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對當下電信網(wǎng)絡詐騙花樣層出不窮的現(xiàn)象,幼兒園防詐騙安全教育勢在必行。為進一步提高全體師幼與家長的防詐騙意識,掌握防詐騙的技能,我園進行防詐宣傳,幫助全體師幼與家長了解更多的詐騙形式、特點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實筑牢思想防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致家長的一封信</p> <p class="ql-block"> 為防止電信網(wǎng)絡詐騙,家長們需注意:假如您遇到類似情況,接到有關(guān)孩子在外情況的陌生電話時,保持平靜心態(tài),不要做出過激的反應。盡快與幼兒園、班級老師取得聯(lián)系,及時核實陌生信息的真?zhèn)巍?lt;/p><p class="ql-block">希望家長(監(jiān)護人)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1.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不隨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如: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銀行卡號、密碼、父母身份、家庭經(jīng)濟狀況等信息。</p><p class="ql-block"> 2.接到陌生電話、短信,一定要保持冷靜,當對方恐嚇你銀行卡透支、涉嫌犯罪、家人親戚朋友遇事等可疑情況時,請立即與家人聯(lián)系協(xié)商核實,或者撥打110報警。</p><p class="ql-block"> 3.如家長收到任何冠以幼兒園名義的陌生電話、短信、微信、釘釘?shù)韧扑偷氖召M信息或是二維碼時都不要輕易點開,務必先向幼兒園或班主任老師確認,不要輕信不明信息,更不要信謠、傳謠。</p><p class="ql-block"> 4.幼兒園不會以短信方式推送教學鏈接,請關(guān)注幼兒園公眾號、班級群等渠道通知。</p><p class="ql-block"> 5.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guān)證據(jù)并及時報警。</p><p class="ql-block"> 當您接到此類電話或信息,請勿輕信。如果發(fā)現(xiàn)上當受騙不要有僥幸心理,應當迅速保存涉案證據(jù),并及時報案。我們都要提高警惕,預防各路詐騙!</p><p class="ql-block"> 黃龍縣幼兒園 宣</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8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什么是電信詐騙</p> <p class="ql-block">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wǎng)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zhuǎn)賬的犯罪行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偽造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達到欺騙的目的,如冒充公檢法、商家公司、廠家詐騙。國家機關(guān)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等各類機構(gòu)工作人員,偽造和冒充招工、婚戀、貸款、中獎、手機定位等形式進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什么是網(wǎng)絡詐騙</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采用虛構(gòu)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電信網(wǎng)絡詐騙常見手段</p> <p class="ql-block">一、網(wǎng)絡刷單詐騙</p><p class="ql-block"> 打著“網(wǎng)絡兼職”旗號,以返傭金為誘餌,要求你以刷單形式做任務。</p><p class="ql-block">二、出借身份證件、銀行賬戶</p><p class="ql-block"> 自己的銀行賬戶必須自己使用,出租和轉(zhuǎn)借銀行卡及賬戶屬于違法行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可能會讓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義從事非法活動,將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以及個人信用受損、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p><p class="ql-block">三、連接存在漏洞的風險WiFi</p><p class="ql-block"> 公共場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實為不法分子專門搭設的虛假“釣魚”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網(wǎng)”APP時,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風險WiFi漏洞造成我們的損失。</p> <p class="ql-block">四、點擊釣魚網(wǎng)站等欺詐鏈接</p><p class="ql-block"> 不法分子往往通過短信或社交平臺,發(fā)送利用偽基站進行偽裝的詐騙短信,并附帶釣魚網(wǎng)站等虛假鏈接,誘導用戶點擊鏈接進行賬號密碼、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填寫,導致用戶的重要的賬號密碼等信息泄露。</p><p class="ql-block">五、虛假投資理財詐騙</p><p class="ql-block"> 詐騙分子通過社交軟件、發(fā)布股票外匯等投資理財信息、婚戀交友平臺等渠道鎖定受害人并騙取其信任,冒充投資導師、金融理財顧問引誘受害人加入“投資”群聊、聽取“投資專家”直播課、接受“股票大神”投資指導,誘導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虛假網(wǎng)站或APP上投資,前期小額投資試水可獲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資金投入后,就會發(fā)現(xiàn)無法提現(xiàn)或全部虧損,并被詐騙分子拉黑,且虛假網(wǎng)站、APP無法登錄。</p> <p class="ql-block">六、冒充網(wǎng)購客服退款詐騙</p><p class="ql-block"> 通過非法渠道購買購物網(wǎng)站的買家信息及快遞信息后,冒充購物網(wǎng)站客服打電話給受害人,稱其購買物品質(zhì)量有問題,可給予退款補償。隨即提供二維碼誘導受害人掃描,受害人便根據(jù)提示輸入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最終銀行卡的錢便被轉(zhuǎn)走?;蛘咭韵到y(tǒng)升級導致交易異常、訂單失效為由,將凍結(jié)受害人賬戶資金,讓受害人將資金轉(zhuǎn)入指定的安全賬戶從而實施詐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掃碼送禮泄露信息</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常能看到“掃碼關(guān)注送好禮”等宣傳廣告,街邊掃碼送禮的活動更是隨處可見。很多人抵擋不住免費的誘惑,便會參與掃碼領取禮品。免費禮品容易拿,其中風險要警惕。因為通過掃描二維碼有可能被竊取個人信息及賬戶信息,使得重要個人信息被泄密。</p><p class="ql-block">八、使用違規(guī)收集信息App</p><p class="ql-block"> 某些違規(guī)App打著疫情監(jiān)測的名義,出現(xiàn)非授權(quán)、超范圍采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問題,存在用戶個人信息泄露、濫用的風險,因此公眾在使用相關(guān)App時,需提高風險防范意識。</p><p class="ql-block">九、網(wǎng)絡貸款詐騙</p><p class="ql-block"> 打著“零門檻”、“無抵押”、“當天放款”等旗號,以預付手續(xù)費、預交保證金、增加銀行流水記錄等為由,要求先轉(zhuǎn)賬匯款或索要銀行卡密碼、手機驗證碼。</p> <p class="ql-block">十、冒充公檢法詐騙</p><p class="ql-block"> 自稱公檢法機關(guān)或通管局、醫(yī)保局,以涉嫌嚴重違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為由,索要銀行卡信息及密碼、驗證碼進行“資金清算”或者讓你直接把錢打到所謂的“安全賬戶”。</p> <p class="ql-block">十一、冒充老師索要“培訓費”詐騙</p><p class="ql-block"> 自稱老師通過QQ或微信以培訓、名額競爭為名讓家長轉(zhuǎn)賬繳費。雖然騙子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是只要我們牢記“六個一律”,堅持不輕信、不匯款、不透露、不掃碼、不點擊鏈接、不接聽轉(zhuǎn)接電話,就可以保住我們的“錢袋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防范知識我知道</p><p class="ql-block"> 雖然騙子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是只要我們牢記“8個凡是”和“六個一律”,堅持不輕信、不匯款、不透露、不掃碼、不點擊鏈接、不接聽轉(zhuǎn)接電話,就可以保住我們的“錢袋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個凡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個“一律”</p> <p class="ql-block"> 安全是我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導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教師和家長朋友們也應學習防詐騙知識,提高個人防范意識。讓我們家園合力,共同攜手,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通訊網(wǎng)絡防范意識,讓孩子在自由、快樂、平安的藍天下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