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浙東,丘陵廣被,河叉縱橫,歷史上素稱魚米之鄉(xiāng)。這是一塊英雄輩出的土地,近代以來,抗擊倭寇、抵御日軍侵略,反抗國民黨黑暗統(tǒng)治的斗爭在這塊土地上風雷激蕩,如火如荼。</p><p class="ql-block"> 史料表明,浙東的革命斗爭,同樣有地上和地下兩條戰(zhàn)線。這兩條戰(zhàn)線的重要性和歷史作用不分伯仲。一代一代英勇無畏的地下工作者,或隱于野,或隱于市,他們的事跡雖然不像地上斗爭大開大合,波瀾壯闊,卻也是曲折迂回,高潮迭起。所謂鮮花笑臉背后皆是刀光劍影,非大智大勇者不可為也!隱蔽戰(zhàn)線的無名英雄們,為了獲取情報,打擊敵人,以獨到的智慧和能力巧妙周旋于敵人中間,其中有的人被敵人抓捕,遭受非人折磨,最后犧牲在敵人的魔刀之下;有的人拋妻別子,長期隱姓埋名,潛伏在敵營,隱蔽在社會各個階層,為了心中的理想信仰,至死不改初心。遺憾的是,在文學作品層面,表現地上斗爭的文字不少,而著力反映浙東地下斗爭的卻不多見。這個缺憾是應當被彌補上的。</p><p class="ql-block"> 浙東是我的故鄉(xiāng)。我熟悉長在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生活在這里的人。他們中間很多人有堅定的信仰,為國為民砥礪前行。他們明大義,知大禮,具大愛,重氣節(jié),不屈不撓,血管里洶涌著一股英雄血,胸膛里激蕩著一腔英雄氣,他們不愧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精神氣節(jié),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有必要通過文字將它固定下來,流傳下去,以激勵一代一代的后人。</p><p class="ql-block"> 本著這些愿望,作者從二0二0年七月起,前后經過三年多時間,在查閱浙東近、現代革命史料的基礎上,將大量相關的真人真事濃縮、提煉,概括、演繹,完成了這部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p><p class="ql-block"> 這部作品,以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期間日本特工及國、共兩黨特工在浙東古城地區(qū)的較量為主線,地下、地上斗爭互為觀照、映襯,著力反映了這個歷史時期我黨領導浙東革命斗爭的艱難歷程和浙東社會的深刻變遷。通過對阿誠、阿梅、阿茂師傅、裘麗、車秉章、車立信和淺草、阿龍、山口白惠子、田胡子等人曲折人生經歷的展示和形象塑造,揭示了決定其人生走向和命運結局的不同人生觀,價值觀,謳歌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守理想信仰,為了民族解放、祖國統(tǒng)一事業(yè)無私無畏,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英雄壯舉和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 此作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幸得到周健軍同志的指導,和眾友人的鞭策鼓勵,在此,一并致謝!</p><p class="ql-block"> 這是本人的首部長篇小說,在作品的構思布局、人物形像的刻劃、語言表達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不斷臻于完善。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小說這種藝術形式,《古城》的情節(jié)和人物均系藝術創(chuàng)造或虛構,各位尊敬的讀者朋友,無須刻意對號入座。</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作,獻給隱蔽戰(zhàn)線的無名英雄們!</p><p class="ql-block"> 戴松根</p><p class="ql-block"> 2023.8.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