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在桐木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5年的一天,先生從武夷山出差回來,進門就興沖沖地告訴我:"這次我在桐木村認識了一個茶葉老板,他人很好,比我小十幾歲,我們很聊得來,可以說是忘年之交了”。他滔滔不絕地對我說著此行的所見所聞。那一年,正是“金駿眉”剛剛研發(fā)出來的時候。想不到我們就這樣開啟了與正山茶葉公司老總江元勛先生(以下簡稱江總)的友情之緣。伴隨著“金駿眉”茶葉逐步成為國內(nèi)高端紅茶代表的發(fā)展史,我們的友誼也在不斷地加深,延續(xù)至今十八年……</p><p class="ql-block"> 江總是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桐木村江墩廟灣自然村人。他居住的村莊歷史上就是正山小種紅茶的原產(chǎn)地和中心產(chǎn)區(qū)。江家從祖祖輩輩起至今400年都在從事茶葉的種植和經(jīng)營,有“茶葉世家”之稱,江總是正山小種紅茶的第二十四代傳承人。他自幼就與漫山遍野的茶樹相伴,從孩提之時到知命之年,他在桐木生活了大半輩子,做了幾十年的茶。</p><p class="ql-block"> 桐木村位于武夷山脈的東南坡,村里的自然景觀十分優(yōu)美,山巒起伏,山環(huán)水繞,深山古木,溪流縱橫,山澗隨處可見清泉飛瀑,云霧彌漫山頭時繚繞如紗,宛如仙境,令人沉醉其間,流連忘返……那兒降水充沛,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2度到18度,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一年四季都離不開被子,夏天是避暑的絕佳地!認識江總后,每年夏季當福州進入酷暑時,他就打電話邀請我們進山去避暑,我們也不客氣,攜親帶友來桐木,到山水間盡情地享受這清涼世界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在山里的日子,是身心完全放松的時光。晨起,望著場部對面茶山上繚繞山頭的云霧,吸著帶露水的空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早餐后我喜歡端著臉盆去小溪邊洗衣服,一邊洗一邊戲水,清清涼涼的溪水在舞動的衣服中滑滑地飄落下來,又順流往遠方淌去,那一刻,勞動都變成了一種享受!白天,沒事時我們就看看書,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在周邊逛逛,晩餐后我們就在場部周圍的山間公路上散步,但見在場里干活的一些女工會見縫插針地在道路邊的空地上開荒種菜,也在散步的男茶工熱情地與我們打著招呼。山里的村民樸實好客,走到別的村莊,有人家的主人一定都會請你進門,喝喝他們家自制的茶葉,聊聊天,好像我們早己是相識的熟人,那種感覺真的很溫暖!早些年場里養(yǎng)了兩只狗,只要我們一出去散步,它們也熱情地跟在后面搖頭擺尾。現(xiàn)在場里的狗已經(jīng)增加到十幾只,一出門浩浩蕩蕩的一大隊跟著我們,好不威風。散步回來,我們在客房的陽臺上納涼,打打撲克,講講笑話,但是不到八點就得進房間看電視休息,因為山里的夜晚溫度降的快,在外面太涼坐不住了。天氣晴朗的夜晩,靜謐的夜空中繁星點點,你抬頭望蒼穹,天空近的仿佛伸手就可以摘下星星,萬籟俱寂的那一刻時光也停止了……</p><p class="ql-block"> 在山里的日子,朋友們的熱情讓我們時時沉浸在友誼的氛圍中。閑暇之余,朋友就帶我們下河摸魚,上山挖筍,有時還帶我們?nèi)ゲ刹枨啵w驗茶農(nóng)的生活,有時就開車載我們?nèi)ケWo區(qū)所轄范圍的其它村落走走,如“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蛇的王國”,還有與桐木關毗鄰的黃岡山,江西自然保護區(qū)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p><p class="ql-block"> 桐木村滿山遍野除了毛竹就是茶樹,沒有其它的經(jīng)濟作物。村民們的收入就是靠賣茶葉和毛竹生活,在茶葉和毛竹不景氣的年代,桐木村民的日子過得也很艱難。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十八年來,江總的公司以“金駿眉”品牌帶動了桐木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茶農(nóng)走上致富的道路?,F(xiàn)在桐木的村民家家戶戶蓋新房,家家戶戶有汽車,過去釆茶靠人挑肩扛,現(xiàn)在小汽車都變成運輸工具。依托桐木的好山好水好氣候,桐木人還學會開民宿,辦農(nóng)家樂,既方便城里人到山里休閑度假,也增加自己的收入。桐木人富起來了,滿山的竹子滿山的茶就是他們?nèi)≈槐M的金山銀山。</p><p class="ql-block"> 在帶動村里人致富的同時,江總還不忘回報社會。2010年以后,他帶領自己的團隊,充分發(fā)揮自身品牌、技術、市場的優(yōu)勢以及資金信息,派出人員,輸出技術,助力扶貧攻堅,帶動河南、浙江、四川、貴州、湖南、湖北、云南、安徽等六萬多戶茶農(nóng)增加收入,為社會作出了貢獻。</p><p class="ql-block"> 隨著“金駿眉”等高端紅茶的研發(fā),正山茶業(yè)公司已被國內(nèi)越來越多的名人文人所熟悉,茶場每年都絡繹不絕地接待著四面八方的來客。一杯兩盞清茶,三番五輪人生,借“金駿眉”緣,或見山水天地,或見世故人情,或見悠悠古今,或見煙火微塵,各有所得,各領所悟。</p><p class="ql-block">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往事悠悠,歲月如過駒。十八年的時間在歷史長河中不過一瞬間,但在一個人的生命過種中卻是一段不可忽略的歷程。十八年過去,從青絲到白發(fā),江總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茶葉老板成為今天國內(nèi)紅茶界的知名人士,當上全國人大代表,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可他卻格外地清醒,他對自己的認知始終不變的是“一個愛茶事茶的茶農(nóng)”。他說:“茶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往高雅里說,它是一種文化。現(xiàn)實一點,它就是一種生活,尤其是我們茶農(nóng),除了茶再沒有別的,它是我們的全部”。致敬江總!</p><p class="ql-block"> 十八年來桐木的山水依舊,桐木的風景依然,但世間的自然規(guī)律是誰也不可更改的,十八年的光陰過去,當年第一次進山還需要喂飯的小姑娘,如今已是婷婷玉立的大學生,帶我與江總認識的先生如今也駕鶴西去,但我相信他的在天之靈一定會化蝶歸來,再來看看這兒的山,這兒的水,這兒的人。雖然世事無常物是人非,但桐木人的那份熱情和真誠依然讓人心中涌動著溫暖。茶葉散發(fā)著縷縷幽香,沁人心脾,茶情牽動著人的心靈,讓人魂牽夢繞……親愛的朋友們,感恩遇見你們,感恩十八年來你們對我們的熱情和付出。桐木的山,桐木的水,桐木的茶,桐木的人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命中一段最美好且永遠抺不去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篇獻給我桐木的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寫于二0二三年九月“??迸_風肆虐之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人杰地靈,它是中國三大茶類中紅茶和烏龍茶的發(fā)源地,在中國茶葉史上擁有顯赫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是全國唯一一個既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又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區(q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燕子窠生態(tài)茶園位于武夷山九十九巖,這里青山披翠怪石突生,景色宜人?,F(xiàn)為武夷山市的“生態(tài)示范茶園”共有1000多畝茶園,產(chǎn)品為巖茶</p> <p class="ql-block"> 遇林亭窯址,始建于北宋,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窯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遇林亭窯址中出土的“描金銀彩”黑釉瓷碗在國內(nèi)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 這是考古專家在窯址中發(fā)現(xiàn)的宋代瓷器燒制工藝過程的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市星村鎮(zhèn)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中國紅茶的始祖正山小種就產(chǎn)生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 保護區(qū)內(nèi)不怕人的猴子</p> <p class="ql-block"> 桐木廟灣正山小種萎凋的老廠房,它見證了正山小種的發(fā)展歷史</p> <p class="ql-block"> 正山茶業(yè)有限公司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 正對著場部的山頭,每日都被云霧繚繞著</p> <p class="ql-block"> 自然保護區(qū)元勛茶廠</p> <p class="ql-block"> 這兩塊石碑是中國茶界泰斗張?zhí)旄O壬}詞的,張老一生愛茶,嗜茶,研究茶,105歲高齡仍能在茶區(qū)奔走,2017年去世,享年108歲。石碑現(xiàn)在已成為游人的網(wǎng)紅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場部門口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 種滿毛竹和茶葉的山</p> <p class="ql-block">香榧樹</p> <p class="ql-block"> 晩上納涼看星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女工們見逢插針種的菜</p> <p class="ql-block">可食可藥的魚腥草</p> <p class="ql-block"> 山里的野花也美麗</p> <p class="ql-block"> 中國是世界產(chǎn)茶大國,但不是出口貿(mào)易強國,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叫得響的品牌。以江元勛為主的金駿眉茶人立志把“為世界制作最好的紅茶”為己任,重振中國紅茶之雄風。</p> <p class="ql-block"> 這里記載著正山茶業(yè)公司從古到今的紅茶發(fā)展史</p> <p class="ql-block"> 葡萄牙公主凱瑟琳1662年嫁往英國時,陪嫁物品中帶了263磅的正山小種紅茶,使正山小種紅茶聲名鵲起,讓飲茶成為了英國的宮廷禮儀。</p> <p class="ql-block"> 在英國,因正山小種而產(chǎn)生了許多傳統(tǒng),最有名的是每天下午四點鐘,英國有15一20分鐘的茶點時間,稱下午茶文化。西方貴族們喝著正山小種紅茶,展現(xiàn)著英倫生活百態(tài)。</p> <p class="ql-block"> 英國詩人和評論家柯勒律治,他曾感慨“為能喝到正山小種而感謝上帝”!</p> <p class="ql-block"> 吳覺農(nóng)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茶業(yè)復興和發(fā)展的奠基人,被譽為“茶圣”。他曾在崇安(今武夷山)工作,多次到星村桐木實地考察收集正山小種的歷史資料,與江總先祖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因為正山小種,兩家的茶緣延續(xù)至今。</p> <p class="ql-block"> 這副刻在木板上的對聯(lián),文和筆都出自江總父親之手,樸實無華,親切自然。</p> <p class="ql-block"> 江總每日清晨的第一課,品茶鑒茶</p> <p class="ql-block"> 往日跟在江總身邊學茶的小姑娘也當媽媽了!</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進山前泛舟九曲溪</p> <p class="ql-block"> 登武夷山天游峰</p> <p class="ql-block"> 看大紅袍母樹</p> <p class="ql-block"> 在 進山第一關皮坑檢查站,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紅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 在山里生日也能吃上蛋糕!</p> <p class="ql-block"> 小姑娘每次進山能吃三大碗木桶蒸飯,看看她的臉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 處處是美景</p> <p class="ql-block"> 撐個竹竿過小溪</p> <p class="ql-block"> 我愛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jié)釆茶青</p> <p class="ql-block"> 跟著茶師學揉念</p> <p class="ql-block"> 收獲滿滿,興高釆烈</p> <p class="ql-block"> 在五十年樹齡的野茶樹邊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桐木關是武夷山脈斷裂的埡口,位于閩贛兩省的邊界處,海拔高1100米,閩贛古道貫穿期間,是古代交通與軍事要地,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一個橫桿連著福建江西兩省</p> <p class="ql-block"> 這塊碑已在江西地界</p> <p class="ql-block"> 黃岡山主峰海拔2157.8米,是整個華東地區(qū)的最高山峰,被譽為“華東屋脊”,“武夷支柱”</p> <p class="ql-block"> 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 江西自然保護區(qū)風光</p> <p class="ql-block"> 炊煙裊裊</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場部周圍的秀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 深山中的 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 長滿青苔的紅豆杉樹</p> <p class="ql-block"> 長滿苔蘚的巖石</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泉大多出自重疊的山巒,溶解了巖石中的礦物質(zhì),水質(zhì)晶瑩清靜,無污染有活性</p> <p class="ql-block"> 山泉之水,恒滿清澈,光潔如銀,在山脈中蜿蜒,猶如龍翼盤踞……</p> <p class="ql-block"> 制作正山小種的菜茶</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田園和山林中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 夏天到這種小院避暑是不是很愜意?</p> <p class="ql-block"> “雙泉寺”位于福建江西兩省交界的桐木關東面,海拔1535米。因寺內(nèi)觀音像的蓮花座下有兩口優(yōu)質(zhì)泉井而得名,始建于明朝年間,距今己有6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 正山茶業(yè)公司出資修建了上山的路,比原來崎嶇不平的石頭路好走多了!</p> <p class="ql-block"> 往下長的筍鞭</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桐木村最高的自然村麻粟,海拔最高處有1500多米,素有“鳥的天堂”之稱,是觀鳥攝影愛好者最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麻粟的路還很難走,沒有過硬的駕駛技術是不敢上山的,感謝你,我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麻粟風光</p> <p class="ql-block"> 有年代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 野生靈芝</p> <p class="ql-block">野梨</p> <p class="ql-block"> 高山上的茶園</p> <p class="ql-block"> 采茶靑的竹藍子</p> <p class="ql-block"> 烘烤茶青用的木頭</p> <p class="ql-block"> 高山上的茶藝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喝茶是否別有一番風味!</p> <p class="ql-block"> 桐木村的又一個自然村掛墩,號稱“昆蟲的世界”,我曾多次到過掛墩,現(xiàn)在這樣的木頭屋已經(jīng)不多見了</p> <p class="ql-block"> 如今 掛墩拔地而起的都是這樣現(xiàn)代的樓房,村民真的是富了!</p> <p class="ql-block"> 在掛墩我認識了什么叫老樅茶樹。掛滿青苔的老樅茶樹不打藥不修剪,原生態(tài)地讓它生長著,這種樹上釆下來的葉子制成茶,喝起來就有一股淡淡的青苔味。獨特的地理氣候與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造就了武夷茶與眾不同的品質(zhì),它是大自然對武夷山人的厚愛和饋贈!</p> <p class="ql-block"> 株株老樅生于爛石叢中,依山泉伴野花交古樹,云霧陽光細雨微風互關互照,這樣原生態(tài)的茶葉片片都飽含著大自然的靈氣。</p> <p class="ql-block">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的鼻祖,它開創(chuàng)了世界紅茶之源,漂洋過海成為世界統(tǒng)飲名茶。</p> <p class="ql-block"> 它們是 正山茶業(yè)公司的品牌產(chǎn)品,尤其是“金駿眉”已成為中國紅茶卓越品質(zhì)的代表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 這些牌子記載著正山茶業(yè)公司走過的輝煌道路</p> <p class="ql-block"> 新的公司大樓已在武夷山落成,相信正山人會繼續(xù)沿著“為世界制作最好的紅茶”目標前進!</p> <p class="ql-block"> 正山小種紅茶二十四代傳承人,“金駿眉”茶葉研發(fā)的創(chuàng)始人江元勛先生</p> <p class="ql-block"> 2008年“陸羽獎”頒獎儀式上,茶葉專家駱少君對江總的評價“他在桐木關下出生,守著一段曾經(jīng)的傳奇長大。父輩的故事里,有一種茶紅如鮮血,絢爛芬芳。她曾經(jīng)風糜過歐洲貴婦的茶盞,也曾經(jīng)讓詩人拜倫頂禮膜拜。然而,在他的記憶里,盡管茶色如此艷麗,卻換不回現(xiàn)實的無名和蒼白。潮起潮落,正山小種紅茶好像重新走回了深閨,只等人來重新掀開歷史的蓋頭。在這樣的困境下,他站了出來,以藝術家一樣的想像,神奇地點化著紅茶片片纖細的葉尖,左手是金,右手是銀,正山小種紅茶在他的指間獲得了涅槃重生”。</p><p class="ql-block"> 江元勛先生實至名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