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是一篇遲到的游記。</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與家人一起來到扎龍濕地游玩,回來后整理出這篇游記,但一直不怎么滿意就沒發(fā)出。最近重新把它找出來順了一遍再發(fā)出來,以彌補心里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扎龍濕地是我國最大的鶴類等水禽為主體的珍惜鳥類和濕地生態(tài)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東南部松嫩平原,總面積達21萬公頃,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也是世界面積最大野生丹頂鶴棲息繁殖地,被稱為我國“丹頂鶴的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剛踏入扎龍濕地,清風攜著濕地特有的水汽與草香撲面而來,抬眼望去,廣袤無垠的蘆葦蕩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的木棧道前行,腳下是柔軟的濕地,耳邊是鳥鳴與風聲的合奏,一幅充滿生命律動的生態(tài)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p> <p class="ql-block">濕地里各種鳥兒在蘆葦中或悠閑游弋、或展翅飛翔,而最讓人期待的就是搜尋丹頂鶴的身影了。丹頂鶴高大的身軀在這里可謂是“鶴立鳥群”。</p> <p class="ql-block">這只蜻蜓更是把觀光者的頭發(fā)當做了草叢。</p> <p class="ql-block">游人們或漫步觀光走道,或坐上游船湖里觀光,都朝著一個目的地而去,丹頂鶴起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扎龍最著名的“主角”無疑是丹頂鶴。</p> <p class="ql-block">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繁殖地,屬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世界上現(xiàn)有鶴類15種,中國有9種,扎龍有6種;全世界丹頂鶴不足2000只,扎龍有400多只。</p> <p class="ql-block">丹頂鶴一般都是一個家庭在一處生活,勢力范圍約300~400平方米。瞧,這位母親帶著它的孩子在這里覓食,而遠處的丹頂鶴爸爸卻在遠處不停地呼喚著她們。</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濕地里劃出一只小舟。</p> <p class="ql-block">當船夫載著美女在人山人海的游人面前游走一圈時,丹頂鶴的起飛、喂食表演就要開始啦。</p> <p class="ql-block">鶴群在空中盤旋,時而低空掠過水面,時而振翅沖向云端。</p> <p class="ql-block">飼養(yǎng)員吹響哨聲,無數(shù)只丹頂鶴圍在他身旁,像是等待著一場盛宴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丹頂鶴潔白的羽毛在陽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修長的脖頸優(yōu)雅地彎成一道弧線,步伐輕盈,仿佛跳著一支無聲的芭蕾。</p> <p class="ql-block">幾只丹頂鶴在淺灘覓食。它們時而低頭啄食,時而警覺抬頭,細長的雙腿在水中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與它們近距離對視,那清澈的眼眸,仿佛能看穿塵世喧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原來可以如此美好。</p> <p class="ql-block">吃飽喝足的鶴兒們開始在池塘邊、草地上追逐、嘻鬧,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在濕地公園的旁邊還保留了一座徐秀娟故居。徐秀娟為保護丹頂鶴獻身的故事,是一段關于理想、信念與生命守護的動人篇章,至今仍讓人動容。</p> <p class="ql-block">徐秀娟的父親是扎龍濕地最早的養(yǎng)鶴人之一。受家庭影響,她從小與丹頂鶴為伴,是我國首位養(yǎng)鶴姑娘。</p> <p class="ql-block">她在參加江蘇鹽城建立丹頂鶴越冬地保護區(qū)工作時,因兩只丹頂鶴在遷徙中走失,她不顧連日奔波的疲憊,連夜冒雨尋找。為打撈一只陷入沼澤的幼鶴,她不幸滑落進深水區(qū),因體力不支被沼澤吞噬,年僅23歲。</p> <p class="ql-block">她的故事被寫成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讓無數(shù)人記住了這個為鶴犧牲的年輕生命。</p> <p class="ql-block">離別的時刻已悄然來臨。指尖還留著觸摸蘆葦?shù)娜彳浻|感,耳畔仍回響著水鳥的清啼,心底滿是眷戀與不舍。多想再駐足片刻,看云影在水面上作畫,聽風聲在葦叢間吟唱,可行程的腳步卻不得不向前邁進。扎龍濕地的每一處風景,都已化作心底最珍貴的記憶,與丹頂鶴的每一次邂逅,都如詩如畫,鐫刻在記憶深處,成為旅途中最珍貴的寶藏 。而這份難舍的情愫,也將隨著遠方的云,飄向思念的盡頭。</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