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區(qū)業(yè)主群有通知,說是晚上小區(qū)里放映露天電影,請大家有時間去觀看。</p><p class="ql-block"> 我鍛煉回來路過活動室門口,果然看見這里拉了幕布,有放映機在放電影。雖然畫面清晰,還提供了塑料凳,但是看的人不多,稀稀拉拉的總共只有十來個。有幾個人坐在一起,像是在乘涼,他們一邊看手機,一邊聊天,眼睛就是不往幕布方向看。</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大家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一場露天電影真的難以吸引到自己。能夠到現(xiàn)場觀看,算是給了面子的。社會發(fā)展了,露天電影,放了個寂寞。</p>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村里放電影,那是過節(jié)一般的熱鬧。家里會炒葵花籽、南瓜籽,或者炒板栗、炒一些可以裝在口袋里的東西。邊看電影邊吃東西,這是莫大的幸福。孩子們會早早地搬了凳子去曬谷場占位置,越是中間地帶越好。大人們也會比平時早一點歇工,吃罷晚飯后,等待著電影上映。曬谷場上人聲嘈雜,大家心急,都覺得時間快到,電影馬上就要上映了,實際上放映員還在村支書家剛剛端起飯碗。</p><p class="ql-block"> 放映員是個利索人,吃好晚飯就到現(xiàn)場,不太會磨磨蹭蹭耽擱時間。他習慣地拍兩下話筒,然后說:“阿苦(峽口)公社電影隊,今日在東坪大隊放映,放映的影片是《渡江偵察記》?!薄抖山瓊刹煊洝肥瞧渲兄?,放過好多次,所以記憶深刻。當然,在放映其他的電影時,他就報另外的片名。</p><p class="ql-block"> 那時,我覺得電影放映員是最好的職業(yè) ,是最幸福的人,比公社書記還要幸福,因為他天天都有電影看,而且還第一時間看到最新鮮的電影。其次是他的老婆,可以一起享受看電影的幸福。我們村里去挑電影放映機的人,都比別人有更多的幸福感,雖然他可能挑擔挑得肩膀紅腫,但是他有半天時間和電影機、電影片在一起。有時候電影需要跑片,就是鄰近兩個村子同一晚上放同一部電影,這個帶子放完之后,馬上就送到另外一個村。送帶子的人叫“跑片員”,一般由村里身手敏捷、年輕穩(wěn)重的男人擔任。跑片員也非常有自豪感,很是幸福,雖然他比別人累,還沒時間看電影,但是他責任重大。有時候,上一個片子放完了,新的片子還在路上,成百上千人都在等著,你說跑片員威風不威風?</p> <p class="ql-block"> 放映員短短的兩三句話,第二天會被我們這些小孩努力去學。因為他說的是公社的方言,帶一點普通話,這種發(fā)音,對我們山里的孩子來說很是新鮮?!鞍⒖唷眱蓚€字,就需要我們模仿半天。模仿得不像,我們相互取笑;模仿得惟妙惟肖,我們也一起大笑。永賢爸爸在公社學校教書,他和爸爸一起在公社所在地住過一陣子,數(shù)他學得最像。</p><p class="ql-block"> 看電影,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許多東西都覺得新奇,而新奇的東西理所當然就值得學習?!兜乩讘?zhàn)》的最后,有個鬼子司令官被地雷炸暈了腦袋,草木皆兵,看見一棵小樹產(chǎn)生幻覺,拔出指揮刀去砍松樹,結(jié)果被地雷炸死。第二天我們一起去砍柴,路邊的小樹可遭了殃。大隊干部氣得罵我們:“好樣不學,凈學些沒名堂的東西。下次再讓我發(fā)現(xiàn),打斷你們的腿!”</p><p class="ql-block"> 這些打仗的電影是我們最喜歡的??姑涝钠印镀嬉u》、《上甘嶺》、《英雄兒女》、《激戰(zhàn)無名川》、《打擊侵略者》,我們看過以后,學解放軍匍匐前進、扔手榴彈、拼刺刀,甚至中彈受傷倒下的動作,也努力去學習。有個叫松泉的小伙伴,非常聰明,可以用兩只手的手指模仿大炮發(fā)射,一伸一縮,此起彼伏,加上自己的配音,頗有我軍火力全開、萬炮齊發(fā)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8歲上學,整個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課外兒童讀物,倒是幾部兒童電影彌補空白,至今記憶猶新?!堕W閃的紅星》、《小兵張嘎》就是那時候看的。記憶中還有《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經(jīng)典影片。后來,不再是單一的樣板戲、戰(zhàn)爭片。新片來了,有人說演員很漂亮、看著會讓人去扯電影幕布的《劉三姐》、《紅樓夢》上映,我們看得似懂非懂。同學雪祥的爸爸那時候當村干部,家里有《紅樓夢》的唱片,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天天聽天天學,小時候說話有點口吃的他,居然抑揚頓挫地學會了唱越劇,后來當了老師,在原來的公社現(xiàn)在的鎮(zhèn)初中教語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來,功夫片上演,我們模仿電影又天天嘿嘿霍霍自學了武術(shù)?!渡衩氐拇蠓稹贰渡倭炙隆贰痘粼住贰蛾愓妗罚尪嗌偃藷嵫序v,讓多少人磨破褲子擦破手臂啊。</p> <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哪里有露天電影,哪里就像過年一樣熱鬧。我們夜里跑到幾里十幾里外的村子去看電影,在擁擠的人群之中和外村人推搡摩擦,起先罵罵咧咧最后言歸于好。我們擠不進人群,有時候就在幕布后面看“反片”。</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村口的“老虎倪”家失火了,恰好青壯年都在鄰村看電影,村里老弱婦孺急得團團轉(zhuǎn)。接到報訊的小伙子姑娘們回來了!他們在漆黑的山路上飛奔而來,他們搭起梯子扒下檁條椽木,他們把一桶桶水接力澆潑在火苗上??匆娺@一切,我知道村莊得救了,我的心定下來,他們,就像電影里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看電影記住的東西,想忘記都難,這就叫記歸心了。看過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記住了李玉和的唱段《渾身是膽雄赳赳》 :“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鳩山設宴和我交“朋友”,千杯萬盞會應酬。時令不好風雪來得驟,媽要把冷暖時刻記心頭?!笨催^《英雄兒女》,記住了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讓人豪情萬丈的話語……</p> <p class="ql-block"> 為什么露天電影讓我難以忘懷?因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剛好是童年、少年,八十年代是青年。在相對閉塞的大山里,沒有電視手機,鮮有書籍報刊,看電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 </p><p class="ql-block">(黑白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p>