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19日,在丹麥旅游的最后一天。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決定放棄一些在哥本哈根城內(nèi)的旅游項目,專門乘火車去郊外一個叫做Roskilde 的城市,參觀那里著名的Roskilde Cathedral。</p><p class="ql-block">這座大教堂是丹麥皇家的專屬墓葬教堂,里面存放著丹麥王室一千年內(nèi)逝去的四十位國王和王后的華美棺槨。其宏偉的國際級建筑和悠久的歷史傳承,199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評為世界遺產(chǎn)。Roskilde 每年吸引十幾萬人前往游覽,它比肩英國倫敦的西敏寺,被公認(rèn)為是世界上僅存不多的皇家墓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從哥本哈根到Roskilde,我們坐區(qū)間慢車,買了城市的 一日游卡,卡包括了城內(nèi)24小時交通(地鐵,公交車)和往返Roskilde的車票,很方便,價格也便宜,每人160丹麥克朗,合人民幣168元。 由于一日游卡是從你買票的時間算起,因此我們第二天早上還可以用它坐地鐵去哥本哈根國際機場。在丹麥,上地鐵或火車時不查票,但在半路上會有列車員巡回查票。我們做了幾次地鐵,火車都遇到了查票。</p> <p class="ql-block">Roskilde 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口有5萬多人,</span>是首都哥本哈根以西30公里處的一座歷史名城,曾經(jīng)是丹麥的國都,也是維京人的古都,依山傍水,處處芳草萋萋,綠蔭環(huán)繞,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Roskilde 城火車站外的廣場。三個巨大的陶瓷花瓶恭恭敬敬地矗立在此歡迎各地游客。其造型和花色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為何這個城市的車站廣場要放三個這樣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查詢,得知這三個巨大的陶瓷花瓶(每個約5米高,8噸重)被稱作羅斯基爾德 陶瓷瓶(</p><p class="ql-block">The Roskilde Jars ,丹麥語: Roskildekrukkerne) )</p><p class="ql-block">他們是丹麥抽象藝術(shù)雕塑家 <span style="font-size: 18px;">Peter Brandes 的作品。由Roskilde 一家肉制品公司(</span>Elsebeth Stryhn of Stryhns Leverpostej)<span style="font-size: 18px;">訂制,特意為Roskilde 建城 1000年而做。最右側(cè)的那個銅色陶瓷瓶刻有贊美英雄 Christopher 伯爵的詩文。伯爵是丹麥女王瑪格麗特 一 世的哥哥。在與漢莎聯(lián)盟艦隊的戰(zhàn)爭中腦部受傷,一年后死亡。他死后葬于Roskilde大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三個巨大陶瓷瓶的制作也創(chuàng)造了好幾項世界紀(jì)錄。他們是由幾百片陶瓷片經(jīng)1300高溫?zé)坪笤俳M裝而成。顯示了當(dāng)?shù)靥沾芍圃鞓I(yè)的非凡能力和創(chuàng)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過整齊干凈的街道,很快就看到了我們要去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居民們的農(nóng)貿(mào)市場。</p> <p class="ql-block">丹麥人和鄰國的德國人、荷蘭人一樣,酷愛鮮花??!</p> <p class="ql-block">最早在這里建立教堂的是藍牙哈羅德國王(King Harold Bluetooth)。當(dāng)時是一座木質(zhì)天主教教堂。1022年教堂迎來了第一位羅馬教庭派來的大主教。1080年,簡陋的木質(zhì)教堂被結(jié)實的石灰石教堂取代?,F(xiàn)代磚墻結(jié)構(gòu)的教堂就站立在原來的石灰?guī)r地基上。</p><p class="ql-block">1200年,簡陋的小教堂被改建為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歌特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從羅馬式建筑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壁。這樣的建筑形式減輕了墻壁的受力分布,可以安裝更大的窗戶,采光能力強,使教堂大廳更加明亮。此種建筑形式在Roskilde 教堂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教堂僅有長長的主大廳和兩邊的側(cè)樓,從天上看大教堂就是一個放倒的十字架形狀。</p> <p class="ql-block">Roskilde 大教堂早期是天主教堂,1517年從德國開始的宗教改革很快就傳到這里。路德新教逐漸成為國教,天主教日漸式微。1536年Roskilde 大教堂成為路德新教教堂。教堂本身也進行了相應(yīng)的改建。</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要的變化包括1)設(shè)立信眾的座椅。2)將原本設(shè)在正前方的講壇移到大廳中央。3)牧師用信眾易懂的丹麥語布道。 這些都是為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方便信眾更好的聆聽神的教誨和與上帝對話。4)改革后,教會脫離羅馬教廷控制而由各國成立國教會,國王掌管自己國家的教會。5)廢除導(dǎo)致教會腐敗的一些不合基督教義的做法和冗長繁瑣的儀式,比如信徒通過向教會捐贈而獲得赦免和贖罪的不當(dāng)做法。</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從15世紀(jì)起成為丹麥皇家主要的墓葬教堂。在此后的幾百年里,大教堂不斷擴張和改建以應(yīng)付日益增長的皇家墓葬需求。主教堂兩側(cè)增建了幾個風(fēng)格各異的墓室。內(nèi)部也增設(shè)了一些地下墓穴。</p> <p class="ql-block">當(dāng)今的教堂外觀,兩側(cè)后加的墓室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王室中執(zhí)政最長的家族</p><p class="ql-block">1)奧登堡家族(house of Oldenburg</p><p class="ql-block"> 從1448-1863一直執(zhí)政丹麥,Christian 一世到八世和弗里德里克二世到七世共15個國王。</p><p class="ql-block">2) 格呂克斯堡家族 (House of Glücksburg)1863- 至今。Christian 九世,十世,弗里德里克八世,九世共4位國王。</p> <p class="ql-block">這是埋葬在此的國王和王后名單。</p><p class="ql-block">早期并不是所有的國王和王后都埋葬在這里。瑪格麗特 一 世以前有200多年國王和王后埋在別處。但是從瑪格麗特 一世以后除了弗里德里克一世和克里斯蒂安 二世,丹麥所有的國王和王后都長眠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大廳俯瞰。宏大莊嚴(yán)的氣勢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大廳最主要的位置擺放著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的石棺槨。四周附有精美雕塑。女王1412年安葬在Sor? 城的修道院,與她父王Valdemar Atterdag 為鄰。1413年,女王遺體被移到 Roskilde 重新安葬。從此,丹麥國王和王后幾乎都埋在Roskilde 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瑪格麗特女王一世是丹麥歷史上杰出的女王。她10歲就嫁給王子當(dāng)了王妃,在兒子和丈夫死后 27歲便成丹麥和挪威的國王。北歐三國卡爾馬聯(lián)盟的建立,使她又成瑞典的女王,并創(chuàng)建了一個地域浩瀚的北歐百年帝國。她在位37年(1375年–1412年)確立了丹麥在北歐的霸主地位。使得卡爾馬聯(lián)盟得以延續(xù)長<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達126 年。</span></p><p class="ql-block">在所有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歷史上,瑪格麗特一世均起過重要作用。她是中世紀(jì)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同時也是世界史中最偉大的女姓君主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歐洲各國不論是朋友還是對手,對馬格麗特一世的國家治理能力和外交才能都很佩服,稱其為 “l(fā)ady king”。</span></p> <p class="ql-block">擺在Chancel 前面中間的是Christopher公爵的塑像。公爵的遺體在1600年間重新安葬時不翼而飛,至今不知下落,已成為400年之謎。公爵是女王馬格麗特 一世的哥哥,若不是因為他在戰(zhàn)爭中頭部負(fù)傷,導(dǎo)致早亡,丹麥國王的位子應(yīng)該是他的。</p> <p class="ql-block">1689年克里斯蒂安五世下令清理教堂中央大廳的前部(Chancel) 原來的天主教式舊家具,騰出了更多空間放置克里斯蒂安五世自己和王后的石棺。后來弗里德里克四世和王后的石棺也擺放在這里。先王Sweyn Estridsen和王后,大主教Vilhelm的墳?zāi)孤裨趦膳缘睦戎叵?。?jù)傳說藍牙哈羅德國王(Harold Bluetooth)也在廊柱地下,但是實際上至今并未發(fā)現(xiàn)哈羅德國王的尸骨。</p> <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里克四世國王一生有過兩次婚姻,先后有兩個王后。大廳里與他并排擺放的只是第一個王后路易斯(Louise)。</p><p class="ql-block">當(dāng)弗里德里克四世遇見他第二個王后,出身低微的安娜 索菲亞 (Anna Sophie Reventlow) 時,路易斯王后病重但還未去世。不顧母親的反對,安娜成為了弗里德里克四世的情婦。國王把他安頓在離皇宮不遠的地方并舉行了簡單婚禮。但是安娜并沒有得到王后頭銜和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這是一次不平等的婚姻,也稱左手婚姻(left handed marriage)。按當(dāng)時的教義,國王雖未構(gòu)成重婚罪,但也引起了朝野和太子的不滿。1721年路易斯皇后因病去世。幾天后弗里德里克四世國王很快就與安娜再次結(jié)婚,這次是堂堂正正的右手婚姻 Right hand marriage,安娜獲得了她應(yīng)有的一切權(quán)利并被冊封為王后。為了保護安娜王后的利益,國王死前除了留下遺囑,還迫使太子簽字保證不會虐待他的后媽王后。1730年國王去世,安娜王后則一直活到1743年。在這些年里,太子成了丹麥和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六世)但沒有履行他的承諾。他一直認(rèn)為是后媽安娜王后引誘國王,使得父親沒有好好照顧病重的母親從而導(dǎo)致了路易斯王后的早逝。結(jié)果安娜王后被她的繼子國王趕回了老家實行軟禁。安娜王后從此一直郁郁寡歡,每日青燈黃卷,虔誠禱告上帝至終。</p><p class="ql-block">安娜希望她死后能與弗里德里克四世國王埋在同一屋檐下??死锼沟侔擦绹蹼m然買足了安娜的愿望,但是卻在大教堂遠離她丈夫弗里德里克四世國王的石棺,靠近門口偏遠的地方找了一座小墓室(Trolle’s Chapel) 來安放安娜王后和她的孩子。(安娜王后一生生了六個孩子,其中三個是王子,但是都是早早夭折。這也許是上帝對她做情人和國王重婚罪的懲罰吧。</p><p class="ql-block">(圖像來自 wikipedia)</p> <p class="ql-block">安娜索菲亞 (Anna Sophie Reventlow) 畫像,由 Johann Salomon Wahl c. 1725 創(chuàng)作。(畫像來自 Wikipedia)</p> <p class="ql-block">瑪格麗特一世之后沒有埋在Roskilde大教堂的國王是克里斯蒂安二世和他的父親弗里德里克一世。</p><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二世(1481年7月1日—1559年1月25日)是丹麥和挪威國王(1513年—1523年);瑞典國王(1520年—1521年)。他是最后一個以卡爾馬聯(lián)盟的形式統(tǒng)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的國王。他之所以沒能安葬在Roskilde 皇家陵園,是與他的執(zhí)政理念和悲慘的個人命運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二世是丹麥國王漢斯的兒子,1513年漢斯國王去世后,根據(jù)卡爾馬聯(lián)盟約定克里斯蒂安有權(quán)成為丹麥、瑞典、挪威三國的國王。但是,三個國家的貴族對克里斯蒂安任國王都很勉強,他們竭力想保住自己的權(quán)力。而瑞典人則表明他們根本不接受克里斯蒂安為王。瑞典希望徹底擺脫丹麥的統(tǒng)治。于是關(guān)于瑞典王位的決定被推遲了。經(jīng)過多次談判,克里斯蒂安二世只繼承了丹麥與挪威兩國的王位。</p><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二世執(zhí)政后試圖依靠小貴族與市民的力量去摧毀大貴族寡頭集團在丹麥的統(tǒng)治。他推行的改革觸犯了貴族的利益引起了貴族的不滿和反抗。在處理瑞典問題上,克里斯蒂安二世的鐵腕做法造成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斯德哥爾摩慘案</span>”,先后有82名瑞典貴族被殺害。此慘案引起了瑞典貴族的強烈反抗,爆發(fā)了瑞典獨立戰(zhàn)爭。與此同時,不滿于他的內(nèi)政改革和外交政策的丹麥貴族們決定改為擁代他的叔叔弗里德里克為國王,并最終將克里斯蒂安二世終身監(jiān)禁直至他1559年死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國王弗雷德里克二世下令按照皇家葬禮將克里斯蒂安二世葬于歐登塞。</span></p><p class="ql-block">弗里德里克一世被安葬于丹麥北部石勒蘇益格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Wikipedia)</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南部弗里德里克五世墓室相鄰的墓室里,存放著克里斯蒂安三世和 弗里德里克 二世父子和王后們的墓碑。弗里德里克 二 世為父親制作棺槨時也為自己制作了幾乎一摸一樣的墓碑,但是比父親的稍大一些。父子倆人和他們的王后都被安置在墓碑下面的墓穴。</p><p class="ql-block">這是兒子弗里德里克 二 世和王后Sophie 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 三世的墓碑,由于建筑師在墓碑尚未完成時去世,底座上沒有碑文。</p> <p class="ql-block">從墓碑的大小和有無碑文可以辨認(rèn)出墓碑的歸屬??死锼沟侔踩溃ǜ赣H)墓碑無碑文。</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四世在他的王后 安娜凱瑟琳(Anna Cathrine)1612去世后就決定為自己建立一個墓室。他的墓室是文藝復(fù)興式的風(fēng)格,室內(nèi)還有一個華麗的墓碑,不幸他的墓碑在他死前一年被燒毀,整個墓室也有200年的時間沒有加以裝飾,墓室的兩面墻也一直是空白。直到1800年才請著名雕塑家 Bertel Thorvaldsen 和畫家 Wilhem Marstrand 為克里斯蒂安四世制作了人體肖像和兩幅油畫。</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四世墓葬室建在大廳北側(cè),里邊擺放著克里斯蒂安四世及弗里德里克三世和家人的五個棺槨。</p><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四世在位60年, 是丹麥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國王,也是丹麥歷史上最有名的國王。他一生建設(shè)了許多著名建筑,如弗里德里克堡宮(Frederiksborg), 圓形天文觀測塔 (the Round Tower) , 股票交易市場等著名建筑。就連Roskilde 大教堂的塔尖也是他主持建造的。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丹麥的鼎盛時期,但是經(jīng)歷了與鄰國瑞典兩次戰(zhàn)爭的失敗和卷入中歐的戰(zhàn)爭,使得丹麥國力大衰,最終不得不把斯堪的納維亞霸主地位讓給了瑞典。</p> <p class="ql-block">墓室墻上的巨大壁畫(畫家 Wilhem Marstrand 的作品)描述了克里斯蒂安四世審理的一宗著名案件。一位叫 Christopher Rosenkrantz 的貴族趁他的朋友去世之機,用假文件欺騙死者的遺孀,說她的丈夫生前欠他很大一筆錢??死锼沟侔菜氖烂鞑烨锖粒衣读薈hristopher 文件造假,并判決將 Christopher 斬首示眾??死锼沟侔菜氖劳ㄟ^此案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明君形象,成為正義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這幅壁畫(也是畫家 Wilhem Marstrand 的作品)描寫1644年在丹麥瑞典的海戰(zhàn)中, 克里斯蒂安 四世 被炮彈擊傷后,仍然激勵全軍將士繼續(xù)戰(zhàn)斗,直到勝利。</p> <p class="ql-block">白色墓室(the White Chapel) 里弗里德里克 五世墓碑。弗里德里克五<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世是一位不合格的國王,即位后國事由輔政大臣管理。最終他飲酒過度而死,年僅43歲。但他的棺槨很漂亮,墓碑兩邊的少女分別代表丹麥和挪威。墓碑上對他的贊美也與事實不符。弗里德里克五世放在教堂南面的墓室中,與他父親克里斯蒂安 六世和后輩 克里斯蒂安 七世,八世以及弗里德里克六世和七世 幾位國王和王后共12座棺槨放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一墓室里的克里斯提安七世和王后朱利安尼 瑪麗(Juliane Marie)。</p> <p class="ql-block">墓室中克里斯蒂安 六 世和王后 Sophie Magdalene 被遠遠分開擺放,沒有放在一起。因為王后曾是波蘭王后的侍女,被丹麥王室視為門不當(dāng)戶不對的婚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色墓室里的克里斯蒂安八世 和王后。在克里斯蒂安任挪威總督期間他努力避免丹麥和盟友拿破侖的帝國一同崩潰??死锼沟侔惨脖M力維系挪威人和丹麥王室的關(guān)系。但隨著1814年1月丹麥戰(zhàn)敗,挪威最終獨立并與瑞典結(jié)成聯(lián)盟。</p><p class="ql-block">盡管失去了挪威,丹麥在克里斯蒂安七世,弗里德里克六世及克里斯蒂安八世統(tǒng)治的19世紀(jì)前50年(1800-1850)還是出現(xiàn)了丹麥歷史上人文、藝術(shù)、建筑和科學(xué)大繁榮時期,史稱丹麥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 出現(xiàn)了諸如作家安徒生,畫家 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物理科學(xué)家奧斯特(Hans Christian ?rsted,發(fā)現(xiàn)了電流和磁場的定量關(guān)系)等幾位偉大人物。</p> <p class="ql-block">格呂貝克家族墓室。</p><p class="ql-block">弗里德里希八世(死于1912)和王后和克里斯蒂安九世(死于1906)。</p> <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 九 世和王后。墓碑正中間的女人雕像是著名雕塑家EdvardEriksen(1876-1959) 所創(chuàng)作,被稱為小美人魚的姐妹像,因為二者都是以雕刻家的妻子為模特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的都是思念,憂傷和愛情。</p><p class="ql-block">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和路易斯王后被后人稱為歐洲的岳父母(parents in law)。他們的子女有好幾位都與歐洲王室成員結(jié)婚。二女兒Dagmar嫁給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后來成為俄國最后一位沙皇的母親。他們的小兒子Vilhelm成為希臘國王喬治一世。他們的大女兒Alexandra成為英國王后。大兒子成為丹麥國王弗里德里克 八世??死锼沟侔簿攀赖暮笫雷訉O還有:當(dāng)今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比利時國王菲利普,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盧森堡大公亨利,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六世以及前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二世。</p><p class="ql-block">真正的世界頂級“朋友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進入20世紀(jì)后王室墓葬流行現(xiàn)代化設(shè)計。外形簡單,寓意深刻。如克里斯蒂安 十世和王后的棺槨為了表現(xiàn)代表全體人民而使用了丹麥國旗圖案覆蓋石棺。</p> <p class="ql-block">丹麥現(xiàn)在的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今年83歲,已經(jīng)在位50多年。是丹麥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王,也是世界上活著的在位最長的女性。她同時也是剛剛?cè)ナ赖挠聋惿着醯谋斫?。但她?018年就提前為自己設(shè)計了紀(jì)念墓碑,她的墓室位于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墓室和呂貝克家族國王的墓室之間。墓穴也已建好虛位以待。</p><p class="ql-block">墓碑的設(shè)計也是現(xiàn)代形式,簡約而寓意深遠。墓碑采用透明玻璃材質(zhì),寓意民主透明。由丹麥著名雕塑家 Bj?rn N?rgaard 設(shè)計。</p> <p class="ql-block">女王墓碑目前被覆蓋著直到女王安葬之日才能被打開。</p> <p class="ql-block">除了王室成員外,主教堂兩邊的側(cè)廊里有許多墓葬石碑,碑地下也埋著不少貴族和貧民,據(jù)說有千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教堂地下的墓道兩側(cè)還建了許多小墓室,墓道被各種墓碑覆蓋,墓碑下面也有墓穴。</p> <p class="ql-block">能被埋在這里是難得的榮譽。當(dāng)?shù)氐馁F族和平民都以死后埋在Roskilde大教堂為無上的榮譽。先后有近千人(包括海軍元帥,貴族和平民鐵匠等)埋葬在這里。</p><p class="ql-block">后來因為地方限制,規(guī)定只有王室和貴族成員才有資格埋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管風(fēng)琴有幾百年歷史,價值連城?,F(xiàn)在至少還保留了一半1500-1600年間的制作的銅質(zhì)風(fēng)琴管。風(fēng)琴的頂部的裝飾顯示了弗里德里克三世國王是教堂的主人。四周的華麗巴洛克風(fēng)格的裝飾均是十六和十七世紀(jì)的作品。風(fēng)琴保養(yǎng)良好,目前還在使用,還能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布道臺和管風(fēng)琴。</p> <p class="ql-block">二樓的回廊兩側(cè)是國王和他的高級幕僚及騎士團成員議事的場所。能到此議事是他們的榮耀和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丹麥王室千年歷史中,與歐洲其他王室或貴族家庭聯(lián)姻是普遍的,而與平民子女結(jié)婚則是極個別的特例,會遭到王室的反對,即便結(jié)婚了平民子女一方也不會有平等的權(quán)利,被視為left hand marriage (門不當(dāng)戶不對)。</p><p class="ql-block">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各國王室也與時俱進,對與平民子女結(jié)婚的事情采取了更加寬容的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在丹麥王室中,也出現(xiàn)了亞裔中國面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雅麗,腓特烈堡女伯爵(亞歷山德拉·克里斯蒂娜·曼利;Alexandra Christina Manley),1964年6月30日在中國香港出生。文雅麗的祖父是中英混血兒,祖母是法國人。而她的母親則有波蘭和奧地利的血統(tǒng)。因此,文雅麗有著1/8的中國血統(tǒng)。</span></p><p class="ql-block">1995年11月18日,文雅麗與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的次子約阿希姆王子結(jié)婚,成為了歐洲王室歷史上第一位亞裔王妃?;楹?,文雅麗迅速融入當(dāng)?shù)厣鐣?,深受丹麥百姓愛戴,成為丹麥女性效仿的楷模。連丹麥女王都對她贊賞有加。然而,2005年4月8日,文雅麗與約阿希姆王子正式離婚,結(jié)束了10年的童話姻緣。</p><p class="ql-block">2007年3月3日,42歲文雅麗與丹麥王室御用攝影師,27歲的馬丁·約根森再婚。</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web,僅供自用)</p> <p class="ql-block">瑪格麗特二世是丹麥第一位執(zhí)政女王,也是丹麥國王寶座上第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多才多藝的氣質(zhì)、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交相輝映,使她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在她的帶領(lǐng)下,丹麥王室風(fēng)格較為開放,“民主化”程度較高,他們恪守不過問政治、守憲法和保持節(jié)儉的生活作風(fēng)等王室的準(zhǔn)則,極得人心。迄今為止,丹麥尚無要求廢除君主制的跡象??磥?,大多數(shù)的丹麥人似乎不愿失去國家和民族的象征,以及一條重要的傳統(tǒng)和歷史紐帶。</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web,僅供自用)</p> <p class="ql-block">可是在2022年9月,女王在沒有和小兒子家完成溝通的情況下突然宣布了命令,取消了約阿希姆王子四個子女的王室頭銜和相應(yīng)的待遇。命令會在2023年1月1日立即執(zhí)行。</p><p class="ql-block">這里包括約阿希姆和前王妃文雅麗的兩個兒子(23和20歲),以及和現(xiàn)任王妃小瑪麗的一兒一女(13和10歲),將全部失去“殿下”頭銜,不再是公主、王子。</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web,僅供自用)</p> <p class="ql-block">這個決定讓小兒子家的臉面盡失,顯得像做錯了事被懲罰的罪人一樣。</p><p class="ql-block">此事顯然女王做的有些不妥,文雅麗盡管已經(jīng)退出王室,但為了兒子的利益還是忍不住要發(fā)聲。</p><p class="ql-block">不過女王堅持自己的決定并坦言這是為了使王室能夠精簡,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她是替大兒子做的這件事。</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web,僅供自用)</p> <p class="ql-block">約阿希姆王子和現(xiàn)任王妃及孩子的全家福。兩個大兒子是文雅麗所生。分別是20和23歲。</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web,僅供自用)</p> <p class="ql-block">盡管有各種風(fēng)風(fēng)雨雨,現(xiàn)代的丹麥王室已延續(xù)千年,仍然很受人民愛戴。</p> <p class="ql-block">Roskilde 教堂的視頻,選自Youtube</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 Places。</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Roskilde市里還有一座維京沉船博物館。陳列著3艘的木制維京式沉船。</p> <p class="ql-block">沉船不大,在北歐類似的沉船博物館中算是很小的。但是博物館邊上陳列了一些維京人生活和如何造船的工具和實物很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這里展示了古代維京人是如何用簡陋的工具將巨大的樹木變成一條條維京船的。</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木工作坊歡迎孩子們來動手親身體驗??梢韵嘈牛S京人的子孫們一定會把他們的祖先的技藝流傳下去并且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正在造船的車間。</p> <p class="ql-block">我背后就是現(xiàn)代人剛建好的維京船。</p> <p class="ql-block">參觀餓了,品嘗了博物館餐廳賣的維京式午餐。我們買的面包和熟魚片。面包片大,魚干很咸。能成為維京人的主食也許是咸魚干易于保存的緣故吧。</p> <p class="ql-block">為使讀者能更好了解維京人制造古船的技術(shù),特借用一個簡介視頻。來自YouTube Smithsonian Chanbel。</p> <p class="ql-block">丹麥之行到此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縱觀丹麥的歷史和現(xiàn)狀,感慨丹麥人民對世界歷史做出的與其500多萬人口不相稱的巨大貢獻。從以丹麥人為首的維京人征服英格蘭,掠奪法蘭西,到建立卡爾馬聯(lián)盟稱霸斯堪迪亞維亞;從蠻荒之地的野蠻民族,到信仰多神再到皈依基督;從聽命于羅馬教廷到推廣路德新教;從貴族選舉的弱勢國王到卡爾馬聯(lián)盟盟主;從封建國王到君主立憲,民主議會;丹麥的發(fā)展就是一個北歐人民與歐洲大陸和世界通過貿(mào)易,征戰(zhàn),婚姻與宗教等形式不斷交流融合,相互影響的過程。</p><p class="ql-block">丹麥王室以其千年不間斷的傳承,既很好的保留了丹麥的傳統(tǒng),又不斷的引領(lǐng)國家人民與時俱進,跟著世界的步伐不斷前進。丹麥能有這樣的成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參觀Roskilde皇家陵園,我們深感基督教特別是路德新教對皇室的影響。比起世界其他地方妻妾成群,皇子遍地的皇室,這里一夫一妻的基督教規(guī)限制了國王一夫多妻的奢望,避免和減少了無休止的殘酷宮斗和殘殺。無疑是世界進步的體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