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歐洲瑞士,是我一直向往鐘情之地,因林林總總的原因,一直未能了卻的夙愿。但在甘南的境地,卻有一個"東方小瑞士",有這美稱,可見并不一般,于是,就去郎木寺東方小瑞土以解我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不是座寺廟,它是甘南小鎮(zhèn)的名稱一一郎木寺鎮(zhèn)。它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和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下轄的一個小鎮(zhèn)。它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海拔在3400多米的高原之上。郎木寺鎮(zhèn)上一條小溪寬不足二米,溪水潺潺,十分清澈,卻有著氣勢恢弘的名字叫白龍江,白龍江穿鎮(zhèn)而過,它的北面屬于甘肅,南面則屬于四川。南北各有一寺院,甘肅這邊叫做賽赤寺,四川的叫格爾底寺,兩寺院隔著白龍江兩兩相互守望。</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鎮(zhèn)并不大,主街道也較窄,街道兩側商鋪林立,商品琳瑯滿目,兜售藏袍、轉經(jīng)筒、手串居多,游客????攘攘,穿梭于街上,也算熱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著"一腳跨兩省,一步跨兩?。⒌拿雷u。以白龍江為分界,南北兩寺院相隔不遠,能見彼此。</p> <p class="ql-block">靜臥于白龍江畔的郎木寺鎮(zhèn),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景色秀美。鎮(zhèn)里有座藏傳佛教寺院,宛如一座雄偉的宮殿,金燦燦,錯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郁郁蔥蔥的古柏蒼松間,被賦予了"東方小瑞士"的稱號。</p> <p class="ql-block">建于山坡上的寺院,富麗堂皇的宮殿式建筑,雕梁畫棟,雄偉壯觀,氣勢恢宏,色澤華麗。據(jù)說,寺院按照其不同的作用及功能,墻面涂以不同的顏色。在我的眼中,藍天蒼穹之下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并沒有那么神秘和幽深,只覺得很熱烈奔放,很是陽光和華麗,只論它的顏色就夠了,就足夠讓人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層層疊疊的金色的金頂,流光溢彩,彌漫著濃濃的佛教氣息??諝庵卸紛A帶著禪意詳和空靈,置身其中,煩躁的心情,也多了幾許平靜和安寧。</p> <p class="ql-block">都說先有郎木寺,然后再有郎木寺鎮(zhèn)。可見,郎木寺起源在藏傳佛教格魯派學派上有多么大地影響力,知名度僅次于布達拉宮。因此,也有人說,沒到過郎木寺,不算到過真正的甘南,足見,它在藏傳佛教格魯派佛教中具有多么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順著斜坡而上,越上越能看到美景,站在高山之巔,俯視郎木寺鎮(zhèn),全貌盡收眼底,沿白龍江而建的街區(qū)、樓房隱約可見,成片寺院和大面積民房參雜一起,很是壯觀。</p> <p class="ql-block">聞名遐邇的郎木寺,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建于清康熙十三年,它的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藏族、羌族等多種民族建筑元素,氣宇軒昂,展現(xiàn)了民族融合的美麗風景,百看不厭,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寺內的壁畫雕塑精美絕倫,色彩豐富,生動地展現(xiàn)了佛教故事和傳統(tǒng)文化,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p> <p class="ql-block">除了參觀佛殿,還可以徒步走一走旁邊的大峽谷和高山草甸,納摩大峽谷景色十分秀美,綠意盎然,也是白龍江的源頭。</p> <p class="ql-block">通往納摩大峽谷,峽谷兩側怪峰奇石,石峰懸崖峭壁,石峰形態(tài)萬千。峽谷深處也是白龍江的源頭,據(jù)說溪水清澈,四季川流不息。通往大峽谷的道上,翠綠的草兒鋪滿整個草坪,有紅色、有黃色的小花點綴,鮮艷多彩。清新濕潤的泥土,夾雜著幾縷青草和野花的芳香,撲鼻而來。藍藍的天空下,一團一團的云朵,在山坡上投下巨大的暗影,使山坡有了光影的變化,更加有質感。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鱗次櫛比的房屋,大片大片地綴滿山?中,那山那景,風光無限,是不是疑似歐洲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能看見云霧在山谷中環(huán)繞,隱隱若現(xiàn),能看見寺院的壯美及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景色。在這里能看見那份淳樸,能看見古老的生活方式。青山蒼翠,山水相繞的郎木寺,真是神奇又神圣的地方,愿歷史悠久的藏族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拍攝/文字:四月</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點:郎木寺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3/0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