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墨守成規(guī)一詞最初是來形容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因墨翟善于守城,人言“善守”為“墨守”,后用來形容固守舊制、不圖改進。故步自封固然不好,推陳出新才是自然世界發(fā)展的第一法則,達爾文的《進化論》中: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就是這個道理;道家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亦是這個道理。然,此“默”非彼“墨”也!</p> <p class="ql-block">回國一月后,許多事情尚不適應,離家太久了,對這片故土上的人、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及思維邏輯都很陌生。自戰(zhàn)國至今,兩千年來,有些人可謂把墨守成規(guī)演繹得淋漓盡致,諸如家有喜事要用紅布遮上井蓋、諸如某些東北人腳踢秦檜高揚岳飛壯懷激烈,卻不知如果回到800年前,岳飛看見他們那是一刀一個只殺不埋。如果問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他們自己也說不出來,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墨守成規(guī)、舊有定制。然而,真正應該墨守成規(guī)的有些人又變成了“莫”守成規(guī)——你可以在任何一個標有禁止吸煙的墻角下發(fā)現(xiàn)煙頭;你可以在銀行標有“請在一米線外等候”的ATM機前看見空前“團結(jié)”的隊伍……在國內(nèi),有些人對規(guī)則、對契約精神的概念可以說是極其缺乏,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他們嘴邊經(jīng)常掛起的一個詞:找人兒。孩子離分數(shù)線差幾分,找人!公司里想要晉升,找人!想求個“飯碗”,找人!犯事兒得罪了官府,找人!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沒有他們找不到的人,他們可以問閻王要壽命,問玉帝要福祉。找人花錢,自古有之。和珅不是說:我不是要你的錢,我是用你的錢辦你的事。</p> <p class="ql-block">契約精神最早誕生于西方社會,是基于商品經(jīng)濟社會衍生出的契約關(guān)系和內(nèi)在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救濟的精神;是人文社會運轉(zhuǎn)的基本法則;是每個人自發(fā),毋庸置疑的遵循一套社會原則,不能被絲毫的打破、踐踏。就像打牌,每種玩法都有自己的規(guī)則,私下?lián)Q牌、蠅營狗茍就會破壞打牌本身所有玩家的趣味性。孟德斯鳩說:對一個人的不公,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然而,在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面前,但凡有一個人破壞了規(guī)則,如果我不從之,那就是對我最大的不公。兩種基本價值觀的對立,天差地別。在職場,總有人抱怨“內(nèi)卷”、“競爭壓力大”,其實說白了,一個人加班到七點,自然會有人加班到七點十五,以此類推??扇绻?,大家相安無事、墨守成規(guī),一同六點下班,下班后非緊急事件互不打擾,豈不美哉?你偏偏“莫”守成規(guī),弄得大家都疲于奔命且心情不爽。</p> <p class="ql-block">魯迅在《燈下漫筆》中講:“提到錢權(quán)立刻放大瞳孔。一說男女性事,馬上就興奮。說到道德、民生、人性、良知,個個噤若寒蟬,不關(guān)我事,不感興趣。一個個精到骨頭的個體組成了一個奇葩的族群,所有的屈辱和災難都是自釀的。”《孟子·離婁章句上》言: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鬃釉唬浩呤S心所欲不逾矩。天有道,國有法,家有規(guī),方寸之間,盡顯秋毫。歷史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該創(chuàng)新我們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但老祖宗傳下來的公序良俗我們還應賡續(xù),而不能“莫”守成規(gu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