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讀完張愛玲自傳體小說《小團圓》,剛要掩卷之際,驚奇地發(fā)現(xiàn)此書開頭和結(jié)尾是一段完全相同的文字:“大考的早晨,那慘淡的心情大概只有軍隊作戰(zhàn)前的黎明可以比擬,像《斯巴達克斯》里奴隸起義的叛軍在晨霧中遙望羅馬大軍的擺陣,所有的戰(zhàn)爭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為完全是等待?!?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考前的等待確實像軍隊作戰(zhàn)前的黎明,也確實是一種恐怖。張愛玲不但洞悉人性,更是將復雜的人性通過精準的描寫生動地表達出來。張愛玲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小團圓》的開頭和結(jié)尾的行文?是首尾呼應,以文字結(jié)構(gòu)的“團圓”來反諷人生的不團圓?還是更有深意?這個問題值得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段話的表達順序是先果后因,強調(diào)的是“因”——等待。開頭的時間節(jié)點是九莉十九歲那一年,在香港讀大學的九莉當時的確處在大考前的“等待”之中,因此這里應該是寫實;而結(jié)尾呢?此時九莉已經(jīng)三十歲了,人生經(jīng)歷了差不多一半,這個“等待”的涵義就不是那么簡單了,它更多的是指人生中的“等待”。琢磨到這,我似恍然大悟,小說女主人公盛九莉的前半生不就是一直處在等待中嗎?——親情的等待和愛情的等待,作者就是要通過九莉前半生“等待”過程的痛苦和恐怖、等待結(jié)果的落空,傳達出一種蒼涼的生命體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待”二字,正是全書的點睛之筆!我們抓住“等待”二字,慢慢品味全書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在有一句話很流行:“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卻要用一生治愈童年?!焙懿恍?,九莉恰好屬于后者。從小就等待的親情,最后都落了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莉出生在一個末落的舊貴族家庭。雖是“末落的”,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按理說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只要父母雙全,童年一般都會幸福的。九莉確實父母雙全,可她的父母不是一般人。母親卞蕊秋是一個新派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思想上追求自由,行動上灑脫不羈。父親卻是滿清遺少,成天不是躺在煙鋪上抽鴉片,就是流連于風月場所,從沒去認真做過事。一個新派女性,一個滿清遺少,九莉父母的離婚似乎是在所難免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能說母親不愛九莉。在與母親有限的相處時間里,母親常念叨她那套營養(yǎng)學,希望孩子們有一個好的身體;出錢讓九莉上學,希望女兒受到良好的教育,做一個獨立自強的人。但是,她的嚴苛的教育方式,讓九莉不但感受不到她的愛,反而倍感疏離。最重要的是,如果要她母親在愛孩子和愛自己之間做選擇,她肯定選擇愛自己。而現(xiàn)實恰恰是需要她做出選擇,于是她選擇了遠走高飛,選擇了離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九莉母親原型——張愛玲的母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孩子哪有不渴望母愛的?九莉第一次聽見母親衛(wèi)護她的口吻,她“竭力不露出喜色來”,因不想流露自己的感情,她要把這“喜色”藏起來,但這“喜色”卻是要“竭力”才能壓下去的,可見平時她是多渴望母親的“衛(wèi)護”。為了這份“衛(wèi)護”,九莉在努力博取母親的歡心:母親節(jié)到了,小小的九莉到花店用她僅有的錢,買回一朵她認為像母親一樣美麗的芍藥,小心翼翼地送給母親。九莉很想母親分享她的快樂:在香港上大學時,她收到老師安竹斯給她的800元獎學金,對她來說,這800元是她安身立命的保障,于是她等不及地拿去給母親看,讓母親分享她的喜悅。母親還是九莉心中的偶像,她從小崇拜母親,甚至成年后畫小人,畫來畫去,都是母親的模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莉表面好像風平浪靜,但她的內(nèi)心其實一直在等待,等待母愛的回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所有的等待,不過是一次次失望。九莉很小時母親就遠走出國。九歲時母親回國是來辦離婚手續(xù)的,接著又馬上出國了,把年幼的九莉姐弟丟給了父親和后來的繼母。母親來來去去,留給九莉的永遠只是那個收拾行李來去匆匆的身影。失望一點一點在積累。有一次她生病,幾天都沒退燒,母親卻罵她:“反正你活著就是害人,像你這樣只能讓你自生自滅?!本爬蚵牶鬀]作聲,但她聽著像詛咒。而當母親不顧她的死活,將老師安竹斯給她的那安身立命的800元賭博輸?shù)糁畷r,九莉的內(nèi)心就已經(jīng)是完全絕望了,800元事件成了壓斷她和母親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知道完了,一條很長的路走到了盡頭”,她的漫長的等待之路走完了!她下決心等將來自己有賺錢能力后,要把母親花在她身上的錢全部還掉,以此來割斷她們母女倆的所有關(guān)系。積累的失望越堆越高,最后變成了一座恐怖的大山,壓得她透不過氣來,直至“想死給她母親看:‘你這才知道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九莉的父親呢,這個浪蕩頹廢的滿清遺少,不但幾乎沒有給過九莉父愛。而且經(jīng)常毒打他們姐弟倆。一次九莉到母親那住了一夜,回家后繼母說她夜不歸宿,打她一耳光。九莉想要反抗,繼母反誣九莉打她。于是父親不分青紅皂白,竟將九莉毒打一頓,然后還把她鎖在屋里,致使九莉大病一場,差點要了她的命。父愛,對于九莉來說,那是一種奢望,是再等也等不來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九莉父親原型——張愛玲的父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莉與弟弟九林,是一根藤上的兩顆瓜,本來關(guān)系也是很親近的。小時候,九莉很是疼愛九林,分糖給他吃,親吻他漂亮的小臉蛋,甚至有一次在九林被父親打了之后,九莉做著“白日夢”,夢想著等到自己有很多錢,就可以帶弟弟逃離這里。但在等待中,她漸漸發(fā)現(xiàn)九林懦弱、不上進,沒志氣。甚至全然忘了繼母對他們的不好,與繼母、父親相處得似乎很融洽,把她這姐姐反而排斥在外了。這讓倔強的九莉隱隱感到了他的背叛。于是姐弟關(guān)系越來越疏離。等到九莉那次被父親毒打關(guān)起來后,發(fā)現(xiàn)九林寫信給表哥說“家姊事想有所聞。家門之玷,殊覺痛心”時,九莉?qū)Φ艿艿淖詈笠稽c親情也蕩然無存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張愛玲姐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莉與三姑楚娣的關(guān)系相對較近,但“楚娣向來淡淡的”。九莉住在她那里,也是因為與父親和繼母決裂了沒錢另外租房子。她們姑侄之間界限分明,不但錢算得清清楚楚,而且九莉還要處處要留神,不要“喧賓奪主”。看著是住在一起,但姑侄關(guān)系并不親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九莉三姑原型——張愛玲的姑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份份親情,就在這一次次等待中消失殆盡。被親情拋棄的九莉孤苦伶仃,香港淪陷時,一顆炮彈就落在了街對面,九莉差點被炸死。可她想到如果想把這件事告訴別人,都沒人可告訴。告訴誰?難道是韓媽?韓媽只是一個傭人;告訴三姑楚娣?楚娣向來淡淡的,也不會當樁事;至于母親父親弟弟她根本就沒想起。親情,對于她來說,就是空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種親情的等待,使九莉?qū)ξ磥沓錆M了恐怖。她曾悲哀地對她的閨蜜比比說“我怕未來”,但“人生總得要去過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一場更痛苦更恐怖的愛情的等待卻悄然而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書的結(jié)尾處,在描寫大考的噩夢之前,張愛玲還描寫了九莉的另外一個夢。那是一個“小團圓”的美夢:“在影片《寂寞的松林徑》的背景中,有好幾個小孩在松林中出沒,孩子都是她的。邵之雍出現(xiàn)了,把她往松林中的紅棕色的小木屋拉,兩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她忽然羞澀起來。醒來后,她快樂了很久?!痹谒蜕壑旱哪菆鰬賽劾?,她等待的就是夢里這樣的一夫一妻一群孩子溫馨的“小團圓”結(jié)局。張愛玲借大考前的噩夢和“小團圓”的美夢來概括九莉的前半生,大考前的噩夢是她前半生等待的痛苦和恐怖的真實存在,而“小團圓”的美夢卻純屬那等不到的只存在于夢中的一個泡影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戰(zhàn)爆發(fā),香港淪陷后,在香港讀大學的九莉回到上海,以寫作為生。在汪政府當官的邵之雍激賞她的文字,到她的寓所來看她,對她說如果她是男人,也要去找她,所有能發(fā)生的關(guān)系都要發(fā)生。于是從小極度缺愛、22歲還沒談過戀愛的九莉,就毫無懸念地淪陷在邵之雍“英秀”的眉眼里,甚至“他走后一煙灰盤的煙蒂,她都撿起來,收在一只舊信封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那邵之雍是什么人?一個年近40結(jié)過三次婚、有著兩位現(xiàn)任妻子的有婦之夫;一個可以洋洋得意地告訴九莉他怎樣愛著現(xiàn)任妻子、怎樣戀著另外的情人的無恥渣男;一個戰(zhàn)時汪偽政府的官員、戰(zhàn)后到處逃亡的漢奸!可憐這戀愛腦的九莉呀,還飛蛾撲火般地等待著與邵之雍最后的“小團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九莉與邵之雍的原型——張愛玲與胡蘭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場愛情的等待過程中,最令九莉痛苦的還不是要忍受邵之雍的風流,而是要在邵之雍無恥地跟她分享他與妻子、情人的快樂的時候,她一面“心理亂刀砍出來,砍得人影子都沒有了”,一面卻要溫柔地微笑著用各種自欺欺人的方式迎合著對方:當邵之雍在她面前贊嘆他的情人小康“她那么美!”“連她洗的衣服都特別干凈”時,她雖然“從心底里泛出鄙夷不屑來”,但表面上卻裝著若無其事;當邵之雍帶著他的情人辛巧玉到她的寓所來介紹給她時,她矯枉過正地陪著笑臉,甚至為了表示自己不吃醋,主動給巧玉畫像——盡管此時她嫉妒痛苦得要死;甚至在邵之雍無恥地說起在他逃亡前夕小康怎樣一直躺在床上痛哭,哭得很美時,她還在暗自推測他們應該沒有發(fā)生關(guān)系。她是想做一只鴕鳥,把頭埋進沙子里,就當什么也沒發(fā)生,只是邵之雍連鴕鳥都不讓她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愛玲曾說,愛情使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作為自傳體小說,張愛玲將自己的這種愛情觀寫進了盛九莉的骨子里。九莉為什么會愛得如此卑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原生家庭的傷害,從小都沒得到過愛的九莉,面對情場老手邵之雍的甜言蜜語和花花手段,就如同久旱逢甘霖,讓她沉醉其中而不知自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光是卑微,有時甚至沒有起碼的人性。二戰(zhàn)要結(jié)束了,可是她希望二戰(zhàn)永遠打下去,日本人不要投降,這樣,作為漢奸的邵之雍就不用東躲西藏,自己就可以永遠和他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愛情就像施了魔法,讓九莉這位天資聰穎、性格敏感細膩,又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變得沒有邏輯,沒有底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張愛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場愛情的等待中,更讓九莉恐怖的是,“小團圓”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一開始,邵之雍就敷衍著說可以與太太離婚,而后邵也確實登報和兩位太太同時離了婚。毫無戀愛經(jīng)驗的九莉天真地以為只要他離了婚,自己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與他“小團圓”。他們也確實私下買來了一張婚書,在婚書上寫上了“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的字樣??蓪τ谶@段婚書壓箱底、從沒公開過的婚姻來說,“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就是一個天大的諷刺。邵是與兩位太太離了婚,但他還有情人啊,而且一直在不斷地找情人,這讓九莉表面雖還“微笑著”,但“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蓪ι壑旱幕ㄐ?,她毫無辦法,只有等待,看能否等到他花心收攏的那一天。而且是積極主動的等待,日本人投降后,邵躲藏在偏遠的小城,她不避風險,不怕艱難地去看望他??僧斔睫I、轉(zhuǎn)貨車、乘航船、再乘獨輪車,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邵之雍面前的時候,她看到的是什么?是邵在逃亡路上的“桃花朵朵開”,她感覺到的是什么?是邵覺得她穿著的臃腫和面容的疲憊使他在他的情人面前丟了臉!九莉“小團圓”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最后她不得不讓他在她與他的情人之間做出選擇,但邵卻說“好的牙齒為什么要拔掉?要選擇就是不好……”邵之雍要的是像傳統(tǒng)才子佳人的劇目一樣,落魄書生赴考高中,最后娶回二美三美繁花似錦的“大團圓”,而九莉要的卻是一夫一妻感情專一的溫馨“小團圓”。這個矛盾是不可調(diào)和的,這對于一個第一次戀愛、又深陷其中的年輕女性來說,是多大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痛苦和恐怖中,九莉只能用自欺欺人的辦法來麻痹自己。她從不主動問起邵之雍的幾位妻子和他的那些“鶯鶯燕燕”,甚至推想著邵與他的情人們沒有發(fā)生實質(zhì)性的關(guān)系。還把邵之雍在逃亡的過程中接二連三找情人的原因歸咎為“他在危難中抓住一切抓得住的”。有時候她又想:“他是這么個人,有什么辦法?如果真愛一個人,能砍掉他一個枝干?”她在筆記簿上寫道:“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麻痹只是暫時的,忍耐總是有限度的,痛苦和恐怖到了極點就可能爆發(fā),難免就起了殺心——他殺和自殺。夜晚看著熟睡的邵之雍的脊背,她想過把廚房斬肉的板刀或切西瓜的長刀拿來,“對準了那狹窄的金色脊背一刀”;“自殺的念頭也在那里,不過沒讓它露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殺心起了,但沒讓它露面。而痛苦和恐怖的刀卻一刀又一刀,把她的心戳得七零八碎,她再自欺欺人也修補不好了。一向喜歡給邵之雍寫長信的她,最后寫了一封簡短的分手信,堅決地與邵之雍分了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待的痛苦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潛意識的東西了,分手后,她從來也不想起邵之雍,但是,那痛苦有時候也無緣無故地來?!岸疾幌肫鹬旱拿郑徽J識那感覺,五中如沸,混身火燒火辣燙傷了一樣,潮水一樣的淹上來,總要淹個兩三次才退?!?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種痛苦,實在令人恐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張愛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邵之雍留給九莉的痛苦還延續(xù)到她的第二次戀愛。前途一片光明的演員燕山對她的愛情,還是敗給了“漢奸妻”的惡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莉的愛情悲劇的原因,固然是缺愛的原生家庭造成了她的戀愛腦,另一方面也是她的運氣不好,恰好遇到了一個大渣男。不過最后九莉堅決地與邵之雍分了手,結(jié)果還不算最壞。九莉的愛情悲劇雖是特殊個例,但女孩子呦,真要“防火防盜防渣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親情和愛情,兩場人生最重要的等待,九莉都輸?shù)靡凰?,這就是她前半生的悲劇,小說首尾都用同一段文字來說明“等待”的恐怖,真是大有深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為自傳體小說,九莉的原型就是張愛玲,九莉的遭遇基本就是張愛玲的遭遇。對于天才作家張愛玲來說,“天生我才”應該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那么,特殊的人生遭遇是不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呢?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真是福禍相依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團圓》的情節(jié)不像普通的“大團圓”故事有著條理分明的“起承轉(zhuǎn)合”,而是采用近乎意識流的寫法,情節(jié)結(jié)構(gòu)跳躍跌宕,一般讀者初讀真會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小說的語言也極具蘊藉性,簡潔凝練,客觀冷靜。文字充滿了情感的張力和隱晦的象征。但是,抓住了“等待”這個“綱”來反復品味,就會覺得綱舉目張:表面凌亂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慢慢變得有條可循了;看似模糊的人物形象,也一個個鮮活起來;含蓄隱晦的文字也漸漸變得清晰明了。而在這品味過程中,你會被張愛玲的創(chuàng)作才華折服,那些新穎的意象運用,那些含蓄的象征暗諷,還有那些細膩的心理揭示,是那樣的出其不意,又是那樣的精妙絕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蓓 2023年8月1日寫于中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