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仁者愛人 助人為樂 </p><p class="ql-block">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師道”,賦予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的職責。伴隨著對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向往與傳播精神,我們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于這個颯爽的初秋特邀古城初中宋艷紅老師來展開全園家長的傳統(tǒng)文化講座活動,旨在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風采傳播至家長心中,更根植在幼兒心中。</p> “和” <p class="ql-block">“和”作為中國古代雜文學觀念中的一個基本范疇,它反映了中國哲學的民族氣質,如《荀子·樂論》所稱君臣上下一同聽樂而“莫不和敬”,強調“樂者審一以定和”。</p><p class="ql-block">正所謂家校和,才能確保孩子全面成長。</p> “信” <p class="ql-block">“信”誠信為本 </p><p class="ql-block">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大車無,小車無靰,其何以行之哉?</p><p class="ql-block">誠信,不僅是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業(yè)得以成功的保障。</p><p class="ql-block">嚴防孩子說謊,培養(yǎng)孩子孩子正氣行為,便為信!</p> “勞” <p class="ql-block">“勞” :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p><p class="ql-block">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p><p class="ql-block">我們可以:</p><p class="ql-block">1、樹立家長是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的第一任老師意識。</p><p class="ql-block">2、把家庭作為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的第一課堂。</p><p class="ql-block">3、家庭成員共同參與,齊心協(xié)力,言傳身教,講究方法。</p> “省” <p class="ql-block">“省”內省改過 糾子之錯 </p><p class="ql-block">"人非圣賢,孰能無過?"</p><p class="ql-block">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p><p class="ql-block">《周易》云:“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p><p class="ql-block">孩子言行有過錯,家長老師必須糾正,這是我們應當監(jiān)督的。</p> <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文化,講求底蘊豐富,傳承悠遠。我們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家長代表在領略傳統(tǒng)文化風采后,借此良機與園長暢談關孩子教育、教師成長、園所發(fā)展...</p><p class="ql-block">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一個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我們牢記:努力學習,勤于實踐,把孩子培養(yǎng)成德才兼?zhèn)?、可堪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p><p class="ql-block">論教育,我們一直在前進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