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特意去了通江街的猶太老會堂,墻體成黃色,半球形的穹頂是綠色。據(jù)說在粉刷之前老會堂是灰紅相間的外墻,樓頂是一個紅色半球型的拱頂,托起了巨大的銀色六角星??上覜]有親見。來哈爾濱,發(fā)現(xiàn)很多老建筑都破敗不堪,有的建筑只剩外墻,用鐵架粗暴地支撐著;有的被粉刷一新,分辨不出舊時模樣,只能從墻角的文字說明得知原來是百年老建筑。看來文物的保護不是一件輕松易得的事情,需要政策、財力、人力、物力的通力配合方能有效吧!</p> <p class="ql-block">但雖不能相見老會堂的舊貌,但新顏也別有韻味。清晨掠過時見陽光照射到六角星上發(fā)出耀眼的銀色光芒,而此時午后的陽光投射到對面建筑物的玻璃上,反射到會堂上形成了一片迷離夢幻的光影。晚間走過中央大街時,燈光四起,六角星又發(fā)出不同流俗的迷人的藍光。這座漂亮而又大氣的建筑,簡潔卻不失柔美,從百年前穿越而來而不失古老神秘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這座猶太會堂就是將近一個世紀前的哈爾濱猶太老會堂,最初修建于1901年,1931年焚毀后重建。在一個世紀前,大批的猶太人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從俄羅斯和東歐移民到哈爾濱,尋找新的生活?!按诵陌蔡幨俏徉l(xiāng)”,猶太人來到了美麗的松花江畔,善良的哈爾濱人民用寬廣的胸懷迎接了他們的到來,猶太人在哈爾濱沒有感受到在別處受到的歧視和迫害,于是他們把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當(dāng)成了自己的家,在這里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哈爾濱的猶太人最多的時候達到了兩萬多人,他們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猶太社區(qū),建立了多所猶太會堂、醫(yī)院、學(xué)校、圖書館、銀行及大量的工貿(mào)企業(yè),哈爾濱也成為了當(dāng)時猶太人在遠東地區(qū)最大的棲息地。</p><p class="ql-block">哈爾濱為這些猶太人提供了創(chuàng)業(yè)和積累財富的良好機遇,猶太人也為哈爾濱城市的形成與發(fā)展,經(jīng)濟的增長和國際聲望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啤酒廠、中國第一家卷煙廠、哈爾濱糖果廠、保險公司、銀行、馬迭爾賓館,、阿城糖廠等大型企業(yè)。并使黑龍江的大豆邁出國門,遠銷世界,猶太人是哈爾濱最早走向世界市場的開拓者。</p><p class="ql-block">后來雖然由于國內(nèi)外政治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哈爾濱的猶太人逐漸的離開了哈爾濱到以色列、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發(fā)展。在六十年前,最后一批猶太人也離開了哈爾濱,猶太人雖然離開了哈爾濱,但他們卻給哈爾濱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包括幾十座猶太老建筑,記錄了那段如歌的歲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這夏日悶熱的午后,周圍游人如織,商家眾多,喧囂異常,但走近老教堂卻感到異常的清涼和安靜,古老的建筑仿佛在述說著曾經(jīng)的繁華和滄桑。</p><p class="ql-block">陽光透過樹木照在老會堂的外墻上,投射出斑斕的曲線,樹枝和門窗墻的陰影勾勒出迷人的斜線,墻與窗,聚集了無限的詩意和遐想。</p><p class="ql-block">老教堂里有咖啡廳,漂亮的彩燈,搭配老教堂六角形的窗戶,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p><p class="ql-block">你聽,樓下音樂廳真的樂聲飛揚;你看,透過古老的窗欞,那樹影婆娑;你坐,靜默不語,任思緒流淌……哦,時光仿佛靜止了,而我聽到了老會堂沉默的訴說,是的,我在或是不在,你都在這里,不悲不喜……</p> <p class="ql-block">在老房子的墻上還掛著一些當(dāng)年猶太人的老照片,不知道今天這些猶太人和他們的后代都流落到了世界的哪個角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