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6日去許昌游玩。曹魏古城坐落于許昌市魏都區(qū),是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閑、商業(yè)服務、特色居住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古城。許昌三國文化底蘊濃厚,東漢未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于許,“奉天子以令不臣”,雄踞許昌25年,這里成為當時北方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丕廢漢立魏,“魏都”自此始名,成為曹魏文化發(fā)源地,享有“三國文化之鄉(xiāng)”的美譽。曹魏古城,設有10個功能分區(qū)和20處景點,與5.3公里的護城河、春秋樓(關宅)、曹丞相府、西湖公園形成聯(lián)動景觀。</p><p class="ql-block">許昌春秋樓(關宅)、文廟景區(qū)位于許昌市中心。始建年代久遠,歷朝均有修葺,是一處明清風格的古建筑群,屬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春秋樓古建筑群,歷史上曾以關公宅、武安王廟、關王廟、“兩院英風”廟、關夫子祠及關帝廟稱之?!度龂尽な駮份d: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相傳,關羽下邳兵敗后,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土山三約”之后暫且歸附曹操來到許昌。曹操賜其府宅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二位皇嫂住內(nèi)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樓,關羽在此秉燭達旦夜讀《春秋》,而得名“春秋樓”,又名“大節(jié)亭”。是關公“忠、義”文化的發(fā)祥地。自清代雍正年間列為“五大關廟”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