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如夢,吾心依舊</p><p class="ql-block">修煉一途,載道何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文/貴仁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影與造像</p><p class="ql-block">美顏與?攝影</p><p class="ql-block">?——今晨酒店起床之后,偶然間,望著鏡子里的自己,在光線的作用下頭發(fā)烏黑茂密了幾許,忽感型男了幾多。連忙拿起手機對著鏡子里的自己,咔咔連拍數(shù)張剪裁成像,編輯抖音視頻,沒用任何特技與手法,不過是美顏的照片罷了。我欣慰鏡頭里的“貴人造像”,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年輕氣盛的年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磨礪丨靈魂修煉</p><p class="ql-block">2023.7.27. 夢境</p><p class="ql-block"> 微友神墨教育的郭芙蓉,摘自在《神墨小數(shù)點智慧》里的語錄:“ 人生是一段靈魂修煉的旅程,有其階段性規(guī)律。每個階段都有事上練的主題,也有心上覺的課題,背后都有心力的磨礪和成長,都是定力修煉和智慧凝練的過程。以十二年為一個階段,對照自身,我們可以更好了解自己,規(guī)劃未來?!?lt;/p><p class="ql-block"> 何為靈魂?依百度解釋:“ 靈魂,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zhì)的東西,靈魂不生不滅,離開軀體后人即死亡。人類學(xué)家之研究說的是,推測距今二萬五千年至五萬年前之人類,已具有靈魂之觀念,或人死后靈魂繼續(xù)生活之觀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簡單古樸之靈魂觀念,往往含有強烈的物質(zhì)性格。</p><p class="ql-block"> 我以為人在無助或者落魄的時候,總是幻想以最便捷的方式,結(jié)束眼前的囧事與窘迫的路途或處境。在瘋狂與得意忘形的時候,卻往往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為之奮斗拼命搏擊來時途中的艱辛。主觀與客觀原因迫使人的一切行為,解釋為靈魂擺渡深層次的探究。我不得其解,為情所困,總是在身體與靈魂中尋找共鳴的切入點,打開精神枷鎖密碼的鑰匙,突破其習(xí)以為常的生命模式。</p><p class="ql-block"> 女作家勵婕即安妮寶貝在《告別薇安》里曾說:“ 我想給我的靈魂找一條出路,也許路太遠,沒有歸宿,但我只能前往?!?這里所說的出路與歸宿,不就是人生中的坎坎坷坷與孤獨寂寞的旅行嗎?我特別的喜歡《烏蘭巴托的夜》,那么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旋律和歌詞。</p><p class="ql-block"> 昨夜里我回到長沙往在豪華版的酒店,獨自一人思考人生的課題,往事如煙歷歷在目的浮現(xiàn)腦海中,自然多了許多,冥冥之中像是在夢游。實際上白晝與黑夜、現(xiàn)實與夢境,不就是身體與靈魂互換的載體嗎?把人的所思所想和靈魂深處的意識,詮釋得那么的酣暢淋漓。</p><p class="ql-block"> 十幾天的“南巡”與筑夢,總是在大海金岸與山川異域里暢游,仿佛是神仙下凡,對人世間的曠野之息,有著深深地眷戀。面對蜿蜒盤旋的崎嶇山道,穿梭于云夢與山海之間,海風(fēng)與沙灘吻戀,藤曼與建筑簇擁,人與自然隨風(fēng)搖蕩;烈日灼心,陽光從樹縫里露出臉相,把人燒烤的沒有了情調(diào)。我想起那句 “ 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 的話,格言也好,情緒也罷,總是那么的貼切與愜意。</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一天的旅行,連續(xù)不斷的坐車,中午在衡陽霆曦酒店,吃過豐盛的午餐稍許休整后便啟程,于下午五點多鐘終于踏上了長沙城的土地。晚上在“老菜地”土菜館里,吃正宗的湖南菜,喝家鄉(xiāng)的白酒不亦樂乎。老酒菜館里的文化也是做足了。什么 “ 為人民服務(wù),把飯菜做好”“不吃辣椒就不能革命”“鼓足干勁,立爭上游。所謂無鮮不炒”最后還不忘說上一句“母山壹號,記得常來”!</p><p class="ql-block"> 離開時令人信服與同感的是這樣的文字表述:“ 一場春雨過后,父親的老菜地里的辣椒剛吐出嫩芽;韭菜不知何時從土里露出幼稚的笑臉,豌豆的藤蔓也悄悄地爬上插在地里的竹竿,五顏六色的蝴蝶飛舞,充滿著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鑒丨西關(guān)茗點</p><p class="ql-block">2023.7.26. 蘩樓</p><p class="ql-block"> 微友如蘭微信發(fā)文:“ 風(fēng)雨人生,不是沒有傷,也不是沒有痛,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接受的。也許我們無法把握未來,但我們起碼可以左右現(xiàn)在?!? 所謂不能接受是人們在遇到困難和挫敗以后,自內(nèi)落差與面子主義作怪;或許這就是真實的生活,殘酷的現(xiàn)實迫使你面對無情的人際關(guān)系,與你的價值與財富成正比,折射出你能力大小的試金石。</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餐酒足飯飽后,驅(qū)車半小時我們下榻在深圳前海金沙酒店,蝸居在酒店里哪里也不想去,以休整與洽談為中心任務(wù)。中午酒店投資人邀請在附近的“蘩樓”就餐。飯后我們與風(fēng)塵仆仆從長沙趕來的酒店頂級設(shè)計師一起,前往碧海灣金海路27—1商住樓,就 “ 霆曦酒店” 設(shè)計實地考察。</p><p class="ql-block"> 靜坐在“蘩樓 . 一盅兩件” 茶樓餐廳內(nèi),觀其“西關(guān)茗點,蘩樓鮮做”品牌理念。據(jù)說文解字注釋:蘩,白蒿也,古稱蘩草。蘩草茂盛之處,河蝦個大而肉多,制成蝦餃,鮮美爽滑。“蘩樓”因蝦而聞名西關(guān),“蘩樓”之名由此而來。其品牌核心理念為 “雄雞報曉,蘩樓再興”。</p><p class="ql-block"> 據(jù)蘩樓介紹其品牌淵源:民國初年,廣州西關(guān)同興街,有一間三層大茶樓,名稱是 “蘩樓 ”。該茶樓因“蝦飲皮薄而半透明”,蝦大又新鮮 ” 而生意興隆,遠近聞名。個大的蝦一般出現(xiàn)在河涌沼澤中白蒿茂盛之地,白蒿為茶樓帶來了好運,樹立了口碑。白蒿在《詩經(jīng)》中又稱“蘩”草,文雅動聽,生命力頑強,象征子孫昌盛,事業(yè)繁榮。</p><p class="ql-block"> 好友張少恩詩人在轉(zhuǎn)發(fā) “ 漢語言文學(xué)研究交流平臺 ” ,??秾O曉婭 | 酬唱應(yīng)和與文本互滲:林徽因與徐志摩詩作細考》時配文:欣賞曉婭老師的文章,都屬名門貴族之子!一個風(fēng)流瀟灑,俊逸而具才華;一個韻中生韻,雅態(tài)芳思。他們的相遇怎能不蕩起波瀾!又適逢中國新文化運動,中西文化交融,于是就有了唱和與互滋,而相宜。其命運,又令人唏噓感慨,故成人間佳話!”</p><p class="ql-block"> 而專欄摘要如此說道:林徽因與徐志摩互為對方詩歌靈感的“引擎”,他們?yōu)楝F(xiàn)代詩壇留下多組藝術(shù)價值很高的酬唱應(yīng)和與文本互滲的詩作。我們旨在通過細考他們的幾組酬唱詩,探究彼此在創(chuàng)作方面產(chǎn)生的多重影響,細致還原或動態(tài)呈現(xiàn)他們在詩學(xué)觀念、詩藝風(fēng)格、詩題指向、意象意涵等方面存在的關(guān)聯(lián)性、互文性,進而從創(chuàng)作發(fā)生學(xué)的維度,探源林徽因早期詩作的成因及詩情流向或潛匿的情感維度。 </p><p class="ql-block"> 畫友黃炯青兄昨日發(fā)文:“ 澳門之旅,說來沒人相信,來深圳幾十年第一次來澳門,我真的淡看澳門了,澳門真是一個好地方。城市小而美,城市環(huán)境,社會秩序普遍優(yōu)于內(nèi)地城市,服務(wù)態(tài)度好,電動車沒有一輛闖紅燈的,也禮貌讓人!” 見后我回復(fù)說:國內(nèi)也沒有闖紅燈的呀?行人闖紅燈的卻比比皆是??上Х浅_z憾,本已安排去珠海和澳門的,只因臨時有變,在深圳吃完晚飯后,再回衡陽,明天回長沙。相邀湖南見哦!炯青回復(fù)說:早點給我一個電話就接上了,劉豫湘也在!我說:來日方長有的是機會!符曦與投資人談了一天,兩位頂級設(shè)計師正在測量,磋商“霆曦酒店”落戶深圳的相關(guān)事宜!</p><p class="ql-block"> 忙完后,我們馬不停蹄于五點半之前,抵達深圳1979文化生活新天地,在“野湖南” 餐廳 “ 城中湘野,賞味湖南” 里就餐。說是 “漫山遍野,個中滋味?!蔽业故窍矚g包廂內(nèi)黃永玉的 “拂潤恐飛清夏雨,叩虛貯賠碧湘風(fēng)?!?詩句。晚上七點半啟程向衡陽方向奔馳。深夜十一點崔冰兄弟發(fā)來微信說道:“ 貴老師這次南巡,在深圳兩進兩出,歡迎常來常往,祝一路順利哦!” 我回復(fù)說:正在去衡陽的高速公路上,預(yù)計凌晨兩點多鐘才到,將下榻在 “ 衡陽霆曦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記丨心寬福來</p><p class="ql-block">2023.7.25. 茗茶</p><p class="ql-block"> 茶友樊帆微信發(fā)文:“ 茶在沉浮中逐步歸于平淡,人在輾轉(zhuǎn)中日漸寧靜……” 應(yīng)符庚泉兄弟之邀,我們在廣州五羊茶城“秋意居”品正宗的廣式早茶。嘗小吃和茗茶,想到了趙樸初經(jīng)典茶詩《吟茶詩》 “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后一句話出自佛家,字面意思是擁有千百條高僧的偈語又如何?參盡枯禪皆不是,還不如放下一切,喝壺茶去。意思是豪飲七大碗玉液瓊漿固然滋味無窮,但比不上品一小壺香茗的真情趣。</p><p class="ql-block"> 據(jù)資料記載廣東早茶是一種廣東民間飲食風(fēng)俗。早茶是漢族社交飲食習(xí)俗,多見于中國南方地區(qū),如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尤其是在廣東。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來品嘗,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開放,喝早茶者大多為社會交往與人際關(guān)系、業(yè)務(wù)往來等。廣東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為講究,飲早茶的風(fēng)氣也最盛,由于飲早茶是喝茶佐點,因此當?shù)胤Q飲早茶為吃早茶。</p><p class="ql-block"> 好兄弟符庚泉熱情招待我們,點了二十幾個佐點,細細品嘗 “ 粵式茶點和順德風(fēng)味 ” 的小吃,真有點廣式味道。友友相聚是緣,茗茶聊天從早上九點一直喝到中午十二點鐘,體驗了一下 “ 茶以裁道”的文化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 據(jù)“藝集”微信鏈接《茶道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中所言 “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nèi)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chǎn)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p><p class="ql-block"> 按歷史茶文化概述 “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 ‘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亦算不得 ‘茶人’。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lt;/p><p class="ql-block"> 崔冰兄弟見抖音視頻《貴人掠影》后感言說:“ 貴老師此次南粵之行,收獲頗豐,一路勝友如云,千里逢迎,真可謂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在品茗琴瑟之中品人生,佳釀盛宴間論紅塵。你以不墜青云之志和只爭朝夕的襟懷,待人生的未來!讀后讓人感慨不己!”</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點多鐘,我們驅(qū)車前往佛山,與一撥生意人、符家人和藝術(shù)人雅集。提起佛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港片中無敵的 “ 佛山無影腳 ” 。得益于黃飛鴻、葉問等武術(shù)大師,佛山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武術(shù)之鄉(xiāng)。作為南派武術(shù)的發(fā)祥地,佛山匯集了南北六十多種的拳種;全市武館超400家形成了蔡李佛拳、詠春拳、洪拳、龍形拳、白眉拳五大門派,其中佛山人最愛的還是詠春。不同于電影中的刀光劍影,現(xiàn)實中的佛山功夫,為城市增添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宗教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它不僅具有佛、儒、道三教融合的特點,其獨特、典雅的觀音文化更是引人注目。南海觀音文化園和西樵山寶峰寺傳承佛教文化。南海觀音像位于西樵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坐像,矗立在西樵山第二高峰大仙峰上,已成為人們研究觀音文化的地方,我們走馬觀花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時至五時,深圳房產(chǎn)開發(fā)商邀約,就開發(fā)酒店之事磋商。本決定啟程珠海與澳門考察之旅,也宣告“泡湯”。我們快馬加鞭返深,抵達深圳已是晚上七點多鐘了。益陽朋友曾芳兄弟在深圳水圍村,自開的 “ 麗江/龍繼斑魚——養(yǎng)生湯鍋 ” 就餐。幾個友友歡聚一堂,品嘗號稱 “ 這家店以后要常來,我保證你吃了還會再來”猛吃猛喝。感受“從你的世界 ‘鹵過’——鹵味走起!”,“杯中酒,酒中情,咱倆干了行不行?”,以及“你不醉,我不醉,馬路牙子誰來睡?”的品牌文化,帶給我們的故鄉(xiāng)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洞庭古城書畫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