕人不要輕視人生道路上每一個微小的臺階,并為邁上這個臺階儲備好足夠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時間在延續(xù),書要讀下去,文章也要寫下去,有閱讀和寫作的日子真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修改后的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工作時撰寫的部分論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