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登革熱小知識 <p class="ql-block"> 高溫與降雨交替季節(jié),媒介伊蚊密度不斷升高,正值登革熱高發(fā)期,登革熱不僅可累及血液、神經(jīng)、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還會造成肝功能損害,重癥者可危及生命。登革熱可防可控,關鍵在于預防。</p> 什么是登革熱 <p class="ql-block">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媒介伊蚊傳播,是全球傳播最廣泛的蚊媒傳染病之一。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我國少見。本病疫區(qū)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其中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qū)和美洲的流行最為嚴重。在我國主要流行于廣東、廣西、海南、福建、臺灣及浙江等南方地區(qū)。登革熱的流行有一定季節(jié)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區(qū),人群普遍易感,但發(fā)病以成人為主,在地方性流行區(qū),發(fā)病以兒童為主。</p> 傳播途徑及癥狀 <p class="ql-block"> 登革熱是嚴格的伊蚊媒介傳染病,由病人/隱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徑不斷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傳播疾病。登革熱病人或隱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體內(nèi)經(jīng)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過叮咬傳播給健康人。</p> <p class="ql-block"> 當人被感染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經(jīng)5-8天的潛伏期后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關節(jié)痛,并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發(fā)病后3-6天有皮疹出現(xiàn),嚴重者會出現(xiàn)皮膚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嘔血、黑便、腦出血等,病情嚴重惡化可造成死亡。</p> 預防登革熱要做好個人防護 <p class="ql-block">編輯:衛(wèi)生保健</p><p class="ql-block">初審:行政辦公室</p><p class="ql-block">終身:園長室</p><p class="ql-block">單位:廣州市白云區(qū)太和鎮(zhèn)謝家莊幼兒園</p><p class="ql-block">地址:廣州市白云區(qū)太和鎮(zhèn)寶樹路一街9號</p><p class="ql-block">聯(lián)系電話:020-29011056、2901105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