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畢業(yè)五十一年同學聚會,我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又來到了曾經生活學習戰(zhàn)斗過的這一方熱土。</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19日我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黑河知青博物館》,共同回憶了那段我們曾經歷過的崢嶸歲月。</p> <p class="ql-block">黑河知青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知青博物館,也是國家方志館知青分館。這里不僅講述了當年全黑龍江省185萬知青的經歷,也記錄了全國1700萬知青的青春歲月。</p> <p class="ql-block">這所展館真實地反映了當年黑龍江省來自全國各省市的知青在“北大荒”的工作生活經歷。</p> <p class="ql-block">鑲嵌在紅墻上的知青博物館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知青博物館展出內容分為:共赴廣闊天地、閃光的青春、浴火鳳凰、苦澀的記憶等六個部分。展館主要以版面文字、圖片的形式描繪了當年的場景,配合有搭建實景、雕塑、文物等。</p> <p class="ql-block">走進知青博物館,這里的一切都展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館內“與共和國共命運”的幾個大字赫然入目。</p> <p class="ql-block">這些展示的實物都是知青用過的各種勞動工具。每一件也是我們曾經使用過實物。</p> <p class="ql-block">知青穿過的軍大衣。當年是很時髦的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真的是美滋滋的,一般人是買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同志1955年為《在一個鄉(xiāng)里進行合作化規(guī)劃的經驗》一文所寫的按語中指出“一切可以到農村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里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雕塑一一拓荒者之歌</p> <p class="ql-block">雕塑一一“知青建房”。他們沒有干不到的活,沒有學不會技巧。<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的蠟雕人物活靈活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情債”場景。講述的是:過年時,老連長請知青到家里吃飯,三大碗餃子被知青風卷殘云,吃個精光。</p> <p class="ql-block">可他下炕想到外屋盛點餃子湯時,眼前的情景令他目瞪口呆:兩個孩子和他們的母親蹲在爐臺旁,圍著一碗黑乎乎的雪里紅咸菜啃著窩頭,每個人面前有半碗漂著油花的餃子湯……</p> <p class="ql-block">杭州知青孫文珍,接生了一千多個嬰兒無一列事故,被視為接生新生命的使者。她為了邊疆的父老鄉(xiāng)親沒有返城,留在了北大荒。她因為工作勞累病逝,骨灰都撒在黑土地,黑龍江852農場授予她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北大荒的好女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知青宿舍里他們在吹拉彈唱</p> <p class="ql-block">你看這表情,是不是:漂亮的女知青,很不情愿地嫁給了當?shù)剞r民,但這確實是真實生活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知青大食堂。我的體會是那時候雖然沒有什么好吃的飯菜,沒有大魚大肉,但是吃起來大鍋飯還是挺香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知青來到黑龍江后,向群眾學習腌制酸菜用過的一口大酸菜缸。</p> <p class="ql-block">這是用毛主席像章制作的一幅紅旗、長城的壁畫。那時人人都珍藏著幾枚毛主席像章。</p> <p class="ql-block">知青學習的《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雕塑一一興安兒女</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1964年接見知青勞模邢燕子、董加耕、侯雋。</p> <p class="ql-block">“浴火鳳凰”群雕,記錄了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三日,在黑龍江省尾山農場楊淑云、施寶慧、李桂芬、汪貴珠、朱慧麗、朱慧娟六位不滿二十歲女知青,在撲滅大火中英勇犧牲泣動人心的英雄事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浴火鳳凰</p> <p class="ql-block">曾在黑龍江遜克縣插隊的上海知青金訓華在1969年的洪災中為搶救國家財產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被譽為知識青年的好榜樣。</p> <p class="ql-block">當年北大荒不僅涌現(xiàn)出金訓華這樣的知青楷模,兵團和插隊知青中也走出的黨和國家、部委領導人。文體各界也培養(yǎng)出了一批知名人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從知青到外交部長一一王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從知青到外交官一一傅瑩</p> <p class="ql-block">胡耀邦主政后撥亂反正,再次改變了不計其數(shù)的中國知識分子和知青命運。</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處實景展區(qū),展示的是當年一位來自杭州的知青在當?shù)刈隽死蠋煛K诜党糖皼]有勇氣再與自己的學生見面,他最后一次走進教室,趁著學生還未到校,把最想對孩子們說的話寫在了黑板上。</p> <p class="ql-block">油畫“再見了第二故鄉(xiāng)”。生動地勾勒出幾個知識青年坐在雪爬犁上,身上蓋著大衣、棉被,帶著各種復雜的心情離開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踏上了返城之路。</p> <p class="ql-block">大型雕塑“返程之路”,以“三棵樹”火車站為背景,一對知識青年,身后背著他們的娃娃,等候在火車站旁。</p> <p class="ql-block">因搶救國家財產或各種意外事件獻身兵團農場和農村的知青,二十歲上下的年輕生命永遠留在了第二故鄉(xiāng)。我哽咽了!止不住的淚水往下流……</p> <p class="ql-block">半個世紀過去了,中國知青與共和國同命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中堅力量,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棟梁之才,中國知青創(chuàng)造的偉大業(yè)績將永載史冊。</p> <p class="ql-block">室內博物館的左側是“黑龍江北大荒知青文化產業(yè)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青號”火車頭</p> <p class="ql-block">火車頭旁立著一塊牌子,上面的文字是曾經的老知青,時任黑龍江省委副書記杜家毫對這個火車頭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除了這個火車頭,知青博物館廣場的這個棚子里還展示著著拖拉機、收割機等當年知青使用過的農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雕塑一一知青</p> <p class="ql-block">黑河知青博物館館藏豐富,內容真實,對經歷過或不曾經歷過那個特殊年代的觀眾,都能從中了解中國現(xiàn)代一段不同尋常、刻骨銘心的歷史。人創(chuàng)造了歷史,歷史造就了“人才”,磨難中的知青群體為歷史所銘記!</p> <p class="ql-block">知青是我國空前絕后的一代, 知青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今后世界上不會再出現(xiàn)。知青現(xiàn)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歷史!知青對共和國有著特殊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