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透過淺淺的門洞,早晨的陽光在古老石墻上留下道道斑駁的印記;保潔不疾不徐地清掃著長長的街巷,身后拖著長長的影子;古老而富有特色的建筑在微暗中呈現(xiàn)出異樣的光;少有行人的街頭,極少的商家開始卸下商鋪的門板,準備一天的生計;已經開了門的,親切的邀你進門,喝茶攀談,介紹自己得意的收藏,談論古鎮(zhèn)的前世今生……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毫不做作和粉飾,它不因為你的到來或離去而表現(xiàn)出太多的驚訝,這是一個不設防的古鎮(zhèn),這里就是鈞瓷之都——神垕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神垕古鎮(zhèn)曾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由于地處伏牛山系,有著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有著別處沒有的瓷土和燒制工藝,于是造就了這里獨一無二的鈞瓷。唐朝時期,這里便開始燒制多彩的花瓷和鈞瓷,到宋徽宗時,生產技藝已達到巔峰,于是,民窯搖身一變而成官窯,從此,鈞瓷成了皇家御用之物,百姓難得一見?!凹矣腥f貫,不如鈞瓷一片”,可見其稀有和珍貴。</p> <p class="ql-block"> 那時,這里應該是這樣的一個場景,一處處鈞窯冒著裊裊的煙霧,窯工們靜心勞作著,制坯的制坯,上釉的上釉……一派忙碌的景象,燒制好的鈞瓷千挑萬選,極佳者被送往宮廷??梢韵胍?,當時的神垕古鎮(zhèn),家家戶戶,前店后窯,是何其的忙碌。外圍則戒備森嚴,官兵們守衛(wèi)著每一個出口,提防每一片精瓷的流出,哪怕是燒壞的殘瓷。這兒是鈞瓷的燒制中心,是美侖美奐的瓷的世界,同時也是一個禁錮了窯工自由的一座煉獄。創(chuàng)造美是窯工們的職責,而欣賞美則是禁苑人的事。燒制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美好的事物只是在他們的手中短暫的一停,便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之中。</p> <p class="ql-block"> 而今的古鎮(zhèn),早已沒有了太多的禁錮,空氣中彌散著的都是自然的、藝術的氣息。晨曦中,步入神垕老街,仿佛一下穿越到了古代,老的建筑,老的門店,靜靜的矗立在街的兩側。街不寬,因地勢彎曲向前,建筑也是隨勢而筑,高低參差。各家的招牌掛在門口顯眼的位置,昭示著與別人的不同。如今的老街,雖是從宋時演進而來,但古老之中依然摻雜了現(xiàn)代的成分。門店是老的,伯靈廟是老的,關帝廟是老的,但在它們的對面,人民劇院則明顯是現(xiàn)代的建筑,雖與古鎮(zhèn)的格調有點不搭,但卻見證著古鎮(zhèn)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因瓷而興的古鎮(zhèn),到處都有著瓷的影子。這其中,當推伯靈翁廟,俗稱“大廟”。據(jù)史料記述,其興建于宋朝,據(jù)現(xiàn)存碑文記述,復建于明代弘治八年(即1496年),是鈞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廟內主要建筑有窯神殿、花戲樓、道房、東西日月廳。窯神殿內供奉著三尊主神,中間是土山大王,左邊是伯靈仙翁,右邊是金火圣母。傳說伯靈翁即孫臏,因其隨師鬼谷子學藝,曾以木材燒炭,為煉丹取暖之用,因此被奉為燒窯之祖亦即窯神;而“土山大王”,即為歷史上的舜帝,據(jù)史料記載,舜曾“陶河于濱”,被窯民們譽為司土之神;“金火圣母”是司火之神,是經皇封的一位為鈞瓷獻身的民間藝人的化身。在整組建筑中,正門花戲樓是絕對驚艷的存在?;☉驑鞘遣`翁廟的主體兩用建筑(即山門和戲樓合用),兼出、入、演戲為一體,設計精巧,雕工細致。整個戲樓采用木結構為主的歇山,九脊飛檐,樓閣式建筑,古樸端莊,精致文雅。戲樓內雕梁畫棟,粉壁彩屏,以盤龍透雕為中心的圖案,其造型設計,線條構描,別具風格,極盡精工。全樓系彩釉琉璃瓦蓋頂。樓脊中心立一麒麟,背馭鈞瓷寶瓶,栩栩如生,一派祥瑞之氣。山門前的石柱上刻有一聯(lián)“靈丹寶箓傳萬世 坤德離功利萬商”,既是對制瓷方法的記錄,又有對司火之神的贊美。神垕,這一鈞瓷天選之地,因這一建筑被賦予了太多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標志性的建筑代表的是敬畏,而那些透過低矮的門店延伸進去的則是窯工們真實的生活。院落有三進的,也有五進的,這些人家,因瓷而商,因商而富,他們借助手中的技藝,借助后院騰騰不息的爐火,借助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變化,由小而大,演變成了一個家族的榮耀。每一個院落不盡相同,各有各的故事;但又變化不大,始終都是圍繞一個瓷字鋪展開來,以一個個真實的存在向人們訴說著鈞瓷的歷史,多彩而厚重,美麗而憂傷。</p> <p class="ql-block"> 其實,這里儼然是一個小的世界。沿著鎮(zhèn)中的長街徐徐前行,可以看到又有小的街巷向兩邊延伸開去,在小鎮(zhèn)的土地上不斷鋪排,因勢而成,因業(yè)而興。大街的中段,一方型城樓赫然存在,四個方向,四門洞開,把人們的眼光和思緒引向了遠方。同時,十字交會的街道也大致勾畫出了神垕小鎮(zhèn)的基本框架,框架內每一個區(qū)塊,都有燒瓷的煙火,都有精美瓷器的存在。這些共同的存在,最終鋪就了神垕的一地繁華。</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的存在有時是一個奇跡。曾經許多知名的古鎮(zhèn),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甚至沒了一點聲息;有些幸存下來的,也大多只是殘垣斷壁,破敗到不忍直視。但神垕,卻頑強地堅持到現(xiàn)在,而且還不時綻放出炫目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街道的中段,一神垕書畫苑的所在赫然在目,門面古樸,飾以嶄新的燈籠,對仗工穩(wěn)的對聯(lián):“四書五經傳忠垕 古鎮(zhèn)千年說天神”“ 瓷業(yè)專攻有乾坤 書院傳道敬天地” “胎凝硃紅潤如玉 月白天青凈比德”等等,將整個院落烘托出滿滿的書香味。書院的主人趙志儒,癡迷于儒學和鈞瓷,為了鈞瓷選擇留在了神垕古鎮(zhèn),三進的院落被他布置的井井有條,鈞瓷與儒家文化有機的融合靜靜地向來往的客人傳遞著一種文化的訊號。在商而不囿于商,傳文而又不止于文,商以養(yǎng)文,文以厚商,一個小小的書院,靠文化連接著小鎮(zhèn)外面的世界,在這個遍地商業(yè)氣息的古鎮(zhèn),它的存在,獨特而又必要。就像窯的煙囪里冒出的裊裊的煙,帶著火星,在暗的夜里,纏綿而又充滿希望。</p> <p class="ql-block"> 將要離開的時候,我特意來到頗具規(guī)模的孔家鈞窯,作為“中國鈞瓷名窯”,孔家鈞窯有著完善的理論和實踐技藝,其產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讓其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當代鈞瓷品牌的代言者。孔家鈞窯偌大的展廳里,琳瑯滿目的鈞瓷作品,展示著鈞瓷古樸典雅的藝術造型和富有的時代美學風貌,玉潤晶瑩,飛壁流火,絢麗多姿,沉穩(wěn)多變,把鈞瓷技藝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的極具完美。摩挲著一件件考究的作品,你從中不難理解,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將瓷文化傳承和發(fā)展作為一種責任,并且努力地將其傳承下去,這才是古鎮(zhèn)得以長存的密碼。</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的燈火像來時一樣,在身后輝煌成一片。這是個活著的古鎮(zhèn),因為其有古代的故事,有現(xiàn)代的人,更重要的是有現(xiàn)代的人還在認真地做著古代的事。不大的古鎮(zhèn)在某一刻終將安靜下來,這安靜之中,有沉淀、有積蓄,也有鮮活的期待。這期待,像一個年輕人對一位長者的敬仰,更像一個窯工開窯前那一刻的等待。</p> <p class="ql-block"> 有窯火、有勞作、有傳統(tǒng)、有發(fā)展,而不是像太多做舊的古鎮(zhèn)那樣,除去濃濃的商業(yè)氣息,就是純粹的現(xiàn)代元素——吃喝玩樂。也許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古鎮(zhèn)應有的模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